-
题名与岩石圈拉伸有关的盆地的形成机理、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周树青
李存贵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
-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与岩石圈拉伸有关的盆地可以出现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和各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中。两种主要的拉伸盆地(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世界的油气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概括了拉伸盆地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藏特征。指出裂谷盆地能够形成大量油气藏的主要原因在于:裂谷阶段产生的封闭环境及高热流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和成熟,是成藏的物质基础;拉张作用形成的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很少遭受较大的后期改造作用,油气保存条件良好,也是这些地区富集油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低位域砂体是世界级储层和今后勘探的主要方向。
-
关键词
裂谷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主动裂谷作用
被动裂谷作用
地堑
沉积层序
-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过程研究中的几个构造问题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张长厚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3-214,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4007
40672150
+1 种基金
40739906
40472086)
-
文摘
华北克拉通破坏问题,是通过对古生代时期和新生代以来华北东部岩石圈厚度、热状态、岩石圈地幔组成与时代等特征的比较研究中,逐渐认识到的一个重大的大陆构造动力学问题。岩石圈厚度的巨大变薄是克拉通破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有的构造动力学模型从不同角度着重讨论了克拉通岩石圈是如何减薄的问题,但由于岩石圈减薄远不是克拉通破坏的全部,因此,即使已有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减薄过程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也还难以成为克拉通破坏的综合动力学模型。文中针对目前流行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动力学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构建克拉通破坏综合动力学模型时需要关注的一些主要构造问题:(1)从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及其事件序列特征角度,甄别和评价主动裂谷作用和被动裂谷作用在克拉通破坏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热-化学侵蚀岩石圈减薄模型可能需要与上述裂谷作用模型相结合,才可能成为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候选模型。(2)从拆沉相关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时空演变规律、地壳表层快速隆起及相关沉积作用和构造变形、地壳热状态异常、拆沉引起的热弱化地壳对区域应力场的响应、拆沉导致的局部应力场模拟等方面展开研究,检验、充实或修正岩石圈拆沉模型。(3)从区域构造变形和相关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角度,探索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是在古老克拉通基础上的直接破坏,还是在古老克拉通基础上经历了造山作用过程之后的造山带伸展垮塌,这是涉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根本问题之一。
-
关键词
克拉通破坏
拆沉
主动与被动裂谷作用
造山带伸展垮塌
华北
-
Keywords
destruction of craton
delamination
active versus passive rifting
extensional collapse of orogen
North China
-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