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主动表观模型算法的人脸特征定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飞 谭守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4-209,共6页
人脸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一直是人脸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征点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结果的好坏。在基于反向组合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来对AAM初始形状参数做... 人脸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一直是人脸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征点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结果的好坏。在基于反向组合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来对AAM初始形状参数做最优化以及对AAM匹配模板升级的改进。改进的算法采用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和AAM全局纹理模型结合的方法来最优化AAM初始形状参数,并在此前提下对AAM匹配模板进行升级,使其更接近待匹配图像的信息。在精确的匹配模板和优化的初始形状参数下,匹配的最终精度会得到提升。实验和理论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比传统反向组合AAM算法以及现有改进的PAAM(Progressive AAM)算法以及简单的结合ASM和AAM的改进算法都有更好的特征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定位 主动表观模型 局部纹理模型 初始形状参数最优化 匹配模板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预测的主动表观模型人脸特征点跟踪 被引量:3
2
作者 佟磊 赵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1-514,共4页
利用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对视频序列中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当目标对象与初始位置偏离过大时,就会使拟合过程陷入局部最小,使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位置,造成定位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F)预测的AAM(STF-AAM)人... 利用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对视频序列中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当目标对象与初始位置偏离过大时,就会使拟合过程陷入局部最小,使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位置,造成定位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F)预测的AAM(STF-AAM)人脸特征点跟踪方法。首先,将视频中头部运动看成动态系统,然后利用强跟踪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找到每一帧的拟合初始位置并进行拟合运算。由于视频序列中每一帧中的拟合初始位置都能被快速找到,从而取得了比较精确、快速的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跟踪定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强跟踪滤波器 动态系统 拟合初始位置 特征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表观模型(AAM)的图像中物体的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章秋生 徐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统计纹理模型和统计形状模型的主动表观模型 (AAM)的基本理论。并以人手的定位为例 ,建立了相应的主动表观模型。首先获取样本的纹理 ,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样本纹理归一化 ,建立纹理统计模型。利用类似的方法建立A... 介绍了一种基于统计纹理模型和统计形状模型的主动表观模型 (AAM)的基本理论。并以人手的定位为例 ,建立了相应的主动表观模型。首先获取样本的纹理 ,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样本纹理归一化 ,建立纹理统计模型。利用类似的方法建立AAM ,它能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实现目标物体的定位。由于AAM充分利用了目标物体的内部纹理特征 ,其定位能力更加健壮 ,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定位 主分量分析 统计纹理模型 主动表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人脸识别算法
4
作者 费博雯 刘万军 +2 位作者 邵良杉 刘大千 孙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1-2055,共5页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人脸特征点进行定位,获取主要人脸信息;然后,对训练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将相似程度高的图像分为一类,计算聚类中心,将该中心作为原子构造过完备字典并进行稀疏分解;最后,计算稀疏系数和重构残差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将该算法与最近邻(NN)、支持向量机(SVM)、稀疏表示分类(SRC)、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上对不同样本数及不同维数的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率测试,在相同样本数或相同维数情况下CS-AAM算法识别率均高于其他算法。在ORL人脸库中选取样本数为210时,相同维数条件下CS-AAM算法识别率为95.2%;在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选取样本数为600时,CSAAM算法识别率为96.8%。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人脸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分类 主动表观模型 稀疏聚类 过完备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联合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浩 吴小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在联合主动表观模型和主动形状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标定点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局部纹理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改进匹配算法提高特征点的定位精度和匹配速度。将该算法提取到的人脸表情特征输入最近邻分类器,分类结果表明其识别率较高。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联合模型 最近邻分类器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形变模型的人脸姿势表情校正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钱庆 张惊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269,共7页
针对目前人脸姿势校正鲁棒性差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姿态表情校正方法。首先,通过Fast-SIC算法来改进AAM模型以实现人脸对齐,该算法在不同光照、不同表情、不同姿势及不同遮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对齐效果。然后,在人脸... 针对目前人脸姿势校正鲁棒性差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姿态表情校正方法。首先,通过Fast-SIC算法来改进AAM模型以实现人脸对齐,该算法在不同光照、不同表情、不同姿势及不同遮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对齐效果。然后,在人脸对齐的基础上进行人脸三维重建。文中提出了BFM-3DMM模型,其在原始3DMM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表情参数。但是,经过BFM-3DMM模型校正后的人脸仍然不够平滑,利用SFS算法不会受到原始统计模型约束的特点,对BFM-3DMM模型校正后的二维人脸进行再校正。在AFLW和LFPW数据库及自测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证明,校正后的二维人脸更加平滑且具有高保真度,还能够保留图像背景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三维重建 主动表观模型 三维形变模型 从阴影恢复形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M在多姿态人脸特征点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呼月宁 张艳宁 +1 位作者 朱宇 崔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主动表观模型AAM是经典的特征点检测方法,但是受到其线性预测模型能力的限制,当初始位置偏离目标位置过大时,很难收敛到正确位置,因此传统的单一AAM模板很难满足多姿态人脸特征点检测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板AAM的人脸... 主动表观模型AAM是经典的特征点检测方法,但是受到其线性预测模型能力的限制,当初始位置偏离目标位置过大时,很难收敛到正确位置,因此传统的单一AAM模板很难满足多姿态人脸特征点检测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板AAM的人脸特征点检测方法:首先定义模板相似度和人脸特征点,将人脸姿态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姿态训练一个特定的AAM模板;然后对测试样本,利用每个AAM模板搜索特征点,并计算搜索结果与模板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大的AAM模板的搜索结果作为最终的特征点检测结果。通过相似度选择模板的方法可以为AAM搜索提供相对偏离较小的初始位置,因此可以精确地检测特征点。在东方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模板选择的必要性和相似度定义的合理性。在整个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92.11%的测试图像均可以通过相似度准则选择到正确的AAM模板,从而可以精准地检测特征点;99.92%的图像可选择到正确的AAM模板或其相邻模板,故可以检测到较为准确的特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AAM) 特征点检测 多姿态 模板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脸识别的基于Candide-3特定人脸三维重建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峰松 林亚平 +1 位作者 邹北骥 张茂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3,共5页
针对不同的姿态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Candide-3参数模型的特定人脸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了主动形状模型和主动表观模型的优点,较好地提高了特定人脸三维重建的时间效率和准确程度.将该方法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姿态校正... 针对不同的姿态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Candide-3参数模型的特定人脸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了主动形状模型和主动表观模型的优点,较好地提高了特定人脸三维重建的时间效率和准确程度.将该方法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姿态校正之后再进行识别,极大提高了识别正确率.对CMU-PIE数据库中4种不同姿态集的识别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姿态校正 人脸建模 主动形状模型 主动表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特征和多HMM融合的图像序列表情识别 被引量:6
9
作者 詹永照 李婷 周庚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0-905,共6页
当前多数图像序列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仅提取图像的某一类特征,导致特征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脸部情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和多HMM融合的图像序列表情识别方法.采用Gabor小波变换、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分别提取眼睛及眉毛区域、鼻子区... 当前多数图像序列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仅提取图像的某一类特征,导致特征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脸部情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和多HMM融合的图像序列表情识别方法.采用Gabor小波变换、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分别提取眼睛及眉毛区域、鼻子区域的纹理变化特征,对嘴巴区域则采用主动表观模型提取形状变化特征.对待测图像序列中的每个表情特征区域采用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得出6种表情概率;然后根据在训练阶段得到的每个表情特征区域对每种表情的贡献权值进行加权融合,并选择融合后的表情概率最大者作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了表情的纹理与形状变化,能够得到很好的识别效果,且处理速度快,适合于实时图像序列的表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GABOR小波变换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主动表观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传感器的瞳孔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文璐 郑加悦 +2 位作者 占婵 夏斌 谢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传统算法通常需在头部稳定或光线明亮的情况下进行,较难在自然条件下对多姿态头部运动时的人眼进行跟踪。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Kinect传感器的瞳孔定位算法,使用三维主动表观模型(AAM)对眼轮廓匹配得到眼部特征点,粗定位分割出眼睛,再对... 传统算法通常需在头部稳定或光线明亮的情况下进行,较难在自然条件下对多姿态头部运动时的人眼进行跟踪。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Kinect传感器的瞳孔定位算法,使用三维主动表观模型(AAM)对眼轮廓匹配得到眼部特征点,粗定位分割出眼睛,再对瞳孔进行精确定位。实验表明:在多姿态与头部带有遮挡物的情况下仍能较好地跟踪和定位人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定位 主动表观模型 人机交互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M和T型结构的人脸3D姿态估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生 常发亮 +1 位作者 陈振学 李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5期163-167,共5页
在分析已有的人脸姿态估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AAM)和T型结构的人脸3D姿态估计方法。对多姿态的人脸样本进行训练,得到多姿态的AAM模板集;利用训练得到的多姿态的AAM模板集进行最佳模板匹配,并对人脸的特征点进行精... 在分析已有的人脸姿态估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AAM)和T型结构的人脸3D姿态估计方法。对多姿态的人脸样本进行训练,得到多姿态的AAM模板集;利用训练得到的多姿态的AAM模板集进行最佳模板匹配,并对人脸的特征点进行精确定位;用人脸的双眼和嘴部构建T型模型,进行人脸3D姿态的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应较大的姿态旋转角度,并具有良好的姿态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人脸姿态估计 特征点定位 T形结构 人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M和光流法的动态序列表情识别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虹 王洋 王昳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2-1646,1656,共6页
为获得人脸表情变化过程的动态信息,提高表情特征点在动态序列中跟踪的准确性,提出将主动表观模型与高斯金字塔Lucas-Kanada光流法相结合的表情识别方法。构造中性表情的基本主动表观模型,得到中性表情帧中的表情特征点,在动态序列中用... 为获得人脸表情变化过程的动态信息,提高表情特征点在动态序列中跟踪的准确性,提出将主动表观模型与高斯金字塔Lucas-Kanada光流法相结合的表情识别方法。构造中性表情的基本主动表观模型,得到中性表情帧中的表情特征点,在动态序列中用高斯金字塔Lucas-Kanada光流法跟踪这些表情特征点,获得表情动态变化信息作为人脸表情特征,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表情分类。在Cohn-Kanade+人脸表情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表情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光流法 表情识别 支持向量机 动态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单视图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明华 莫瑞阳 +1 位作者 石争浩 张飞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姿态变化和单视图是二维人脸识别研究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姿态矫正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视图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多视角主动表观模型进行人脸对齐和归一化;其次,基于线性回归算法寻求正、侧人脸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此关... 姿态变化和单视图是二维人脸识别研究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姿态矫正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视图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多视角主动表观模型进行人脸对齐和归一化;其次,基于线性回归算法寻求正、侧人脸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此关系进行姿态矫正得到正脸图像;最后,采用遗传算法筛选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矫正后的人脸进行分类。在CASPEAL-R1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姿态变化的人脸识别问题时,对于姿态为15°、30°和45°的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8%、84%和76%,识别性能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姿态人脸识别 线性回归 支持向量机 多视角主动表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姿态先验的鲁棒的人脸对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丽芳 谷雨 +3 位作者 文佳黎 李伟生 雷帮军 李佳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人脸对齐作为人脸图像分析中的重要步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主动表观模型(AAM)因其良好的对齐效果而被大量使用.但AAM对初始模型依赖度极高,且极易受到姿态、光照以及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当初始形状和标准形状相差较大时,匹配效... 人脸对齐作为人脸图像分析中的重要步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主动表观模型(AAM)因其良好的对齐效果而被大量使用.但AAM对初始模型依赖度极高,且极易受到姿态、光照以及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当初始形状和标准形状相差较大时,匹配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姿态先验的人脸对齐方法.首先,在非限制环境下的人脸库LFPW上进行训练,根据姿态的不同分别建立正脸模型、左偏模型和右偏模型.在搜索阶段,利用特征三角形自动选择合适的模型作为人脸的初始模型,从而避免了姿态变化对初始模型产生影响导致后续匹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次,利用同时反向合成算法,实现了鲁棒精确的AAM匹配.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所提方法针对遮挡、光照以及姿态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对齐 主动表观模型 姿态先验 同时反向合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模板的人脸特征点对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国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21-4026,共6页
为提高实时人脸对齐的精度和效率,在AAM关键点对齐算法基础上,提出融合在线多帧特征信息的特征点更新实时人脸对齐方法。利用前帧已对齐的特征点信息,快速计算本帧运动矢量,作为本帧对齐初始位置,使本帧对齐迭代的初始点充分接近最优解... 为提高实时人脸对齐的精度和效率,在AAM关键点对齐算法基础上,提出融合在线多帧特征信息的特征点更新实时人脸对齐方法。利用前帧已对齐的特征点信息,快速计算本帧运动矢量,作为本帧对齐初始位置,使本帧对齐迭代的初始点充分接近最优解,避免大范围搜索容易陷入的局部极小问题;人脸检测的初始化过程仅在完全丢失或第一帧初始化时进行一次,后续帧在前帧基础上更新位置,提高跟踪速度;针对人脸运动过快出现的块匹配失效问题,使用多分辨率块搜索算法,在各级图像上进行块对齐,在大范围的快速移动条件下,仍然能够实现特征点匹配。在实时网络摄像头条件下进行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特征点更新算法能够实时跟踪快速的人脸移动,并在较少的迭代次数内实现人脸对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人脸对齐 在线特征点更新 主动表观模型 主方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遮掩的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
16
作者 邹北骥 曾阳 +1 位作者 王磊 彭小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9-2234,共6页
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主动表观模型)是一种定位人脸特征点的有效方法,它由人脸动态表观建模和拟合算法两部分组成。在多种拟合算法中,投影式反向组合算法(Project-Out Inverse Compositional Algorithm)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主动表观模型)是一种定位人脸特征点的有效方法,它由人脸动态表观建模和拟合算法两部分组成。在多种拟合算法中,投影式反向组合算法(Project-Out Inverse Compositional Algorithm)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当人脸的某部分被遮掩时,算法的精度会明显下降。提出一种采用逐层细分掩模消除干扰的正规化反向组合算法,该算法既保留了反向组合算法快速高效的优点又提高了算法处理遮掩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标准的IMM人脸库作为训练集的情况下,当脸部被遮掩0%-30%时,算法能够保证定位特征点的标准误差值介于0.01-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点定位 遮掩 掩模 主动表观模型 反向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人脸美感初探
17
作者 张天刚 张景安 康苏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2期224-227,共4页
在关系数据库中,为了实现以人脸图像为关键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对计算机自动评析人脸的漂亮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主动表观模型提取人脸特征,将提取到的特征分为公共特征及私有特征两部分,公共特征用于识别性别,私有特征完成两... 在关系数据库中,为了实现以人脸图像为关键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对计算机自动评析人脸的漂亮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主动表观模型提取人脸特征,将提取到的特征分为公共特征及私有特征两部分,公共特征用于识别性别,私有特征完成两块功能:计算"三庭五眼"比例值,获取人脸纹理信息。利用私有特征评析人脸的漂亮程度,用BP神经网络分类器在自建的OID人脸库中进行了实验,取得的效果与人类视觉审美相一致。不仅实现了对于单一测试者能输出确切的结果,而且对于多个测试者,能实现首先按性别分类,相同性别的测试者可依漂亮程度自动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主动表观模型 BP神经网络 漂亮程度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光照下自适应区域增强人脸特征定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奎成 王雪 谈宇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298,共7页
复杂光照条件下的人脸特征定位对于实现非合作人脸重构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区域增强和主动表观模型(AAM)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多区域协作拟合的人脸轮廓提取方法提取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准确人脸区... 复杂光照条件下的人脸特征定位对于实现非合作人脸重构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区域增强和主动表观模型(AAM)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多区域协作拟合的人脸轮廓提取方法提取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准确人脸区域,根据准确人脸区域纹理灰度分布将人脸自适应分割为光照良好和光照不足区域,并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补偿,然后采用AAM算法进行特征定位以及边缘轮廓特征点校正。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复杂光照下平均点对点误差以及平均最近点线距误差方面均优于标准的AAM算法以及基于Retinex滤波的AAM算法,证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光照不均匀对传统AAM算法的影响,提高了人脸特征定位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定位 主动表观模型 直方图均衡 复杂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AM双重拟合的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超 李天瑞 龚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24-2727,共4页
传统的主动表观模型(AAM)反向组合算法仅进行了单次拟合过程,当初始位置与目标对象偏移过大时,往往会陷入局部最小,难以收敛到正确位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AAM(MR-AAM)的双重拟合方法,首先在低分辨率模型下进行第一次... 传统的主动表观模型(AAM)反向组合算法仅进行了单次拟合过程,当初始位置与目标对象偏移过大时,往往会陷入局部最小,难以收敛到正确位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AAM(MR-AAM)的双重拟合方法,首先在低分辨率模型下进行第一次拟合以确定面部初始位置,然后在高分辨率模型下进行二次拟合。由于能够快速获得较准确的初始位置,进而取得较好的人脸特征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能保证实时的情况下,提高了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点定位 多分辨率主动表观模型 反向组合算法 双重拟合 点对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取人脸特征3D信息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阳 邹北骥 +1 位作者 王磊 彭小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2-335,共4页
针对头部姿态大角度偏转时,传统的2D人脸模型(主动表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定位人脸特征点的精度会急剧下降.引入与MPEG-4兼容的3D人脸形状模型Candide,并为其建立2D的形状模型和表观模型.模型拟合人脸图像的过程中,在保持3D... 针对头部姿态大角度偏转时,传统的2D人脸模型(主动表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定位人脸特征点的精度会急剧下降.引入与MPEG-4兼容的3D人脸形状模型Candide,并为其建立2D的形状模型和表观模型.模型拟合人脸图像的过程中,在保持3D形状模型与2D形状模型形变一致的基础之上,应用反向组合算法,提取人脸特征点的位置和头部姿态等3D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C环境下,算法的处理速度为250帧/秒以上,能达到实时处理;当头部姿态的偏转角度为0°-60°时,算法的标准误差值介于0.01-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 2D+3D Candide 主动表观模型 反向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