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阿梅 韩萍 +3 位作者 陈艳 梁波 雷子乔 田志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5,i00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mm,床进15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mm,床进15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转归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结果19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假腔或腹主动脉瘤支架外瘤体内均有血栓形成,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内膜下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瘤体均较术前缩小;4例出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1例并合并支架变形;1例右肾恢复灌注;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解。结论MSCTA以其无创、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主动脉造影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声学造影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蕾 勇强 +5 位作者 郑超 牛宏珍 张爽 李春梅 秋阳 刘凤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例患者中,超声声学造影和CT血...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例患者中,超声声学造影和CT血管造影均显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4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6例均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与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单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符合率为66.7%,联合使用超声声学造影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声学造影可以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主动脉造影术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溃疡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成像 被引量:2
3
作者 邢杰 张专昌 +1 位作者 郁万江 王泽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Revolution CT用于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分别对A组、B组、C组各40例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常规胸腹主动脉CTA。记录... 目的观察Revolution CT用于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分别对A组、B组、C组各40例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常规胸腹主动脉CTA。记录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CT值、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A组与B组冠状动脉各目标分支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回旋支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61,P均<0.05),其余各分支血管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C组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膈肌水平主动脉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2.76,P均<0.05),其余主动脉分支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冠状动脉CTA所致ED[(3.00±0.39)mSv]与B组[(3.03±0.42)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05);A组胸腹主动脉CTA所致ED[(4.60±1.09)mSv]低于C组[(10.88±1.15)mSv,t=-17.79,P<0.05]。结论采用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佳,且可显著降低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主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造影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对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泽 王建安 +2 位作者 李剑 冼棠超 杨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评价和对比经胸 (TTE)和经食管 (TEE)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人主动脉瓣周钙化的价值。方法 通过TTE和TEE超声对 5 0例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患者进行检查 ,并以自身前后对照 ,每位入选对象先后行TTE、TEE检查和螺旋CT检查各 1次。结... 目的 评价和对比经胸 (TTE)和经食管 (TEE)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人主动脉瓣周钙化的价值。方法 通过TTE和TEE超声对 5 0例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患者进行检查 ,并以自身前后对照 ,每位入选对象先后行TTE、TEE检查和螺旋CT检查各 1次。结果 螺旋CT示主动脉瓣周钙化阳性的 19例 ,阴性的 31例。以螺旋CT检查结果为对照 ,TTE的敏感性为 6 3% ,特异性为 71% ,准确性为 6 8% ;TEE的敏感性为 79% ,特异性为 6 5 % ,准确性为 70 % ;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 84 % ,特异性为 5 8% ,准确性为 6 8%。结论 TEE超声诊断早期老年性主动脉瓣周钙化的敏感性显著高于TTE ,特异性和准确性接近 ;联合应用TTE和TEE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主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胸主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岩密 李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血管内修复术创伤性小 ,可应用于治疗多种主动脉疾病 ,如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主动脉疾病很敏感。术前可通过TEE找到撕裂的内膜片、发现内膜破口、区分类型、区分真假腔及了解心脏状况。术中TEE用于引导导管插... 血管内修复术创伤性小 ,可应用于治疗多种主动脉疾病 ,如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主动脉疾病很敏感。术前可通过TEE找到撕裂的内膜片、发现内膜破口、区分类型、区分真假腔及了解心脏状况。术中TEE用于引导导管插至正确位置、观察支架放置过程、监测心功能和室壁运动状况、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诊通过TEE观察支架内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 血管内覆膜支架 介入疗法 主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管壁成像评价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长武 赵锡海 +3 位作者 李澄 乔会昱 何乐 苑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8-592,共5页
目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老年人缺血性卒中栓子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拟应用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评价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特征,从而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60岁以上且无任何严重心脑血管... 目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老年人缺血性卒中栓子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拟应用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评价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特征,从而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60岁以上且无任何严重心脑血管症状的老年人53例,分为60~74岁组(A组)和75~89岁组(B组)。全部受试者均接受磁共振胸主动脉管壁多对比度序列扫描。将胸主动脉分为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和降主动脉段3个节段,评价其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定量测量老年人群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特征,并定性分析其成分特征。结果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6.4%(14/53),脂质核的发生率为94.3%(50/53)。同时,B组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和降主动脉段3个节段的最大管壁厚度均显著大于A组[(3.1±0.6)mm比(3.0±0.4)mm,P<0.05;(3.2±0.7)mm比(3.1±0.7)mm,P<0.05;(3.0±0.8)mm比(2.9±0.7)mm,P<0.001];B组3个节段的标准化管壁指数均显著大于A组[(26.9±3.5)%比(26.7±2.9)%,P<0.001;(31.9±5.1)%比(31.0±5.1)%,P<0.001;(34.6±5.0)%比(34.1±4.6)%,P<0.001]。结论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斑块负荷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因此,应用磁共振管壁成像早期识别老年人胸主动脉的易损斑块,将有助于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造影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单能量图像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娇娇 张璋 +2 位作者 李东 王元全 于铁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评估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客观质量控制参数,确定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采用能谱CT机对10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正常组50例,病变组50例。对40~140keV间隔5keV的21组单能量图像噪声(Noise... 目的评估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客观质量控制参数,确定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采用能谱CT机对10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正常组50例,病变组50例。对40~140keV间隔5keV的21组单能量图像噪声(Noise)进行测量,计算正常组和病变组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SNR和CNR及病变组中242个斑块的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冠状动脉(LAD、LCx、RCA的近、中、远段)图像的Noise、SNR及CNR。结果单能量图像Noise下降趋势的分界值在60keV,正常组、病变组血管的SNR、CNR值均在40~70keV水平明显高于其他keV水平。60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SNR、CNR值在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正常组和病变组,60~70keV水平的单能量图像能够获得较高的SNR、CNR和较低的图像Noise,可作为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翟敏 吕吉元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C/H...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t=3.419,P<0.001;t=11.873,P<0.001),载脂蛋白A1(ApoA1)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3.412,P=0.001);年龄、非HDL-C(N-HDL-C)、LDL-C/HDL-C、T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OR=0.95,95%CI(-0.074,-0.034),P<0.001;OR=0.3,95%CI(-1.675,-0.765),P<0.001;OR=1.55,95%CI(-0.735,-0.144),P=0.004;OR=0.71,95%CI(-0.627,-0.054),P=0.02]。结论受检者的血脂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N-HDL-C、LDL-C/HDL-C、TC/HDL-C和ApoA1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起始于肺动脉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汤列虎 郑更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我院于1960年至1993年收治7例左冠状动脉起始于肺动脉,其中伴 PDA 和 MR 各1例。心悸、气促、头晕、乏力,易倦及心绞痛为本病主要症状。UCG 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主动脉造影是本病确诊主要检查方法。手术结扎 LCA 异常开口及主动脉和 L... 我院于1960年至1993年收治7例左冠状动脉起始于肺动脉,其中伴 PDA 和 MR 各1例。心悸、气促、头晕、乏力,易倦及心绞痛为本病主要症状。UCG 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主动脉造影是本病确诊主要检查方法。手术结扎 LCA 异常开口及主动脉和 LCA 搭桥术或 LCA 重建术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本组4例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异常 主动脉造影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肺隔离症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承 潘欣 +2 位作者 陆静 吴卫华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肺隔离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6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过程中先行肺动脉造影术和主动脉造影术,对于单支迷走供血动脉且近端血管直径<12 mm的病例选用Amplatzer Plu...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肺隔离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6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过程中先行肺动脉造影术和主动脉造影术,对于单支迷走供血动脉且近端血管直径<12 mm的病例选用Amplatzer Plug进行血管栓塞;对于多支迷走供血动脉和(或)近端血管直径>12 mm的病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肺动脉造影术显示,6例患者均显示左下肺动脉缺如。主动脉造影共发现异常的迷走供血动脉8支,均起于降主动脉。6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5年,患者咳血症状均消失,胸部增强CT显示左下隔离肺缺血性萎缩或消失。结论介入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动脉造影术 主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小男 王刚 +3 位作者 卢星如 郭奇虹 陈梓娴 房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评价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行胸痛三联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B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测量并分析两组血管(... 目的评价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行胸痛三联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B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测量并分析两组血管(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腔内密度、噪声、肌肉密度,计算血管密度/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及两组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A、B组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5.90±2.10)m Sv,B组有效辐射剂量(11.31±2.12)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瞻性自适应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模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肺栓塞 动脉 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动脉 主动脉造影术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