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胜康 尹晓清 +3 位作者 徐朝军 王兆礼 杨进 程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全腔内隔绝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近段治疗的14例... 目的 探讨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全腔内隔绝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近段治疗的1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随访1年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年5例治疗效果理想。术后早期死亡1例,支架近端再发夹层4例,发生Ⅰ型、Ⅱ型内漏各1例,Ⅲ型2例。结论 对于不能外科修复的A型主动脉夹层,可谨慎选择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行全腔内修复治疗,但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血管病变特点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覆膜支架 体外开窗 血管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3 位作者 张端珍 崔春生 张坡 魏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2,共1页
主动脉缩窄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病例报告 血管扩张 血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鑫 张雷 +1 位作者 郭鹏程 舒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 目的:为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对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开窗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即开窗TEVAR(fenestrated-TEVAR,f-TEVAR),其中最常用的是体外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均改变了支架的物理结构,可能影响支架的远期稳定性。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并获得了专利。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这款支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前期数据。方法:对8只健康的拉布拉多犬行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腔内植入术和主动脉弓部的开窗操作,植入支架前后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手术是否成功。术后将8只实验犬分为4周组(饲养4周组)和12周组(饲养12周组)。处死前1天行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大出血发生,无开窗无法释放事件发生。开窗位置移动平滑,支架退出均顺利。4周和12周的主动脉CTA复查结果提示支架无移位。所有弓上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使用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在犬类主动脉植入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为该款支架的进一步优化和涉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人类f-TEVAR植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可调节预开窗主动脉覆膜支架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树杰 龙安妮 +6 位作者 王迁 胡畅 徐广阳 刘思博 刘晶哲 李雷 唐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后分别测量主动脉各位置血压,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并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进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在技术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3D打印技术 个性化 主动脉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言丽 何微谊 +1 位作者 贾千金 马言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Connor-Davidsion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患者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的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CD-RISC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F-36各维度评分与CD-RISC中乐观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与CD-RISC中坚韧、自强、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情感职能与坚韧、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精神健康与坚韧呈正相关(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应重视患者术后心理韧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覆膜支架 生活质量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覆膜支架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唐滔 申康军 +2 位作者 唐浩 周新民 杨进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支架组),22例采用传统四分支人工血管治疗(血管组)。结果:与血管组相比,支架组体外循环时间[(138.1±56.42)VS(179.21±67.64)min]、阻断时间[(98.56±28.08)VS(134.36±46.46)min]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7.3±14.76)VS(48.74±18.22)min]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引流量也明显减少[(608.93±308.15)VS(899.04±437.79)mL,P〈O.05];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降低(6.25%VS27.3%),住院天数减少[(16.15±6.68)VS(21.18±12.69)d,P〈O.051。随访14-24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及分支动脉内支架舒展良好,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适合于大多数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它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DEBAKEY Ⅰ型 三分支主动脉支架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胜康 尹晓清 +3 位作者 徐朝军 王兆礼 杨进 程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观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治疗效果,探讨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近端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 目的观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治疗效果,探讨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近端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随访无一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支架近端主动脉弓部出现局限性溃疡,2例出现升主动脉夹层,1例支架远端出现夹层,其余1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近端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择期行腔内隔绝手术的治疗策略近中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血肿 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