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4 位作者 葛建军 林敏 高晴云 郑小燕 张士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3例胸主动脉瘤施行手术治疗 ,9例升主动脉瘤 (3例伴夹层形成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进行操作 ,4例行Bentall手术 ,另 5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降主动脉瘤 ,1例在并...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3例胸主动脉瘤施行手术治疗 ,9例升主动脉瘤 (3例伴夹层形成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进行操作 ,4例行Bentall手术 ,另 5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降主动脉瘤 ,1例在并行循环下真性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DeBakeyⅢ型动脉瘤阻断近、远端动脉 ,切除动脉瘤 ,置入人工血管。 2例累及弓部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在体外循环下瘤体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或破口修补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脊髓缺血性损伤 1例。结论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满意。加强DeBakeyⅢ型动脉瘤的认识 ,选择适宜的手术及脊髓保护方法仍是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学 脊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分叉部狭窄腹主动脉瘤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卢凯平 卢惟钦 +3 位作者 杨光唯 来集富 吴昊 蒋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总结一体式覆膜支架在分叉部狭窄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使用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19例腹主动脉瘤伴分叉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所... 目的:总结一体式覆膜支架在分叉部狭窄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使用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的19例腹主动脉瘤伴分叉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支架植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0.0±2.3)min,3例患者出现术中内漏(其中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术后15 d复查消失。19例患者随访9~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无支架移位、远期内漏、下肢缺血。结论:一体式支架的结构设计更适合腹主动脉瘤伴主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患者,且可避免术后支架远端移位,中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学 支架 科手术 微创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昌会 徐岩 +2 位作者 程自平 郭杰 伍梦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术后住院7~18d,平均11.9d,术中1例出现残余内瘘,经重复扩张后内瘘减轻,术后1例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夹层/外科学 主动脉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宣海洋 葛建军 周正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外科学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主动脉 关闭不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麦合木提江·穆扎帕 周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551,共6页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封堵髂内动脉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EVAR中行单侧髂内动脉封堵的腹主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盆腔缺血...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封堵髂内动脉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EVAR中行单侧髂内动脉封堵的腹主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盆腔缺血组(20例)和对照组(6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预测髂内动脉封堵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缺血组和对照组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和同侧股深动脉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显影分支条数增加,盆腔缺血症状的发生率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时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度增加(OR=8.383,95%CI:1.469~47.84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预测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的AUC为0.816,临界值为3.5,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167。结论:术前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是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然而其预测特异性较低,有待积累病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学 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危险因素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刚 严中亚 +5 位作者 卢中 朱正艳 吴一军 孙云 雷虹 郑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0,F0003,共2页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层发生撕裂后,使血液在撕裂假腔层中流动,真假腔之间由内膜和部分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主动脉夹层在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3/10万~4/10万,而在院外和院内死亡率分别可达到20%和30%,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外科学 主动脉瘤/外科学 组织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