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畅 汪忠镐 +3 位作者 李全明 姜晓华 宫毅 黎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用超长带膜支架来封堵大破口治疗夹层合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对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腔内技术联合开腹手术等方法。结果 术后内漏3例,其中2例7 d后停止,1例漏血持续存在。3例主动脉创伤术后完全康复,余18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术后即时造影示瘘口已被完整覆盖,假腔无血漏入,内脏动脉等恢复真腔供血。18例中6例合并肠管缺血,3例合并肾动脉缺血,3例肠管缺血、肾动脉缺血,2例腹主动脉真腔完全被假腔压迫,以及2例合并下肢缺血术后均逐渐恢复,无脏器及肢体缺血坏死发生。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夹层行支架型人工血管封闭夹层破口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16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2.3月,1例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未继续加大,其余患者存活良好。结论 对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治疗,通过对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进行改进,并适当结合传统手术方法,使某些过去被认为不能够治疗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可得以成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腔内血管治疗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血管内镜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彤杰 谭理连 +2 位作者 李扬彬 李树欣 江金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 (CTVE)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正常和 1 3例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 ,通过软件行主动脉CTVE成像。 1 3例有主动脉病变 ,其中夹层动脉瘤 6例 ,主动脉瘤3例 ,单纯主动脉血栓 2例 ,主...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 (CTVE)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正常和 1 3例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 ,通过软件行主动脉CTVE成像。 1 3例有主动脉病变 ,其中夹层动脉瘤 6例 ,主动脉瘤3例 ,单纯主动脉血栓 2例 ,主动脉硬化 8例 ;5例为正常人。结果 主动脉CTVE可清晰显示正常血管内壁或病变的血管内腔形态 ;能显示正常主动脉内腔及主要分支开口情况、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内膜瓣、主动脉瘤的形态等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结论 CT仿真血管内镜是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检查诊断方法 ,它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主动脉病变 CT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的非增强MRI检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流泉 赵锡海 +3 位作者 王新疆 王东 马林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 目的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诊断和解剖细节的显示效果。结果主动脉夹层7例,动脉瘤7例,降主动脉岬部缩窄2例,非增强MRI和CE-MRA诊断一致;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穿通性溃疡1例只能由非增强MRI做出诊断;CE-MRA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观,而非增强MRI在显示血栓形成和血流动态方面比CE-MRA有优势。结论非增强MRI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与CE-MRA同样重要的作用,两者显示的信息可以互相补充,建议纳入MRA的常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境(综述) 郑哲(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5-618,共4页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40%~50%的患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称为二瓣化主动脉病变,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破裂。虽然近年来对这一疾病的遗传、病理、分子、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已深入开展,但是目...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40%~50%的患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称为二瓣化主动脉病变,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破裂。虽然近年来对这一疾病的遗传、病理、分子、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已深入开展,但是目前仍未完全了解这一疾病,对于该疾病认知的缺乏导致了外科干预时机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外科干预指征,以期拓展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主动脉 发病机制 主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病变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宪宏 卿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先天性主动脉病变 麻醉处理 硝酸甘油 多巴胺 硝普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病变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研究
6
作者 初洪钢 左进 +1 位作者 孙彬 孙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经食管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谷涌泉 刘一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腹主动脉病变的治疗以往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腔内器械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逐步转变为以腔内治疗为主。在支架选择上有分体式支架和一体式支架,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中... 腹主动脉病变的治疗以往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腔内器械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逐步转变为以腔内治疗为主。在支架选择上有分体式支架和一体式支架,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一体式支架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凡氏综合征小鼠主动脉病变中平滑肌状态改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赵锐 公兵 杨秀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8-19,共2页
目的:本研究以钙离子稳态的变化入手,深入探讨马凡氏综合征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马凡氏综合征小鼠(Fbn1c1039G/+)的升主动脉壁组织与正常野生型小鼠的原代平滑肌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及HE染色,分别提取组织平滑肌细胞... 目的:本研究以钙离子稳态的变化入手,深入探讨马凡氏综合征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马凡氏综合征小鼠(Fbn1c1039G/+)的升主动脉壁组织与正常野生型小鼠的原代平滑肌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及HE染色,分别提取组织平滑肌细胞中RNA并进行纯化及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而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使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进行弹力细胞染色,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钙成像分析,以上观测结果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 主动脉病变 平滑肌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先埋置缝合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腔内修复术中的早期尝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在勇 张稳柱 +1 位作者 宋明才 李健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Perclose Proglide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行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复杂主动脉病变男性患者共13例,对14处穿刺部位进行预先埋置缝合技术,按照标准方法行造影及覆膜支... 目的:回顾性评估采用Perclose Proglide系统预先埋置缝合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行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复杂主动脉病变男性患者共13例,对14处穿刺部位进行预先埋置缝合技术,按照标准方法行造影及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止血成功率、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感染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结果:11例Debakey III夹层及2例腹主动脉瘤,其中8例夹层患者合并右髂动脉扭曲,1例合并右髂动脉狭窄,4例合并肾动脉开口狭窄;13例患者全患有高血压病;3例患有冠心病;1例有糖尿病。器械外径有20Fr 10例,22Fr 4例;13处穿刺口使用2套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另1处使用3套,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血肿1例,经处理后血肿消退,无假性动脉瘤发生,无术后感染。平均住院天数(9.4±3.3)d。结论:在实施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修复术中,如无其他禁忌症,使用Perclose Proglide缝合器预先缝合穿刺口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腔内修复术 预先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陈白浪 王赞鑫 +2 位作者 庄贤勉 李刚 魏民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有无内漏、移位和3分支显影情况等。结果51例患者,术中对位失败1例(2.0%),围手术期内漏6例(11.8%),死亡1例(2.0%)。术后随访1~2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6例(11.8%),死亡1例(2.0%)。患者复查CT血管成像,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LSA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PF-TEVAR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通畅,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病变 预开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手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存华 徐志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76-2077,共2页
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病变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灾难性疾病。由于术中涉及对循环以及脑保护的复杂处理.因此对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处理效果与手术后的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对于主动脉弓部病变如何更... 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病变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灾难性疾病。由于术中涉及对循环以及脑保护的复杂处理.因此对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处理效果与手术后的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对于主动脉弓部病变如何更好地处理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国内外专家在有关弓部病变治疗上作了很多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弓部 手术治疗 主动脉夹层 灾难性疾病 主动脉 死亡率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室患者瓣膜替换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8
12
作者 于伟勇 张宝仁 +5 位作者 梅举 朱家麟 郝家骅 孙道华 邹良健 徐志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报道29例合并巨大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80ml/m2)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替换术(AVR)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其中男28例、女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7例、关闭不全+狭窄2例。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14例、Ⅳ级... 报道29例合并巨大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180ml/m2)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替换术(AVR)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其中男28例、女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7例、关闭不全+狭窄2例。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14例、Ⅳ级11例。单纯AVR16例、AVR+二尖瓣成形术或室缺修补术或升主动脉替换术11例,Ben-tal手术2例。结果显示,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频发室早(27.58%)、室颤(10.34%),低心排综合征(13.79%)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7.24%)。早期死亡3例(室颤2例、心肺肾功能衰竭1例),早期病死率为10.34%。作者认为,这类手术的围术期处理重点是防治室性心律失常,保护和改善心肺功能以及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并发症 巨大心室 瓣膜替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一次性外科矫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永民 孙立忠 罗新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术后部分肠梗阻 1例 ,8例患者痊愈出院。上肢收缩压术后较术前下降〔平均12 2 /78mmHgvs .178/6 5mmHg( 1mmHg =0 133kPa)〕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较术前缩小 ( 4 9 40± 6 88mmvs .6 7 33± 17 2 9m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类患者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病变 一次性外科矫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病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娅 王新房 +2 位作者 李治安 刘俐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对31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进行了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MTEE)的研究,其中主动脉瓣狭窄12例(主动脉瓣二瓣化7例,风湿性3例,退行性病变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风湿性10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赘生... 本文对31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进行了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MTEE)的研究,其中主动脉瓣狭窄12例(主动脉瓣二瓣化7例,风湿性3例,退行性病变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风湿性10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赘生物3例,单纯脱垂2例)。主要从食管中上段的一系列切面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结构。MTEE在确定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方面明显优于TTE。在判断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返流的程度方面MTEE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斌 郭薇 +2 位作者 张善驷 陈德伟 林皓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病变的诊断价值陈斌①郭薇张善驷陈德伟林皓平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是90年代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的一个最新进展。本文将探讨该技术对14例主动脉瓣病变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临床...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病变的诊断价值陈斌①郭薇张善驷陈德伟林皓平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是90年代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的一个最新进展。本文将探讨该技术对14例主动脉瓣病变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临床有心悸,胸闷或气促等症状而拟诊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主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建荣 许尚栋 +3 位作者 郑军 刘永民 朱俊明 孙立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45-2650,共6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47例,其中采用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47例,其中采用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18例(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29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和术中临床资料、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总合并手术及合并主动脉弓分支动脉重建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两组死亡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术后因降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中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1例。随访期间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组中1例因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吻合口瘘及术中支架人工血管远端降主动脉溃疡行升主动脉置换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中1例因烟囱支架闭塞行右锁骨下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结论未累及主动脉弓部的降主动脉外伤可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累及主动脉弓部的降主动脉外伤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更安全、疗效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主动脉弓降部病变 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
17
作者 刘洁 丁颖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各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表现。方法通过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数目、形态、回声及运动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主动脉瓣的狭窄及关闭不全程度。结果主动... 目的探讨各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表现。方法通过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数目、形态、回声及运动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主动脉瓣的狭窄及关闭不全程度。结果主动脉瓣单叶畸型时收缩期如圆顶状突向主动脉腔,舒张期突向左心室流出道;二叶畸型时短轴收缩期呈二"字型,舒张期呈一"字型;三叶畸型时,三个瓣叶均增厚,回声强,运动受限;四叶畸型时,舒张期左心室长轴呈"型,短轴呈十"字型。同时各种主动脉瓣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关闭不全及明显的左心室肥厚。结论超声显象可准确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主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外科治疗的初步体会
18
作者 郭加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19-421,共3页
二尖瓣病变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是在二尖瓣置换术(MVR)的同时作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双瓣置换术(DVR)。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病变 人工二尖瓣 主动脉病变 二尖瓣狭窄 风心病 瓣叶 收缩期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保才 程兆云 +4 位作者 陈现杰 胡俊龙 朱喜亮 孙俊杰 轩继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其中采取正中切口入路42例(对照组),采取腔镜辅助下右...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其中采取正中切口入路42例(对照组),采取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44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疼痛NRS评分及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心室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内径(RV)],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时长大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长、术后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NRS评分均先升高后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LVEF、SV、CO均升高,LVEDD、LAD、RV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MPO、MD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OD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31.0%(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可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部分逆转心室重构,减轻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术后房颤风险,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心室重构 主动脉瓣置换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的三维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宜青 沈学东 +3 位作者 洪涛 施月芳 潘翠珍 蒋振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63-664,共2页
主动脉瓣病变的三维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王宜青①沈学东洪涛施月芳潘翠珍蒋振斌本文旨在探讨经食管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常见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1)心脏标本:取正常心脏标本5个,按要求纵向... 主动脉瓣病变的三维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王宜青①沈学东洪涛施月芳潘翠珍蒋振斌本文旨在探讨经食管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常见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1)心脏标本:取正常心脏标本5个,按要求纵向或横向剖开,显示主动脉瓣和左室、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三维形态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