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主动脉瓣膜钙化过程中Th17/Treg细胞比率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彬 史嘉伟 董念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是否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及其与瓣膜钙化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人主动脉瓣膜组织分为3组(n=10):(1)对照组:瓣膜来自扩张型心肌病需心脏移植的受体,排除瓣膜组织病理改变者;(2)纤维化组:瓣膜来自严重主动脉瓣膜...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是否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及其与瓣膜钙化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人主动脉瓣膜组织分为3组(n=10):(1)对照组:瓣膜来自扩张型心肌病需心脏移植的受体,排除瓣膜组织病理改变者;(2)纤维化组:瓣膜来自严重主动脉瓣膜钙化需瓣膜置换术者,取远离瓣膜钙化部位,纤维化增生组织,排除风湿热及心内膜炎病史者;(3)钙化组:瓣膜来源同纤维化组,取瓣膜明显钙化组织。分别进行von koss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于进一步指导瓣膜组织分组;RT-PCR分析,检测瓣膜组织内Th17/Treg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无Th17/Treg细胞浸润;纤维化组Th17细胞浸润明显高于钙化组(0.904±0.079比0.445±0.057,P<0.01);钙化组Treg细胞浸润明显高于纤维化组(0.900±0.058比0.396±0.032,P<0.01)。结论主动脉瓣膜钙化与纤维化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率不同,调控Th17/Treg细胞分化趋势或许可以干预主动脉瓣膜钙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钙化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1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主动脉瓣膜钙化
2
作者 向熠 李晓蓉 +4 位作者 罗江乔 何文欢 金渝佳 常静 施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02-1711,共10页
目的探讨miR-761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集正常(6例)和钙化(8例)的瓣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miR-761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集正常(6例)和钙化(8例)的瓣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qPCR检测钙化瓣膜组织中自噬基因、成骨基因、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GABARAP)或miR-761表达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761与GABARAP 3′-UTR区的结合;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对分离的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ne 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pVICs)进行表型鉴定;在pVICs中转染miR-761 mimic、inhibitor以及相应的对照构建过表达或敲低miR-761的pVICs细胞系,加入GFP-LC3腺病毒后观察自噬小体数量的变化。成骨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处理pVICs前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pVICs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钙化瓣膜组织中α-SMA、RUNX2、Beclin 1、ULK1和GABARAP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miR-761表达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761与GABARAP 3′-UTR区的结合(P<0.05);分离出的pVICs表达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不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敲低miR-761使pVICs的自噬小体生成增多;此外,蛋白、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染色结果均显示,敲低miR-761显著增加pVICs中的GABARAP的表达,显著降低OPN、α-SMA、RUNX2、CollagenⅠ的表达(P<0.05),抑制OM诱导的细胞钙盐沉积。结论miR-761可能通过抑制GABARAP的表达抑制自噬,促进心脏瓣膜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1 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 自噬 主动脉瓣膜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探究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汝益 杨芳 +1 位作者 管尤涛 严树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3-1500,共8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式从免疫、干细胞、成骨3个层面寻找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R语言将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GSE51472、GSE12644和GSE554923个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均一化后合并分析,...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式从免疫、干细胞、成骨3个层面寻找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R语言将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GSE51472、GSE12644和GSE554923个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均一化后合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从Amigo数据库下载免疫、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集分别与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钙化瓣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免疫、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深度学习,寻找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行基因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临床标本结合细胞学实验验证诊断标志物的应用价值。结果:3个数据集合并分析得到102个差异基因,与免疫相关的有51个,与干细胞相关的有1个,与成骨相关的有2个。GSEA分析显示无论是免疫相关基因还是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均涉及免疫调控通路。多种机器学习合并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受体7(interleu-kin 7 receptor,IL7R)最具有诊断钙化性主动脉瓣病的价值,但临床标本并不支持生物信息分析结果。细胞实验显示IL7R可以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增殖、成骨钙化。结论:IL7R可能不是外周血诊断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标志物,但是它在CAVD疾病演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探究IL7R在CAVD中的作用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疾病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23/Th17炎症通路探讨司库奇尤单抗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欣欣 张宁 +3 位作者 冯光玲 兰真真 郭娇 刘新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6,共9页
目的观察IL-23/Th17炎症通路是否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生发展,司库奇尤单抗是否可以通过抑制IL-23/Th17炎症通路延缓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进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7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司库奇尤单抗组。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IL-23/Th17炎症通路是否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生发展,司库奇尤单抗是否可以通过抑制IL-23/Th17炎症通路延缓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进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7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司库奇尤单抗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司库奇尤单抗组给予促钙化饲料喂养16周后建立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模型,司库奇尤单抗对司库奇尤单抗组小鼠干预4周后,在多普勒超声下检测所有小鼠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变化;采用HE染色、Von Kos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司库奇尤单抗组药物干预4周后,能够显著降低主动脉瓣膜的峰值流速(P<0.05),降低血清IL-6、IL-17、IL-23水平(P<0.05);与司库奇尤单抗组相比,模型组瓣叶厚度明显增加且有更多的钙盐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司库奇尤单抗组与模型组相比,瓣叶中巨噬细胞(P<0.05)、IL-17A(P<0.05)、IL-23(P>0.05)浸润均减少。PCR结果提示,与模型组相比,司库奇尤单抗组的STAT3、BMP-2及α-SMA mRN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IL-23/Th17炎症通路参与了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病过程,经司库奇尤单抗干预后小鼠瓣膜的炎症、纤维化、成骨分化及钙化情况均有所缓解,司库奇尤单抗可能通过抑制IL-23/Th17炎症通路而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Th17 钙化主动脉瓣膜 炎症 司库奇尤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庆龙 段福建 +2 位作者 万琳媛 陈远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50例(狭窄组),同时选取50例瓣膜正常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均进行经食道三维超声...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50例(狭窄组),同时选取50例瓣膜正常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均进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得二尖瓣环形态指标,比较狭窄组与对照组的二尖瓣环形态参数差异。狭窄组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获得主动脉瓣钙化积分,分析钙化积分与二尖瓣环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狭窄组患者男性35例(70.0%),平均年龄(61.44±11.98)岁;对照组男性32例(64.0%),平均年龄(58.26±6.43)岁,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年龄、男性比例、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狭窄组患者的二尖瓣环前后径、椭圆率、面积、周长、高度及非平面夹角均增大(P均<0.05)。狭窄组患者的平均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为2365(1806,4440)AU,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狭窄组的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与主动脉瓣峰值流速(r=0.673)、峰值压差(r=0.677)、平均压差(r=0.649)均呈正相关,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r=-0.690)呈负相关(P均<0.05)。而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与二尖瓣环的前后径(r=0.531)、面积(r=0.535)、周长(r=0.537)及高度(r=0.442)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存在二尖瓣环形态的改变,其主动脉瓣钙化程度越严重,二尖瓣环的形态变化则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钙化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环形态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通过上调长正五聚蛋白3的表达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被引量:2
6
作者 梅黎 汪洋 +4 位作者 李飞 李平 苏伟 张凯伦 刘晓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上调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表达长正五聚蛋白3(PTX3),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V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VICs,用不同浓度LPS(0、50、100、200ng/mL)干预AVICs 48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TX3、骨形...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上调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表达长正五聚蛋白3(PTX3),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V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VICs,用不同浓度LPS(0、50、100、200ng/mL)干预AVICs 48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TX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的表达;采用PTX3靶向小干扰RNA(PTX3siRNA)转染AVICs沉默PTX3 72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TX3的表达;PTX3siRNA转染AVICs 48h后再给予LPS(200ng/mL)干预AVICs,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MP2、OPN的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LPS干预AVICs表达PTX3、BMP2、OPN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PS浓度达200ng/mL时,PTX3、BMP2、OPN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1);2PTX3siRNA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有效沉默PTX3的表达(P<0.01);3与对照组比较,LPS+PTX3siRNA组AVICs成骨因子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LPS可刺激AVICs表达PTX3,从而促进AVICs表达BMP2、OPN,PTX3参与了CAVD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长正五聚蛋白3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小鼠模型比较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宗永辉 刘新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139,145,共8页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是一种以炎症,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主动进展性疾病,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阶段对其机制的研究主要来自动物模型的应用,能够模拟疾病进程的动物模型将有助于我们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明确和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是一种以炎症,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主动进展性疾病,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阶段对其机制的研究主要来自动物模型的应用,能够模拟疾病进程的动物模型将有助于我们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明确和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途径。本文就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小鼠造模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模型做出评价,为钙化性瓣膜病相关研究时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主动脉瓣狭窄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小鼠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早期病变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宗永辉 李欣欣 +2 位作者 张宁 陈云 刘新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8,140,共8页
目的观察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早期进行通心络干预能否延缓其进展。方法小鼠造模1周后通过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通心络小剂量组,通心络干预6周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测主动脉瓣峰值... 目的观察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早期进行通心络干预能否延缓其进展。方法小鼠造模1周后通过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通心络小剂量组,通心络干预6周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测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变化;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和总胆固醇(TC)的浓度;病理学观察主动脉瓣膜组织病理变化和钙盐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瓣膜小叶内巨噬细胞浸润,瓣膜间质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情况。结果通心络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主动脉瓣膜的峰值流速(P<0.05),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血清MPO活力(P<0.01);与通心络干预各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瓣小叶厚度明显增加(P<0.05)并表现出钙盐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通心络干预各组巨噬细胞募集减少,α-SMA和OPN阳性细胞表达降低。结论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早期通心络能够通过降低血清TC浓度,抑制炎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和降低MPO活性减少病变内氧化应激,进而影响瓣膜间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延缓瓣膜钙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炎症 通心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iRNA沉默长正五聚蛋白3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表达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梅黎 李飞 +1 位作者 苏伟 张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AVICs)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向沉默长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后AVICs...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AVICs)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向沉默长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后AVICs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变化,探讨PTX3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诊断为CAVD的瓣膜标本12例为实验组,并以心脏移植术中无病变的主动脉瓣膜标本12例为对照组,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外培养AVICs,以不同浓度LPS(0、50、100、200 ng/mL)干预AVICs 24 h,利用Real-time 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6、IL-8、MCP-1的表达水平;利用PTX3靶向小干扰RNA(PTX3 siRNA)转染AVICs 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PTX3的沉默效果;转染PTX3 siRNA后的AVICs再以LPS(100 ng/mL)干预24 h,Real-time PCR检测其炎症细胞因子IL-6、IL-8、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瓣膜PTX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②不同浓度LPS干预后,AVICs表达IL-6、IL-8、MCP-1的水平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PS浓度达100 ng/mL时,IL-6、IL-8、MCP-1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P<0.01);③PTX3 siRNA可有效沉默PTX3的表达(P<0.01);④与对照组(Scramble siRNA组)比较,在100 ng/mL LPS干预后,LPS+PTX3 siRNA组AVICs表达IL-6、IL-8、MCP-1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CAVD患者瓣膜表达PTX3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PS促进AVICs表达炎症细胞因子IL-6、IL-8、MCP-1,但靶向沉默PTX3可明显抑制AVICs在LPS刺激下IL-6、IL-8、MCP-1的表达水平。PTX3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可能在CAVD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长正五聚蛋白3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昊 施琼 蒋迎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9-995,共7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ne aortic valve interstitia...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ne 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PVI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PVICs。应用LPS诱导PVICs成骨分化,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TGF-βR、Bax、Smad2/3和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应用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观察ERK、Bax、Run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LPS(4μg/mL)处理可以使PVIC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钙盐沉积明显增强。②RT-qPCR检测结果显示:LPS(4μg/mL)处理后可以明显上调Runx2、OPN和OCN的mRNA转录水平(P<0.01)。③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PS(4μg/mL)处理后TGF-β1、TGF-βR、Smad2/3及ERK1/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以减弱LPS对ERK、Bax、Runx2的促表达作用(P<0.05)。结论LPS可能通过激活TGF-β1/Smads和ERK信号通路诱导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瓣膜间质细胞 成骨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脂多糖诱导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谢贤锋 胡文平 +1 位作者 施琼 蒋迎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70-1776,共7页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1α,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1,25 (OH)_2D_3]对脂多糖(Lipopoly saccharide,LPS)诱导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为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只雄性健康家猪(8~10月龄,体质量100...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1α,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1,25 (OH)_2D_3]对脂多糖(Lipopoly saccharide,LPS)诱导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为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只雄性健康家猪(8~10月龄,体质量100~120 kg),处死后即刻于无菌条件下取主动脉瓣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离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观察其形态特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行表型鉴定。利用条件培养基诱导细胞成骨分化,建立体外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钙化模型,并予加入不同浓度骨化三醇处理72 h,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DMSO载体对照组。LPS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筛选最适LPS效应浓度;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骨化三醇组,LPS组,骨化三醇+LPS组。1 nmol/L骨化三醇与100 ng/mL LPS先后共同处理细胞48 h。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茜素红染色评估晚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出原代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阳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染色阴性。骨化三醇抑制条件培养基诱导的细胞成骨分化,BMP-2和OC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和DMSO载体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 <0. 05)。LPS处理后可促进细胞成骨分化,与其他浓度LPS组比较,其中100 ng/mL LPS组,BMP-2和OC的表达量最多(P <0.05);加入骨化三醇预处理后,可减弱LPS诱导的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表达,骨化三醇+LPS组BMP-2(n=3,1.94±0.27、0.41±0.03)和OC(n=3,0.21±0.04、0.44±0.03)的表达较LPS组(2.54±0.36、0.88±0.02;2.49±0.53、0.86±0.02)明显降低(P<0.01),并且晚期钙结节形成减少。结论骨化三醇可抑制条件培养基及LPS诱导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可能对主动脉瓣膜钙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瓣膜间质细胞 成骨分化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选择
12
作者 曾婧欣 苏舒文 +2 位作者 冼高鹏 曾庆春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2-1538,共7页
目的 探讨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方法 通过向8周龄小鼠右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口处损伤主动脉瓣膜,对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后不同时间段的C57BL6小鼠主动脉瓣膜进行比较,将... 目的 探讨利用导管损伤制备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小鼠模型的最优时间。方法 通过向8周龄小鼠右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口处损伤主动脉瓣膜,对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后不同时间段的C57BL6小鼠主动脉瓣膜进行比较,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与造模后16周组,从适应性喂养至造模结束取材均给予普通饲料饮食。使用超声检测小鼠心脏短轴缩短率、主动脉瓣膜峰值流速及主动脉瓣口面积,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瓣膜厚度变化及瓣膜组织结构变化,利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瓣膜钙盐沉积情况,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瓣膜成骨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 小鼠从造模8周后开始出现心脏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小鼠主动脉瓣膜明显增厚(P=0.002),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导管损伤4周、8周、16周后钙盐沉积明显增多(P<0.0001),4周、8周和16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周、8周、16周后成骨相关蛋白ALP指标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6)。导管损伤4周、8周和16周ALP表达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保证小鼠生存率的情况下,导管损伤主动脉瓣膜4周后的小鼠模型即可模拟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病理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疾病 动物模型 导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调控Notch、TLR4信号通路诱导主动脉瓣间质细胞成骨样分化
13
作者 钱磊 季爱华 张文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88-2293,共6页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调控Notch、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诱导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成骨样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患者分为非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non-CAVD)组和CAVD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BMP9、Runx2...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调控Notch、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诱导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成骨样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患者分为非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non-CAVD)组和CAVD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BMP9、Runx2蛋白表达水平。取健康家猪主动脉瓣叶并分离AVICs,免疫荧光染色对其进行表型鉴定;采用BMP9干扰载体及BMP9腺病毒处理AVI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干扰对照组(si-control)组、si-BMP9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组(Ad-GFP组)和Ad-BMP9组,并建立体外AVICs钙化模型;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雄激素受体(AR)染色检测细胞早期和晚期的成骨分化能力;qRT-PCR检测Runx2、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unx2、OPN、OCN、BMP9、Notch2、Notch胞内域(NICD)、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non-CAVD组相比,CAVD组中BMP9和Runx2蛋白明显升高(P<0.05)。原代猪AVICs分离成功,其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呈阳性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呈阴性表达。敲减BMP9后,AVICs中BMP9、Runx2、OCN、OPN mRNA水平、早期及晚期成骨分化能力及BMP9、Runx2、OCN、OPN、Notch2、NICD、Hes1、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过表达BMP9后,AVICs中BMP9、Runx2、OCN、OPN mRNA水平,早期及晚期成骨分化能力,BMP9、Runx2、OCN、OPN、Notch2、NICD、Hes1、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BMP9能够促进AVICs的成骨样分化,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和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 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9 NOTCH TOLL样受体-4 成骨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诱导可逆永生化小鼠瓣膜间质细胞成骨能力研究
14
作者 张汝益 叶紫芊 +3 位作者 左国伟 宫茂源 陈芳 严树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7,共8页
目的:建立具有快速增殖能力的可逆永生化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系。方法:体视显微镜下利用弹簧剪夹取瓣膜组织,胶原酶消化后加入逆转录永生化病毒,利用免疫荧光鉴定细胞是否属于间质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CCK-8和流式细胞周期... 目的:建立具有快速增殖能力的可逆永生化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系。方法:体视显微镜下利用弹簧剪夹取瓣膜组织,胶原酶消化后加入逆转录永生化病毒,利用免疫荧光鉴定细胞是否属于间质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CCK-8和流式细胞周期技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钙盐沉积实验检测细胞成骨能力,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标志物。结果:经光镜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成功取到瓣膜间质细胞。加入永生化病毒后,经光镜观察和免疫荧光确认瓣膜间质细胞未发生表型改变,且在永生化的细胞中能够检测到大量SV40T(P<0.001)。结晶紫染色、CCK-8(P<0.001)和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提示永生化后的瓣膜间质细胞增殖速度变快。加入成骨诱导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后永生化瓣膜间质细胞表现出较好的成骨能力,多数成骨标志物在分子层面的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去永生化后瓣膜间质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q-PCR结果显示SV40T明显降低(P<0.00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且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_(0)/G_(1)期。在BMP9诱导下去永生化瓣膜间质细胞同样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且绝大多数成骨标志物都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可逆永生化瓣膜间质细胞系,BMP9可诱导其成骨分化,用于后续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主动脉瓣膜疾病 瓣膜间质细胞 永生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