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路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安立 奚望 +1 位作者 于越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0-67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路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Ovid Medline数据库和效果评价文摘数据库(DARE)进行文献检索,获得已公开发表的行经心尖(TAp)、经股动脉(TF)及经升主动脉(T...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路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Ovid Medline数据库和效果评价文摘数据库(DARE)进行文献检索,获得已公开发表的行经心尖(TAp)、经股动脉(TF)及经升主动脉(TAo)3种路径TAVI的随机对照研究,统计各路径患者术后早期(30 d内)病死率、人工瓣膜瓣周漏、严重出血事件、大血管并发症、卒中、急性肾损伤及起搏器依赖型传导阻滞等手术相关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总病例数11 530例。TAp组、TAo组患者术后早期人工瓣膜瓣周漏发生率均低于TF组[4.6%(63/1 384)vs 9.2%(400/4 366),P<0.00001;6.4%(33/518)vs 9.3%(331/3 541),P=0.002],而术后早期病死率均高于TF组[10.0%(271/2 711)vs 4.8%(326/6 756),P<0.000 01;8.9%(46/518)vs 4.5%(160/3 541),P=0.002]。TAp组、TAo组患者的术后早期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TF组[8.4%(186/2 204)vs 3.9%(268/6 818),P<0.000 01;6.5%(35/542)vs 1.4%(50/3 569),P=0.01]。TAp组患者术后早期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F组[2.3%(58/2 524)vs 6.5%(417/6 367),P<0.000 01],而TAo组与TAp组、T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术后早期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F组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低于TAp组[8.3%(610/7 334)vs 22.8%(615/2 699),P<0.000 01]和TAo组[3.1%(110/3 569)vs 12.5%(68/542),P<0.000 01]。TF组患者术后早期起搏器依赖型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TAo组[13.2%(472/3 569)vs 9.2%(50/542),P=0.003]。结论经TAp路径及经TF路径行TAVI路径较短,可以有效减少瓣周漏及大血管损伤的发生,具备独特的优势与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心尖路径 经股动脉路径 主动脉路径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文佳 赵振燕 +9 位作者 王彬成 宋光远 张倩 牛冠男 周政 裴汉军 王建德 肖明虎 杨跃进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经颈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颈动脉入路行TAVI治疗患者共计10例。观察其手术风险、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并随访手术效果、血流动力学改... 目的:本研究观察经颈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颈动脉入路行TAVI治疗患者共计10例。观察其手术风险、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并随访手术效果、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颈动脉行TAVI成功,无围术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需永久起搏器植入、瓣周漏、入路大血管损伤、急性肾损伤、术后输血。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严重外周血管病变不能经股动脉行TAVI患者,经颈动脉入路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经颈动脉入路手术未增加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动脉入路 动脉入路 超声心动图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早期左心形态及收缩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广为 李宁 +4 位作者 费翔 乔帆 宋智钢 陆方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4-870,共7页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手术入路、并发疾病等基本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早期(0~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结果33例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组20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SAR)组8例,SAS合并SAR组(合并组)5例。术后早期SAS组1例患者2次因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4例患者出现微量瓣周漏,1例患者出现大量瓣周漏;SAR组1例患者出现中度瓣周漏;合并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瓣周漏。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33例患者总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容积(LAV)、最大主动脉瓣跨瓣压差(AVPGmax)均下降(P均<0.01),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AVA)增加(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后壁厚度(PWT)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SAS组LVEF升高(P<0.05),LAV、AVPGmax均下降(P<0.05,P<0.01),AVA增加(P<0.01);SAR组LVEDV、LAV均下降(P均<0.01),IVST增加(P<0.05);合并组LVEDV、LAV、AVPGmax均下降(P均<0.05),AVA增加(P<0.01)。结论对于SAS、SAR和SAS合并SAR患者,TAVI术后早期心脏逆重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单纯SAR及合并SAS的高危患者可从TAVI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形态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禁忌患者的首选。来自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显著获益,死亡率显著降低;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TAVI与外科AVR疗效相...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禁忌患者的首选。来自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显著获益,死亡率显著降低;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TAVI与外科AVR疗效相似;使得TAVI介入技术近十年中发展迅速并已获得公认。但由于患者病情均属危重,TAVI介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风险均很高,因此,应严格遵守TAVI的指征,并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雪亚 郭迎春 +3 位作者 袁义强 王小虎 王鑫怡 陈玉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为A组(无返流+轻度返流)、B组(中度+重度返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以及TAVI手术在两组患者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即主瓣峰压差(AVPG)、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即主瓣峰流速(AVPV)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其改善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二尖瓣中重度返流组左心房内径(LAD)[39.00(37.00,42.0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00(41.00,58.00)mm]、二尖瓣返流面积(MR)[2.90(2.40,4.70)cm^(2)]及NT-ProBNP[2567.80(1196.87,3344.90)pg/mL]均低于术前[41.00(38.00,48.00)mm]、[55.00(44.00,60.00)mm]、[7.60(5.10,11.00)cm^(2)]、[4649.05(2132.54,9333.3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00(42.00,61.00)高于术前45.00(35.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VI可用于AS合并不同程度MR患者的治疗,合并中重度MR的患者依然可以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段俊滔 刘聪颖 +2 位作者 童素梅 祁雨 王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总结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建立TAVI手术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监护、并发症预防,做好临时起搏器、高压注射器的管理;术后注重转运安全。结... 目的总结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建立TAVI手术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监护、并发症预防,做好临时起搏器、高压注射器的管理;术后注重转运安全。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瓣叶开放良好,启闭规律,术后均返回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转运过程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落实相关培训,建立标准化手术流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加强转运管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术中护理 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自膨式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俊伟 马俊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比较自膨式主动脉瓣膜(SEv)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BEv)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经导管SEv和BEv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自膨式主动脉瓣膜(SEv)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BEv)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经导管SEv和BEv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的对照研究。统计分析30 d的病死率、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AR)、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及随访1年的总体病死率,并采用Rev Man5.2和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1项为随机对照研究,5项为回顾性研究),共1 805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SEv置入术的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式瓣膜置入术(OR=3.01,P<0.000 1;OR=4.13,P<0.000 01),而二者的瓣膜置入术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0 d及1年病死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SEv置入术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风险高于BEv置入术,但二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中短期死亡率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主动脉瓣 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的研制及测试
8
作者 陈翔 谭洪文 +4 位作者 张志钢 朱玉峰 赵仙先 秦永文 马丽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4-76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支架。使用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仪和人工心脏瓣膜加速疲劳测试仪,分别对带瓣膜支架瓣叶材料脉动流和人工瓣膜耐疲劳情况进行测试。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自行研制的输送装置的球囊上,取离体羊心脏标本,经升主动脉将支架直视下置入羊主动脉瓣位置,扩张球囊释放支架,注水观察瓣膜功能。结果人工瓣膜瓣叶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人工瓣膜启闭良好,无明显反流,符合生理需求。人工瓣膜耐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瓣膜耐疲劳性能良好。带瓣膜支架经压缩后可通过输送鞘管送入离体羊主动脉瓣,支架释放后可牢固地置于羊主动脉瓣位置,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结论带瓣膜支架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可用于动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瓣膜支架 球囊扩张支架 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