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的研究
1
作者 马佳 张丽伟 +7 位作者 马永江 郭马特 孙诗敏 张梅青 王秋霜 宋艳杰 石婵 杨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主动脉瓣狭窄且至少有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间隔≥1年)患者96例,根据主动脉... 目的 探讨在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主动脉瓣狭窄且至少有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间隔≥1年)患者96例,根据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72例,中度狭窄组14例和重度狭窄组10例,所有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峰值流速(peak transvalvular velocity, Vmax)、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肺动脉收缩压等参数,分析基线及随访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及年进展率。结果 轻、中、重度狭窄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Vmax、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逐渐升高(P<0.05,P<0.01)。轻度狭窄组Vmax、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低于中、重度狭窄组,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随访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高于随访前(P<0.05,P<0.01)。轻、中度狭窄组随访后Vmax明显高于随访前(P<0.01);重度狭窄组随访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随访前(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Vmax年进展率、肺动脉收缩压年进展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年进展率绝对值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年进展率明显逐渐升高[(2.30±1.77)mm Hg/y vs(2.40±1.18)mm Hg/y vs(6.08±1.70)mm Hg/y,P<0.05]。结论 随着基线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的增加,心脏结构及功能明显变化,随访前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越重,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年进展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活化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跨瓣压差升高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无为 邵一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6期3-5,共3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能使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主动脉瓣两侧的平均跨瓣压差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在TAVR术后会出现植入人工瓣膜两侧跨瓣压差的升高。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参与影响身体的凝血系统、内皮细胞以及炎性反应机制来影响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能使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主动脉瓣两侧的平均跨瓣压差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在TAVR术后会出现植入人工瓣膜两侧跨瓣压差的升高。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参与影响身体的凝血系统、内皮细胞以及炎性反应机制来影响植入瓣膜的功能,这可能是TAVR术后人工瓣膜两端跨瓣压差升高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对活化中性粒细胞在TAVR术后跨瓣压差升高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主动脉瓣环188例患者人工机械瓣换瓣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生爱 于裕 +5 位作者 郁大江 赵扬 程亮 张颖 张辉 陈振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400-406,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88例成年人小主动脉瓣环(瓣环直径≤21 mm)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变化,探讨3种机械瓣替换术后是否存在植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PM)现象。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188例植入小主动脉瓣... 目的回顾性分析188例成年人小主动脉瓣环(瓣环直径≤21 mm)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变化,探讨3种机械瓣替换术后是否存在植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PM)现象。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188例植入小主动脉瓣环(直径16~21 mm)成年患者(占所有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45.83%),其中男性96例,女性9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1.12岁。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0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7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病变9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其中20例置换17 mm SJ Regent机械瓣,45例置换19 mm SJ Regent机械瓣,30例置换21 mm SJ Regent机械瓣,31例置换Carbio-S 19 mm机械瓣,20例置换Carbio-S21 mm机械瓣,10例置换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16例置换18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16例置换20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1年,检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变化,观察左心室质量指数变化情况,并进行各组比较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1年内不明原因猝死3例,其余183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参考各瓣膜厂家提供的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该研究组无重度PPM,所有患者EOAI均大于0.65 cm^2/m^2,EOAI在0.65~0.85 cm^2/m^2(中度PPM)患者占35.14%,EOAI>0.85 cm^2/m^2占64.86%,EOAI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术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提高2~3级。术后3个月至1年内平均LVEF和LVFS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各组患者3个月至1年左心室平均内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1周平均左心室质量指数为90.35 g/m^2,较术前(101.48 g/m^2)下降显著(P<0.05),随访3个月到1年无显著变化;所有患者术后1周~1年内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2.92 k Pa(21.92 mm Hg),各组患者术后1周随访至术后1年,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无显著变化。5组患者(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20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17 mm SJ Regent机械瓣组、Carbio-S 19 mm机械瓣组、Carbio-S 21 mm机械瓣组)术后1年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与其他3组相比明显增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跨瓣压差最大。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PPM现象发生。结论采用中国市场上来自不同厂家的各种直径的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未见明显PPM现象,左心室质量指数及主动脉跨瓣压差术后均在比较理想的范围;不同厂家的各种型号的人工主动脉机械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成年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主动脉瓣置换的需求,大部分患者无须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术或采用其他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置换 SJ Regent机械 over-line Sorin机械 Carbio-S机械 左心功能 左心室质量指数 主动脉瓣 植入膜与患者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外科矫治术后跨瓣压差的随访分析
4
作者 文鹤龄 黄栎为 吴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外科矫治术后跨瓣压差进行随访分析.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纳入年龄6个月至14岁肺动脉瓣狭窄患儿34例,其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外科矫治术后跨瓣压差进行随访分析.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纳入年龄6个月至14岁肺动脉瓣狭窄患儿34例,其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卵圆孔未闭7例,室间隔缺损6例,三尖瓣中重度反流5例.分别于外科手术前、术后1周、1~3个月及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跨肺动脉瓣血流速度、跨瓣压差变化.结果 患儿术前平均跨肺动脉瓣血流速度为(5.02±1.02)m/s,跨瓣压差为(104.09±43.05)mm Hg,术后1周、1~3个月及1年后平均跨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分别降至(2.21±0.66)m/s、(1.96±0.58)m/s、(1.71±0.45)m/s,跨瓣压差分别降至(21.29±12.63)mm Hg、(16.65±8.90)mm Hg、(12.53±6.42)mm H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患儿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狭窄程度以及疗效随访的重要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外科治疗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反流对主动脉瓣流体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郭剑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有关心脏瓣膜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在临床上开展相对受限,体外测试的数据也尚显不足。该文利用可精细控制反流量的二尖瓣反流模型对一种主动脉瓣膜进行体外流体动力学性能研究。方法在固定心率、每搏输出量以及平均主动脉压的条件下,... 目的有关心脏瓣膜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在临床上开展相对受限,体外测试的数据也尚显不足。该文利用可精细控制反流量的二尖瓣反流模型对一种主动脉瓣膜进行体外流体动力学性能研究。方法在固定心率、每搏输出量以及平均主动脉压的条件下,逐步增加二尖瓣反流模型的反流量,对待测主动脉瓣膜进行流体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借助二尖瓣反流模型对机械式主动脉瓣膜(25AJ-501)的流体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主动脉瓣膜的有效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均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大小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建立的借助可精细调节反流量的二尖瓣反流模型的测试方法,可以用于二尖瓣反流对主动脉瓣膜流体动力学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性能 二尖反流模型 反流百分比 主动脉瓣 有效口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国产C-LⅢ型短柱瓣术后远期的跨瓣压差
6
作者 金海 张亚文 +2 位作者 于伟勇 王尔松 徐志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国产C-LⅢ型短柱瓣术后远期的跨瓣压差。方法随机选择10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型号均为21mm,分为2组,其中5例置换C-LⅢ型短柱瓣,5例置换进口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目的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国产C-LⅢ型短柱瓣术后远期的跨瓣压差。方法随机选择10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型号均为21mm,分为2组,其中5例置换C-LⅢ型短柱瓣,5例置换进口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后的跨瓣压差,比较两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血压及跨瓣压差。结果在静息状态下,C-LⅢ型短柱瓣组和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组的最大跨瓣压差分别为(1.57±0.46)kPa[(11.77±3.45)mmHg]和(1.33±0.47)kPa[(9.88±3.56)mmHg],平均跨瓣压差分别为(0.88±0.32)kPa[(6.64±2.44)mmHg]和(0.73±0.35)kPa[(5.45±2.64)mmHg];运动第Ⅳ阶段后C-LⅢ型短柱瓣组和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组的最大跨瓣压差分别为(2.99±0.86)kPa[(22.48±6.45)mmHg]和(2.57±0.65)kPa[(19.32±4.88)mmHg],平均跨瓣压差分别为(2.09±0.56)kPa[(15.66±4.23)mmHg]和(1.79±0.70)kPa[(13.43±5.23)mmHg]。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运动第Ⅳ阶段后国产C-LⅢ型短柱瓣组的跨瓣压差明显升高,与安静状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运动第Ⅳ阶段后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组的跨瓣压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体力活动会引起国产C-LⅢ型短柱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远期跨瓣压差升高,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与Medtronic-Hall侧倾碟瓣有类似的血液动力学表现,所以仍是瓣膜置换时的一个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
7
作者 马云龙 李瑞锋 +3 位作者 何明俊 王顺 卓小桢 韩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2,共9页
目的:研究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接受TEER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基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术中情... 目的:研究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接受TEER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基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共收集了6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完成6个月随访62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8.1%(59/67)。术后6个月时,二尖瓣反流2+及以下的比例为83.9%(52/62),较术前(均3+及以上)明显改善(P<0.05),且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组二尖瓣反流2+及以下的比例高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组(P<0.05);DMR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VG)由术后即刻的(3.1±1.2)mmHg(1 mmHg=0.133 kPa)升高至(3.7±1.2)mmHg(P<0.05),而FMR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FMR组和DMR组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较术前下降(均P<0.05),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均P<0.05),FMR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均P<0.05),而DMR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面积以及肺动脉压力均降低(均P<0.05)。结论: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有效,FMR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更明显,而DMR患者二尖瓣反流改善程度较FMR患者更显著但术后MVG升高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 二尖平均 心脏重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PCL/明胶复合人工心脏瓣膜瓣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陈昱欣 王雅娟 +5 位作者 郑小凡 王富军 王璐 侯永泰 王盛章 李超婧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为制备模拟人体原生瓣膜层状结构及力学各向异性的人工心脏瓣膜瓣叶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不同质量配比的聚己内酯(PCL)和明胶为原料,通过调整各层纤维膜的纤维排列情况,顺序堆叠纺制3层结构的PCL/明胶复合支架。结果表明,PCL质量体... 为制备模拟人体原生瓣膜层状结构及力学各向异性的人工心脏瓣膜瓣叶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不同质量配比的聚己内酯(PCL)和明胶为原料,通过调整各层纤维膜的纤维排列情况,顺序堆叠纺制3层结构的PCL/明胶复合支架。结果表明,PCL质量体积比为10%时,随着明胶质量分数增加,纤维直径和复合支架厚度随之增加,复合支架的弹性模量和极限抗拉强度减小。其中,PCL和明胶质量配比为5∶3的复合支架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分别为(26.98±3.01)MPa和(3.39±0.36)MPa,各向异性比约为7.96,接近原生主动脉瓣的力学各向异性比,其体外脉动流测试显示有效开口面积(EOA)为1.79 cm^(2)、平均跨瓣压差(MPD)为1.67 kPa(即12.52 mmHg)、反流分数(RF)为24.22%。同时,制备的复合支架溶血率均小于5%,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大于80%,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有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瓣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 各向异性 静电纺丝 层状结构 弹性模量 极限抗拉强度 溶血率 有效开口面积(EOA) 平均(MPD) 反流分数(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三叶心瓣模型的定常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晓松 罗阳 +1 位作者 刘胜青 潘田佳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对机械人工三叶心脏瓣膜的模型进行定常流测试,并与QT型双叶瓣膜进行比较。通过使用Soildworks2005中的插件COSMOSFloWorks2005作为定常流测试的模拟软件,分别在定常流5L/min、10L/min、15L/min不同流量,不同开启角度79°、83°... 对机械人工三叶心脏瓣膜的模型进行定常流测试,并与QT型双叶瓣膜进行比较。通过使用Soildworks2005中的插件COSMOSFloWorks2005作为定常流测试的模拟软件,分别在定常流5L/min、10L/min、15L/min不同流量,不同开启角度79°、83°、87°下,测试出三叶瓣膜的跨瓣压差。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三叶瓣膜跨瓣压差的确远小于双叶瓣膜,而且血流动力表现优于双叶瓣,符合瓣膜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人工心脏 三叶 定常流测试 COSMOSFloWorks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行单纯二尖瓣置换与联合瓣膜置换的中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少鹏 赵鑫 +3 位作者 李守明 宋晗 王振华 韦铎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同时伴有主动脉瓣轻度及轻中度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二尖瓣机械瓣...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同时伴有主动脉瓣轻度及轻中度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并且主动脉瓣有轻度及轻中度病变。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88例仅行二尖瓣置换,B组52例行联合瓣膜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及远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140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55.64±8.94)岁。与A组相比,B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均长于A组,B组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高于A组(P均<0.05)。患者术后随访数据来自患者门诊复查以及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所有患者中,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中A组2例(1例心源性猝死,1例术中死亡),B组1例(术后肝衰竭);晚期死亡5例,其中心源性死亡2例(1例为全心衰竭,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并发症死亡1例,意外事故死亡1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手术再干预2例(1例为术后一年行介入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1例为二尖瓣置换术后32个月后因主动脉瓣反流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时间是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 风湿性联合瓣膜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对主动脉瓣采取保守的策略可减少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缺血时间,远期可减低因人工瓣膜不匹配发生左心功能逐渐损害、升主动脉扩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概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35-1235,共1页
2017年ESC于8月26~30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40多个国家的3万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今年的ESC引起人们最大关注的亮点是4部新指南的发布和新近完成的多项临床试验。
关键词 低心排血量 预治疗 巴塞罗那 射血分数 心脏膜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主动脉瓣狭窄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