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汝元 林敏 +5 位作者 吴胜东 葛建军 葛圣林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7-598,共2页
目的 总结窄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使用主动脉帘切开扩大(Nicks)法的临床经验及手术结果。方法 对7例窄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在主动脉瓣替换时,进行瓣环扩大手术,扩大方法均采用Nicks法。结果 本组患者1例死亡于淤胆性... 目的 总结窄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使用主动脉帘切开扩大(Nicks)法的临床经验及手术结果。方法 对7例窄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在主动脉瓣替换时,进行瓣环扩大手术,扩大方法均采用Nicks法。结果 本组患者1例死亡于淤胆性肝衰竭,6例生存。术后随访3~16月,无瓣膜相关并发症,NYHA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Nicks法是治疗窄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扩大瓣环的方便、安全、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主动脉瓣/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4 位作者 林敏 葛建军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主动脉瓣置换4例(14.82%)。结果死亡1例(3.70%),治愈出院26例(96.30%)。随访1个月~4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结论补片是治疗主动脉瓣窦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外科学 主动脉窦瘤/先天性 室间隔 缺损/外科学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虎 葛建军 +3 位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林敏 高晴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主动脉瓣/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