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立忠 常谦 +3 位作者 唐跃 冯钧 孙晓刚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头连线水平纵切口 ,长约 10~ 13cm,“J”形纵劈上段部分胸骨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结果 :心肌阻断时间 5 8(5 4~ 6 7)分 ,体外循环时间 78(70~ 90 )分 ,总手术时间 4小时 15分 (3小时 2 0分~ 4小时 45分 ) ,术后住院时间 12 (9~ 2 5 )天 ,输血量 40 0 (0~ 16 0 0 ) ml,2例患者未输库血。全部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术野显露良好 ,创伤小 ,失血少 ,术后恢复快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胸骨上段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小中 周睿 +2 位作者 任书南 励峰 吴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8,352,共4页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 保留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带瓣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4例
3
作者 李亚雄 陈圣邦 +6 位作者 雷定华 陈智豫 何帆 吴健 杨应南 张旭光 李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浩 万俊义 +5 位作者 李琦 刘垚 钱向阳 郭宏伟 潘湘斌 胡晓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分析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io-Bentall手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并讨论冠状动脉阻塞风险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人工血管直径等因素之间... 目的:分析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io-Bentall手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并讨论冠状动脉阻塞风险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人工血管直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良Bio-Bentall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由3位术者完成BioBentall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能获取清晰、可用CT资料的患者39例。通过3mensio软件分析患者Bio-Bentall术前及术后的CT资料,评估术后远期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7±8.8)个月,门控增强心脏CT提示,39例患者术后右冠状动脉开口高度较术前明显降低[18.9(14.8,24.4)mm vs.22.0(18.4,27.4)mm,P=0.028],其中22例(56.4%)为冠状动脉阻塞高风险患者。术后生物瓣与人工血管的同轴性夹角对术后远期右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有显著影响(HR=0.55,95%CI:0.37~0.83,P=0.013),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对术后远期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无明显影响(HR=1.10,95%CI:0.83~1.40,P=0.648)。结论:在现有手术策略下,Bio-Bentall手术患者术后远期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极高。目前的BioBentall手术方法亟需改进,以降低术后远期因生物瓣衰败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行ViV-TAVR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瓣中瓣 冠状动脉阻塞 生物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叶式主动脉瓣合并主动脉根部瘤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侍晔 李庆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2-987,共6页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瓣膜疾病之一,常伴有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病变是BAV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动脉根部到弓部近端出现部分或全部扩张时,以主动脉根部瘤最为常见;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较...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瓣膜疾病之一,常伴有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病变是BAV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动脉根部到弓部近端出现部分或全部扩张时,以主动脉根部瘤最为常见;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较大。文章就二叶式主动脉瓣合并根部瘤的解剖基础、病理生理、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 保留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而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多见于先心病术后继发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如大动脉转位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等,部分川崎病患儿也可出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于婴幼儿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直径小、解剖变异大,冠脉移植手术操作难度非常高,术中需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开口和走向,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策略与技巧。尤其对于新生儿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一旦发生冠脉损伤将是致命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研究热点及外科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外科治疗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pulmonary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先天性冠状动脉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