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亚锋 李敏玲 +2 位作者 李会玲 李宁 刘小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诊护士根据预先制定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对2011~2013年来急诊科就诊的主诉为急性胸背痛251例患者进行分诊.将经过影像学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95例作为确诊组...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诊护士根据预先制定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对2011~2013年来急诊科就诊的主诉为急性胸背痛251例患者进行分诊.将经过影像学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95例作为确诊组,非主动脉夹层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在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分布、危险因素评分结果基础上,采用ROC法评价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截断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在评分>4分时达到最大,为0.923,95%CI为0.883~0.953,P<0.01,Youden指数为0.833,评分>4为截断值.评分>4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值分别为(91.58%,91.67%,10.99,0.092),具有分诊诊断价值.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评分>4可以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分诊的辅助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背痛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分诊 诊断评价 RO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立琴 张小红 +1 位作者 王雷 邵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0期3622-3624,共3页
[目的]应用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确立主动脉夹层疑似病人,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方法]应用筛查用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对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救门诊接诊且主诉为急性胸背部疼痛的203例病人进行分诊筛查,评分≥4分者为主... [目的]应用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确立主动脉夹层疑似病人,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方法]应用筛查用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对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救门诊接诊且主诉为急性胸背部疼痛的203例病人进行分诊筛查,评分≥4分者为主动脉夹层疑似病人,经过主动脉增强CT检查确诊病人50例(确诊组),其中评分最低5分,最高14分,主要集中在5分~12分,占94.0%,排除主动脉夹层病人1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分布及危险因素评分结果。[结果]两组典型的撕裂样胸背痛、两侧血压及脉搏不对称(双上肢收缩压≥20mmHg或双下肢收缩压≥10mmHg)、血压升高、D-二聚体升高这些危险因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评分≥5分。[结论]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5分可作为主动脉夹层急诊分诊筛查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分诊 筛查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及快速筛查研究
3
作者 黄璐捷 张小英 俞莎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0-1105,共6页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关于其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研究较少。因此,积极寻求临床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诊断工具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目的 分析AA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及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选...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关于其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研究较少。因此,积极寻求临床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诊断工具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目的 分析AA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及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68例AA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ADD-RS)量表对患者进行初筛分诊。选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作为AAD确诊的“金标准”,比较主动脉CTA确诊结果与ADD-RS量表的初筛结果。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A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的短期预后及疼痛评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A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D-RS量表对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筛查价值。结果 本研究糖尿病组59例,非糖尿病组10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088,95%CI=1.042~1.136,P<0.001)、BMI≥25 kg/m2(OR=2.000,95%CI=1.421~2.834,P<0.001)、冠心病(OR=7.654,95%CI=1.850~31.677,P=0.005)、高脂血症(OR=4.948,95%CI=1.384~17.681,P=0.01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OR=1.199,95%CI=1.109~1.297,P<0.001)是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 d死亡率分别为3.39%和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不是影响AAD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因素(HR=0.673,95%CI=0.094~4.791,P>0.05)。糖尿病组的ADD-RS为1(1)分,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2)分(Z=-4.640,P<0.001);糖尿病组的高风险及中风险患者均多于非糖尿病组(Z=2.309,P=0.021);ADD-RS量表筛查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34~0.779)。结论 AA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高、BMI≥25 kg/m2、冠心病、高脂血症、LVEF升高,且ADD-RS量表在AA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糖尿病 2型 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 快速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夹层破裂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欣 梁涛 +6 位作者 杨艳敏 张辰 郝云霞 张艳娟 赵蕊 庞冉 杨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室收治的符合标准的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模型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室收治的符合标准的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于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分为生存亚组(n=239)和死亡亚组(n=62),对两亚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同一家医院急诊室收治的12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组)。结果: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62例(20.6%)发生夹层破裂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6,95%CI:1.034~1.099)、高血压史(OR=0.377,95%CI:0.167~0.850)、夹层分型(OR=0.045,95%CI:0.006~0.364)、合并低血压(OR=4.424,95%CI:1.467~13.340)是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模型公式Z=-5.624+0.064×年龄-0.976×高血压史(是=1,否=0)-3.104×夹层分型(A型=0,B型=1)+1.487×合并低血压(是=1,否=0)。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328,df=8,P=0.315,AUC为0.874,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81.6%,最大约登指数为0.606。模型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722,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69.1%,准确度为89.9%。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夹层分型、合并低血压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夹层破裂死亡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高危患者,为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死亡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c-QRS间期联合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悦童 刘北 +1 位作者 张治 王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特征,以期发现筛查A型主动脉夹层的心电图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TAAD的患者,以38例TAAD患者为观察组(TAAD组);以36例STEMI患...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特征,以期发现筛查A型主动脉夹层的心电图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TAAD的患者,以38例TAAD患者为观察组(TAAD组);以36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STEMI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STEMI组比较,TAAD组患者心肌复极时间(QTc-QRS)显著延长.以QTc-QRS绘制预测TAA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当切点值为325 ms时,QTc-QRS预测TA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2%和69.4%.对QTc-QRS联合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ADRS)进一步分析发现:当QTc-QRS≥325 ms且ADRS≥1,预测TAAD敏感性为47.4%,特异性为91.7%;当QTc-QRS≥325 ms且ADRS≥2,预测TAAD的敏感性为18.4%,特异性为97.2%.结论:在STEMI患者中,QTc-QRS延长可能是早期预测TAAD的一个有效指标.QTc-QRS联合ADRS,可以进一步提高对TAAD早期筛查的效能.QTc-QRS≥325 ms且ADRS≥1可作为STEMI患者中进一步筛查TAAD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校正QT间期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敏 周诗扬 +5 位作者 王永婷 崔晓华 凡翠华 曹莹 吕亚敏 宋先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2-35,共4页
目的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并发症26例,包括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麻痹、应激性胃肠溃疡出血、肠缺血坏死,依据监护大数据对其实... 目的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并发症26例,包括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麻痹、应激性胃肠溃疡出血、肠缺血坏死,依据监护大数据对其实施精准护理。结果97例顺利痊愈出院;26例发生消化道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8~145 h,住ICU时间87~281 h,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监护大数据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获得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消化道并发症 监护 大数据 风险预警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锻炼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秦美容 丁小容 +3 位作者 杨鑫 吴桂琴 窦丽君 巨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128,F0003,共4页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体系不够完善、运动监测及指导方式较为单一。提出应制定标准化的运动康复路径、系统的评价指标以及风险控制方法等,探索术后运...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体系不够完善、运动监测及指导方式较为单一。提出应制定标准化的运动康复路径、系统的评价指标以及风险控制方法等,探索术后运动锻炼内容,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康复运动处方,以促进康复运动锻炼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运动评估 风险防控 康复锻炼 运动训练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评估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晓莹 孙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探讨MSCT评估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Stanford B型AAD及40例非夹层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测量并计算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指标,包括可扩张度(AD)、顺应性(AC)及僵硬度(ASI),记... 目的:探讨MSCT评估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Stanford B型AAD及40例非夹层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测量并计算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指标,包括可扩张度(AD)、顺应性(AC)及僵硬度(ASI),记录两组被试AAD的范围、合并钙化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值(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血压分级),比较2组间各项影像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AC和ASI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32),两组间高血压3级患者数和吸烟人数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4)。进一步对患者组中不同AAD累及范围患者的AD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9,P=0.494)。结论:利用MSCT测量Stanford B型AAD患者的动脉弹性值是可行的。吸烟及高血压3级是AA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弹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匠人学术——是什么在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
9
作者 黄素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M0003-M0003,共1页
主动脉夹层(AD)首诊确诊率仅15%~43%,误诊率达16%~39%,18%~21%的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未接受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起病后24 h内死亡率可达25%,1周内死亡率超过50%。到底是什么在影响AD患者的救治?本期“前沿聚焦”栏目分析了AD... 主动脉夹层(AD)首诊确诊率仅15%~43%,误诊率达16%~39%,18%~21%的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未接受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起病后24 h内死亡率可达25%,1周内死亡率超过50%。到底是什么在影响AD患者的救治?本期“前沿聚焦”栏目分析了AD患者在确定性治疗前的风险因素,让更多的AD患者在日益发展的治疗技术中公平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治疗 主动脉夹层患者 AD患者 误诊率 首诊确诊 风险因素 救治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薛松团队成功完成David手术
1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4-324,共1页
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薛松团队成功地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David手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十分凶险,患者入院48 h内的死亡率高达50%。手术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唯一方法,但由于主动脉夹层... 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薛松团队成功地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David手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十分凶险,患者入院48 h内的死亡率高达50%。手术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唯一方法,但由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复杂性,其破口位置及累及的范围和脏器变化多端,手术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vid手术 上海交通大学 心血管外科 仁济医院 医学院 A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风险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