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彦 金伟东 +3 位作者 周达新 黄国倩 张峰 葛均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1,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外科方法建立膜部/干下室间隔缺损(VSD)的动物模型。方法:6只成年草狗在全麻和气管插管下,左侧垫高45度卧位,经右侧第四肋间进胸,在胸腔内心超大血管短轴定位后,用改良的打孔器进行穿刺,经心超检查证实和测定最大分流速度和压... 目的:通过外科方法建立膜部/干下室间隔缺损(VSD)的动物模型。方法:6只成年草狗在全麻和气管插管下,左侧垫高45度卧位,经右侧第四肋间进胸,在胸腔内心超大血管短轴定位后,用改良的打孔器进行穿刺,经心超检查证实和测定最大分流速度和压力。结果:3只狗建模成功,2只建立了膜部室缺的模型,1只为干下室缺,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直径1.8~3.6mm,最大分流速度1.8~4.0m/s,跨室缺压差为42~51mmHg,肺动脉压力为25~29mmHg。结论:采用改良的主动脉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器打孔器在心超定位后用外科手术方法成功建立狗膜部/干下VS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动物模型 主动脉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器打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