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与术中对照 被引量:1
1
作者 梁雄飞 杨一峰 林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6-801,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湘雅二医院及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湘雅二医院及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19例,对照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和术中病变发现。结果:术中病变发现16例符合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其中11例胸骨左缘2~3肋听诊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收缩期震颤,彩色多普勒显像右心室侧探及收缩期为主的连续性血流频谱,术前超声心动图及术中病变证实室间隔缺损位置大小及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口突入右室流出道;其中3例还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3例与术前诊断不符合,听诊闻及杂音,不伴有震颤;术前超声心动图及术中病变发现右窦瘤破裂口大、冗长,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先天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例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1例合并肺部感染,3例术中病变都未发现室间隔缺损。结论: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是术前首选、快捷和无创的检查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各阶段观察程序与方法能较好地观察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大小、毗连关系和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通过超声多普勒显像能发现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血流频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右窦瘤破裂,膜部室间隔瘤及右冠状动脉瘘的超...
2
作者 包梅芳 鲁树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本文选择临床上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图像酷似的三种疾病:主动脉右窦瘤破入右室(18例)、膜部室间隔瘤伴破口(5例)及右冠状动脉右心痿(5例)的超声心动图(UCG)共同特征——主动脉前连续中断,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内显示不同程度圆形环状... 本文选择临床上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图像酷似的三种疾病:主动脉右窦瘤破入右室(18例)、膜部室间隔瘤伴破口(5例)及右冠状动脉右心痿(5例)的超声心动图(UCG)共同特征——主动脉前连续中断,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内显示不同程度圆形环状回声等。UCG上有时难以区别,本文提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越 王广义 +1 位作者 王峙峰 侯海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分析。方法3例本单位和37例散在报道的RSVA封堵资料,年龄7~74岁,女21例,男19例。归纳分析超声心动图在RSVA封堵的术前诊断,术中引导监护,术后随访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结...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分析。方法3例本单位和37例散在报道的RSVA封堵资料,年龄7~74岁,女21例,男19例。归纳分析超声心动图在RSVA封堵的术前诊断,术中引导监护,术后随访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对37例RSVA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误诊,1例漏诊。40例RSVA位于右冠窦31例,位于无冠窦9例。其中两例为多发破孔。位于右冠窦者多破入右室,位于无关窦者多破入右房。RSVA破口直径2~12 mm不等。术中均需超声心动图引导监护,7例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其余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数根据超声与造影测量的破口直径毫米数+1~4选用封堵器型号,需要注意术中当导管/鞘管通过破口后,超声所测直径较术前可能有不同程度增加。40例患者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30个,室间隔缺损封堵器4个,Rashkind伞3个,Coil弹簧圈2个,房缺封堵器2个。封堵即刻超声心动图在少量残余漏与主动脉瓣反流的鉴别方面优于心血管造影。术后随访依赖超声心动图。1例因少到中量残余漏合并溶血而转外科手术,1例因进行性心衰死亡。余38例效果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在熟练掌握VSD、PDA介入治疗基础上,可成功开展RASA封堵治疗。超声心动图在RSVA封堵术前是诊断和鉴别诊断RSVA的首选方法;在术中有助于更准确选择封堵伞型号;在封堵后即刻辨别残余漏和主动脉瓣反流优于心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经导管封堵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巩亮 姜黔峰 +1 位作者 商黔惠 赵鸿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2-72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较破口直径大1~2 mm的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观察介入封堵术...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较破口直径大1~2 mm的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观察介入封堵术即刻及术后1、7 d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变化,并于术后第30、90、180天随访观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超声测量4例患者窦瘤破口直径为(9.3±3.6)mm,升主动脉造影测量窦瘤破口直径为(8.7±4.2)mm。术后无溶血、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术后7、30、90、180 d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封堵器对瘤壁及冠脉开口、主动脉瓣无影响。结论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足一种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破裂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可行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小锋 聂芳 +2 位作者 叶娜 刘学会 杨绍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治疗的RASA患者的资料。对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者,准确测量破口与冠状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术中以TEE...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治疗的RASA患者的资料。对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者,准确测量破口与冠状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术中以TEE准确引导导丝及鞘管顺利进入窦瘤破口,术后仔细评估封堵伞位置、稳定性及对瓣膜的影响。对右冠窦瘤破裂患者,确保封堵器未遮挡冠状动脉开口。结果 30例RASA患者中,TEE引导下成功封堵20例,其中右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室7例、破入右心房3例);无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房8例、破入右心室2例)。封堵成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腔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心功能正常。术后多次复查,封堵器位置正常,主动脉瓣启闭运动正常,未见狭窄及反流信号,也未检测到残余分流。结论 TEE可较为准确地诊断RASA,并引导术者准确放置封堵器;单纯TEE引导下经胸微小切口封堵RASA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主动脉 动脉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谭敏 李刚 姬尚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 1992年 12月至 2 0 0 4年 2月 1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 ,进一步探讨其疾病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13例病人 (男性 7例、女性 6例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 ,7例病人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目的 :总结我院 1992年 12月至 2 0 0 4年 2月 1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 ,进一步探讨其疾病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13例病人 (男性 7例、女性 6例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 ,7例病人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 ,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术 ,其他 1例。阻断时间 ( 67 46± 2 6 13 )分 ,体外循环时间 ( 10 3 2 9± 3 8 0 5 )分。结果 :本组病例无死亡。 1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有效。所有病人治愈出院 ,随诊无一例复发。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罕见的心脏疾病 ,尽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和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病人 外科治疗 同期 体外循环 修补术 随诊 结论 唯一 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心脏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金岩 王辉山 +2 位作者 方敏华 于岩 王镇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心脏解剖学特点,以提供术前精确诊断及术式良好预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RSVA患者80例,按是否合并VSD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通过分析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心脏解剖学特点,以提供术前精确诊断及术式良好预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RSVA患者80例,按是否合并VSD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内畸形情况。结果80例患者分为VSD组38例(47.5%)和无VSD组42例(52.5%),VSD组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的比例明显高于无VSD组[7例(18.4%)比1例(2.4%),P=0.043];无VSD组患者病史时间明显短于VSD组[(0.6±1.3)年比(5.9±11.3)年,P=0.002],且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差于VSD组(3.12±0.52比2.37±0.58,P=0.041)。VSD组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比例高于无VSD组[18例(47.4%)比3例(7.1%),P<0.001]。VSD组38例均起源于右冠窦,其中33例(86.8%)破入有心室流出道,而无VSD组42例起源部位绝大多数仍为右冠窦[38例(90.5%)],但破口部位较为分散。VSD组与无VSD组的破裂部位构成比截然不同(x^(2)=55.98,P<0.001)。结论RSVA的部位与是否合并VSD可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合并VSD的RSVA患者更容易合并主动脉瓣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室间隔缺损 解剖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封堵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琪 刘国晖 +1 位作者 杨萍 高冬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0,共1页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49岁,2010年6月22日因突发胸闷、心悸3h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血压150/100mmHg。近2月患者口服地高辛(每日2片),误将其当做降压药服用。查体:血压95/6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率132min-1,...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49岁,2010年6月22日因突发胸闷、心悸3h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血压150/100mmHg。近2月患者口服地高辛(每日2片),误将其当做降压药服用。查体:血压95/6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率132min-1,心律整,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介入封堵术 经胸超声心动图 治疗 高血压 临床资料 地高辛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术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忠东 景华 +3 位作者 李德闽 胡小南 董国华 顾卫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812-814,共3页
目的 :总结 1989至 2 0 0 2年间 3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ASV)患者术中处理主动脉瓣的经验。 方法 :患者年龄为 9~ 4 5 (平均 2 6 .7)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R) 2 7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 ,窦瘤破... 目的 :总结 1989至 2 0 0 2年间 3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ASV)患者术中处理主动脉瓣的经验。 方法 :患者年龄为 9~ 4 5 (平均 2 6 .7)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R) 2 7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 ,窦瘤破口及合并室间隔缺损均在右心室面予以补片修补 ,窦瘤颈部予以荷包加固缝合。其中 2 0例患者因瓣叶游离缘被拉长脱垂 ,致瓣口轻、中度关闭不全 ,采用瓣缘折叠法修复 ;11例瓣叶无法折叠修复者 ,实施主动脉瓣置换。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无手术死亡 ;3例发生低心排血量 ,均痊愈出院。 结论 :RASV合并AR不单纯由主动脉瓣脱垂引起 ,往往合并有窦瘤引发的瓣叶退行性变 ,术前应做好换瓣准备 ,对较严重的AR应积极行主动脉瓣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两种手术修补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晓康 张冬 +4 位作者 李波 祁磊 龚黎 唐跃 孙寒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9-50,共2页
目的:外科修补是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存在补片修补和直接缝合两种闭合窦瘤的手术方法。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单中心手术修补RSVA的临床资料,将两种不同修补方法进行了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07-06至2016-04在阜外医... 目的:外科修补是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存在补片修补和直接缝合两种闭合窦瘤的手术方法。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单中心手术修补RSVA的临床资料,将两种不同修补方法进行了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07-06至2016-04在阜外医院接受手术修补RSVA患者256例,其中24例术中以直接缝合法闭合窦瘤的患者组成直接缝合组,平均年龄(28.3±10.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修补 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培炎 朱洪生 +3 位作者 范关荣 王一山 梁保罗 顾旭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8-379,共2页
1987年3月至1995年8月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2~63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50%);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至96个月,疗效满意。对本病的发病率、诊断、手术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 主动脉 破裂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攀 杨志强 +6 位作者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李琳 刘欣 陈爱军 邹玉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至2014-06 MS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2例RSVA患者的MSCT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2例RSVA患者中右冠状窦瘤9...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至2014-06 MS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2例RSVA患者的MSCT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2例RSVA患者中右冠状窦瘤9例,无冠状窦瘤2例,左冠状窦瘤1例;其中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7例,破入右心室3例,破入右心房2例。MSCT诊断RSVA发生部位和破入心腔位置方面与手术结果一致。但MSCT分别漏诊室间隔缺损5例和室间隔膜部瘤1例。结论:MSCT在RSVA术前诊断中具有优良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观察,避免漏诊RSVA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破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日 陈胜喜 +3 位作者 罗万俊 袁明道 蒋海河 龙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34-2636,共3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及窦瘤修复术,同时纠治心内合并畸形。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6年,未发现室间隔...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及窦瘤修复术,同时纠治心内合并畸形。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6年,未发现室间隔缺损及窦瘤残余分流或窦瘤破裂复发。3例出现主动脉瓣轻度或中度反流。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因瓣周漏再次手术。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精确修复,加强心肌保护,同期彻底矫治合并心内畸形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破裂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志明 张运 高德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32-406,共2页
患者男性,20岁。因剧烈活动突发胸痛伴心悸1个月入院。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听诊闻及连续性杂音,周围毛细血管搏动征及股动脉枪击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窦速,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
关键词 主动脉 超声心动图诊断 毛细血管搏动征 心房 枪击音 连续性杂音 逆行造影 收缩期震颤 剧烈活动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部室间隔缺损误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膜部室间隔缺损 误诊 主动脉破裂 诊断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16
作者 张显清 杨耀晨 +4 位作者 赵希武 谷春久 肖德绵 阎德民 袁义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7-138,共2页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疾患。本文报道23例,均发至右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室22例,破入右房1例。合并室缺1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我们主张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内瘘口及室缺行补片修补。本法具有修补确实,防止复发,消除对主动脉...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疾患。本文报道23例,均发至右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室22例,破入右房1例。合并室缺1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我们主张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内瘘口及室缺行补片修补。本法具有修补确实,防止复发,消除对主动脉瓣干扰等优点。本组病例全部成活,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破裂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研究
17
作者 李倩 刘林力 +3 位作者 陈立华 于丁 马千里 刘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其中右冠窦破入右室48例,右冠窦破入右房16例,无冠窦破入右房18例。本组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其中右冠窦破入右室48例,右冠窦破入右房16例,无冠窦破入右房18例。本组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除修补窦瘤外,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6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肺动脉瓣穿孔修补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1例因残余分流行二次手术矫治,术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再次成型术1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随访患者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即为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心脏外科手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猝死1例
18
作者 孙俊红 高彩荣 +2 位作者 牛四平 吕晓革 侯养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单纯性先天性主动脉破裂猝死 法医鉴定学 维生素C 维生素B6 诊断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左缘三肋间连续性杂音(疑似主动脉窦瘤破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善伯 胡为民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胸骨左缘三肋间连续性杂音(疑似主动脉窦瘤破裂)沈阳军区总医院(110015)王善伯,胡为民主动脉窦瘤破裂约占先天性心脏病1.6%,临床较易与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相混淆。本病由于主动脉窦壁先天发育薄弱缺乏中层弹力... 胸骨左缘三肋间连续性杂音(疑似主动脉窦瘤破裂)沈阳军区总医院(110015)王善伯,胡为民主动脉窦瘤破裂约占先天性心脏病1.6%,临床较易与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相混淆。本病由于主动脉窦壁先天发育薄弱缺乏中层弹力纤维,并承受主动脉高压血冲击,向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例内科治疗体会
20
作者 刘长乐 李广平 +1 位作者 张梅 郑成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破裂 内科治疗 咳嗽症状 老年 颈静脉怒张 临床资料 体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