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G_(x)载荷下飞行员主动肌作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刘浚源
毛征宇
+4 位作者
刘帅
常利军
李涛
王天昊
蔡志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4-691,共8页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学与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 高G_(x)载荷作用下椎骨应力分布由C4~7集中分布向整段椎骨分散,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变化幅度变小,在8 G加速度下效果显著,其在8、10 G工况时椎骨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23.6%和11.6%,椎间盘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42.3%和63.4%。后仰15°时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差最大达到34.3 MPa。结论 高G_(x)载荷冲击作用时肌肉主动力作用使颈部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不同俯仰角度下,后仰姿态相比前倾和正坐姿态,主动肌作用更为明显。相同主动肌作用时,后仰姿态迎接冲击更为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颈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_(x)载荷
主动肌作用
有限元模型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G_(x)载荷下飞行员主动肌作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刘浚源
毛征宇
刘帅
常利军
李涛
王天昊
蔡志华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三亚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4-69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72356,82102184)。
文摘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学与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 高G_(x)载荷作用下椎骨应力分布由C4~7集中分布向整段椎骨分散,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变化幅度变小,在8 G加速度下效果显著,其在8、10 G工况时椎骨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23.6%和11.6%,椎间盘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42.3%和63.4%。后仰15°时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差最大达到34.3 MPa。结论 高G_(x)载荷冲击作用时肌肉主动力作用使颈部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不同俯仰角度下,后仰姿态相比前倾和正坐姿态,主动肌作用更为明显。相同主动肌作用时,后仰姿态迎接冲击更为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颈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G_(x)载荷
主动肌作用
有限元模型
颈部损伤
Keywords
high Gx loading
active muscle ac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neck injury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G_(x)载荷下飞行员主动肌作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刘浚源
毛征宇
刘帅
常利军
李涛
王天昊
蔡志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