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健康”和“主动健康”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路径思考——以结构胜任力为导向
1
作者 石嫣 段志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0,共5页
在“大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的双重驱动下,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体系亟需进一步拓展、深化。但当前医学人文课程的主题依旧局限于“医-患”场域,缺乏对健康问题背后宏观社会结构性因素的系统关注,致使医学人文教育与社会健康需求间产生... 在“大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的双重驱动下,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体系亟需进一步拓展、深化。但当前医学人文课程的主题依旧局限于“医-患”场域,缺乏对健康问题背后宏观社会结构性因素的系统关注,致使医学人文教育与社会健康需求间产生结构性脱节。在剖析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结构胜任力的内涵,探究结构胜任力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并从理念更新、师资队伍、课程整合、学科融入、教学方法、实践导向和评价机制7个方面,对结构胜任力课程设置的路径提出思考,以期为深化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健康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主动健康 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课程 结构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结构健康监测”专栏征稿
2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常规无损检测技术难以实现结构的在线、原位监测。源于对大型复杂结构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及新型结构监测技术与系统的不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突发性事故 大型复杂结构 航空航天 原位监测 定期维护 设备体积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监测技术的蜂窝夹芯结构损伤监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磊 袁慎芳 朱安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前 ,复合材料主要是以蜂窝结构的形式应用于飞机结构中。将应力波因子 (SWF)技术与智能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 ,对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的损伤实现在线、主动监测。提出了先将应力波的时域波形微分后再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方法 ;验证了应力波在... 目前 ,复合材料主要是以蜂窝结构的形式应用于飞机结构中。将应力波因子 (SWF)技术与智能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 ,对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的损伤实现在线、主动监测。提出了先将应力波的时域波形微分后再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方法 ;验证了应力波在蜂窝夹芯复合材料中传播时 ,其峰—峰值随距离增大呈指数衰减 ,并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新型应力波因子技术 ,可有效的剔除传播距离对信号峰—峰值的影响 ,提高了损伤判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监测技术 应力波因子 蜂窝夹芯结构 损伤监测 飞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主被动协同Lamb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强 华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220,共6页
通过对主被动Lamb波监测系统存在的互联性与互补性的分析,针对主被动监测系统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缺陷,研究并提出了主被动监测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制。将被动监测触发和间歇扫查相结合,设定主动监测机制,并对主被动监测结果进行融合。给出... 通过对主被动Lamb波监测系统存在的互联性与互补性的分析,针对主被动监测系统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缺陷,研究并提出了主被动监测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制。将被动监测触发和间歇扫查相结合,设定主动监测机制,并对主被动监测结果进行融合。给出了主被动集成化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并搭建实时监测的软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主被动协同技术与系统很好地融合了主被动监测信息,提高了监测效率、监测精度并降低了系统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Lamb波主动监测 Lamb波被动监测 协同工作机制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分析及主动监测技术的复合材料损伤监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袁慎芳 陶宝祺 +1 位作者 朱晓荣 石立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用小波分析作为信号处理工具将能对被分析信号进行更细致分析 ,获得比傅立叶分析更多的信号特征。本文研究采用主动监测技术 ,利用压电传感器及驱动器对结构进行实时大面积监测 ,同时引入先进信号处理方法 -小波分析对检测信号进行时频... 用小波分析作为信号处理工具将能对被分析信号进行更细致分析 ,获得比傅立叶分析更多的信号特征。本文研究采用主动监测技术 ,利用压电传感器及驱动器对结构进行实时大面积监测 ,同时引入先进信号处理方法 -小波分析对检测信号进行时频局部化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主动监测技术 损伤监测 复合材料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飞机的发展对结构健康监测的需求与挑战 被引量:33
6
作者 袁慎芳 邱雷 +2 位作者 吴键 孙亚杰 王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2期62-67,共6页
结构健康监测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飞行器结构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对象。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实际工程应用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验证研究。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大型飞机 监测技术 试验验证 飞行器 国内外 实验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压电智能结构损伤主动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建宏 石立华 +1 位作者 梁大开 邓海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3,共4页
基于被动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搭建了损伤主动监测系统,对监测信号进行了功率谱密度最大值(PSM)特征提取,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损伤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压电智能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了损伤定位的研究,并与改进的B... 基于被动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搭建了损伤主动监测系统,对监测信号进行了功率谱密度最大值(PSM)特征提取,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损伤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压电智能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了损伤定位的研究,并与改进的BP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性能指标下,LS-SVM有比BP网络更高的损伤定位精度及更强的泛化能力。LS-SVM与主动监测技术的融合,为结构实现在线实时准确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智能结构 主动监测技术 功率谱密度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阵列的无波速主动损伤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惠德畅 王强 王培伦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主动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基于压电传感阵列的无波速主动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给出了单像素点的损伤概率计算方法及在不计算Lamb波波速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主动损伤成像、定位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了利... 主动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基于压电传感阵列的无波速主动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给出了单像素点的损伤概率计算方法及在不计算Lamb波波速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主动损伤成像、定位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了利用波速标定值的传统方法和无波速监测方法的成像定位效果,发现了无波速主动监测方法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提升成像效果,为基于压电阵列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业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阵列 主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损伤概率 无波速 损伤成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式月球基地防护结构技术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彦 郑耀 关富玲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4期359-366,共8页
综述了充气式月球基地防护结构技术,包括总体设计要求和关键设计要点、柔性热防护结构的服役环境、功能需求、设计方法、材料选用等。并从结构冲击定位和强度分析、破坏响应分析、系统组成分析和自修复材料等方面,指出了对结构进行健康... 综述了充气式月球基地防护结构技术,包括总体设计要求和关键设计要点、柔性热防护结构的服役环境、功能需求、设计方法、材料选用等。并从结构冲击定位和强度分析、破坏响应分析、系统组成分析和自修复材料等方面,指出了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现有的地面测试技术,包括热防护材料性能测试、展开动力学性能测试和太空环境模拟技术等,最后对防护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月球基地 防护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地面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传感技术榫卯结构损伤识别实验研究
10
作者 韩芳 陈天驰 +1 位作者 颜芝 熊畅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7,254,共6页
以指接榫和燕尾榫结构为例,利用压电主动传感技术对榫卯结构进行健康工况和损伤工况的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其中,指接榫考虑水平和垂直连接的榫头松动和缺损工况,燕尾榫考虑实验机加载破坏工况。对压电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 以指接榫和燕尾榫结构为例,利用压电主动传感技术对榫卯结构进行健康工况和损伤工况的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其中,指接榫考虑水平和垂直连接的榫头松动和缺损工况,燕尾榫考虑实验机加载破坏工况。对压电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并以各频段信号能量总和作为损伤指标对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指接榫结构所接收的信号能量随损伤程度的不断增加而减小;加载过程中,燕尾榫结构的榫头间先挤压紧密再出现榫头破坏,所接收到的信号能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因此,利用压电主动传感技术可实现对榫卯结构的损伤识别。可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基于压电传感技术进行无损检测提供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卯结构 压电主动传感技术 损伤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小波包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界面损伤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 孔艳冬 +3 位作者 刘扬 殷新锋 鲁乃唯 黄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44,48,共5页
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界面脱粘性能,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对含/未含纳米材料的混凝土梁进行损伤监测。利用小波包理论分析加载下混凝土梁的界面脱粘损伤与能耗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含纳米材料的混凝土梁相比,含纳米材料的混... 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界面脱粘性能,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对含/未含纳米材料的混凝土梁进行损伤监测。利用小波包理论分析加载下混凝土梁的界面脱粘损伤与能耗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含纳米材料的混凝土梁相比,含纳米材料的混凝土梁界面脱粘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时域分析、小波包能量和损伤指标很好地解释了因纳米材料的加入提高混凝土梁强度的原因和定性地识别界面脱粘损伤程度。试验研究证明了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主动传感方法在装配式结构不可修复的界面损伤检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界面损伤监测 小波包分析 主动传感法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杜善义 张博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3-778,共6页
智能化是飞行器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文中介绍了飞行器结构的智能化需求及其发展状况。阐述了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技术特征,讨论了飞行器主动变形结构的实现方法与途径,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了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的可实现... 智能化是飞行器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文中介绍了飞行器结构的智能化需求及其发展状况。阐述了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技术特征,讨论了飞行器主动变形结构的实现方法与途径,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了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的可实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飞行器结构 健康监测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能发电用复合材料及其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柏峰 丁新静 孙立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4-36,共3页
空间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获取的一种方式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空间太阳能发电卫星要求超大型的结构系统,轻质结构材料及其结构成为系统的关键性问题。本文论述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原理,材料要求,智能结构,如主动控制以及... 空间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获取的一种方式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空间太阳能发电卫星要求超大型的结构系统,轻质结构材料及其结构成为系统的关键性问题。本文论述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原理,材料要求,智能结构,如主动控制以及光纤传感器结构健康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 轻质材料 轻质结构 主动振动控制 健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未知条件下框架结构的损伤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和振 李华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提出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用于输入未知条件下识别结构损伤 ,确定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然激励技术 (NEx T)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ERA) ,从结构的动力响应信号中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频率和振型 ) ,然后利用所识别结... 提出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用于输入未知条件下识别结构损伤 ,确定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然激励技术 (NEx T)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ERA) ,从结构的动力响应信号中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频率和振型 ) ,然后利用所识别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来计算结构单元损伤诊断指标值 ,用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为了验证损伤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将该方法运用于平面框架结构。算例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精确定位出框架结构的损伤位置 ,并判断出构件的损伤程度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损伤程序 诊断 模态参数识别 模态应变能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裂区的岩土工程灾害与治理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清高 邵生俊 郑万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1,共7页
西安第四纪覆盖层受下伏岩层构造运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它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而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地层出现地裂缝,构成了具有一定地裂缝分布特征、产状与运动特征的地裂区,从而使其中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因地裂缝的发展... 西安第四纪覆盖层受下伏岩层构造运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它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而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地层出现地裂缝,构成了具有一定地裂缝分布特征、产状与运动特征的地裂区,从而使其中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因地裂缝的发展变化而存在特殊的岩土工程破坏,如地基开裂、基础不均匀变形断裂、衬砌结构开裂或失稳、结构局部应力集中的强度破坏,等等。"点"式建筑的避让法和"线型"地下隧道工程的"局部调整地裂缝变形,兼顾主动适应变形和加强、改善支护结构"法是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法。前者需要合理确定地裂缝上、下盘的安全距离,后者需要相应的防渗技术与结构措施及耐久、准确的监测技术,以便保证建筑或地下结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区 避让法 主动适应变形法 防渗技术 结构措施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阵列星形布置与多路损伤扫查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振华 袁慎芳 彭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主动监测进行研究。采用主动Lamb波和小波变换计算损伤散射信号的时间延迟,根据椭圆定位法进行损伤定位;提出压电传感器星形布置的优化布置方法,结合多路扫查,解决椭圆定位法的损伤监测盲区,从而扩大损伤监测范...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主动监测进行研究。采用主动Lamb波和小波变换计算损伤散射信号的时间延迟,根据椭圆定位法进行损伤定位;提出压电传感器星形布置的优化布置方法,结合多路扫查,解决椭圆定位法的损伤监测盲区,从而扩大损伤监测范围、提高损伤判别的准确性,并能进行损伤程度的判别。通过实验系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主动Lamb波监测 椭圆定位法 损伤辨识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泸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腊梅 李保荣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40-41,共2页
近年来,泸西畜牧业以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建设为目标,通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等确保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如今,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突出... 近年来,泸西畜牧业以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建设为目标,通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等确保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如今,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突出问题,为适应畜牧业发展新常态,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结合泸西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建设 牧业发展 泸西县 持续稳定发展 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