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动秘密共享的Web容侵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庆华 姚静 赵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8期34-35,49,共3页
在基于传统秘密共享的Web服务中,入侵者可长时间攻击,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秘密共享的Web服务器入侵容忍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后的影子产生算法和更新算法。该方案在不改变共享Web服务... 在基于传统秘密共享的Web服务中,入侵者可长时间攻击,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秘密共享的Web服务器入侵容忍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后的影子产生算法和更新算法。该方案在不改变共享Web服务器私钥的情况下,周期性地更新私钥影子并且销毁原来的影子值,使得入侵者的可利用时间缩短在一个周期内,从而保证Web私钥的长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容忍 主动秘密共享 WEB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对的Ad hoc网络主动秘密共享方案
2
作者 任勇军 王建东 庄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双线性对的安全机制都假设在整个Ad hoc网络生存期内系统都是安全的,而基于该假设的Ad hoc网络并不安全的问题。重新定义了Ad hoc网络的攻击者模型,对传统的主动秘密共享方案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基于双线性对的Ad hoc网络... 针对现有的基于双线性对的安全机制都假设在整个Ad hoc网络生存期内系统都是安全的,而基于该假设的Ad hoc网络并不安全的问题。重新定义了Ad hoc网络的攻击者模型,对传统的主动秘密共享方案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基于双线性对的Ad hoc网络主动秘密共享方案,周期性地更新系统私钥的影子和网络节点的私钥,以提高网络安全机制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并对其安全性和鲁棒性进行证明。结论表明,基于双线性对的密码体制非常适合建立实用的、轻量级的Ad hoc网络的安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安全机制 双线性对 主动秘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多秘密共享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成 李明楚 +1 位作者 孙伟峰 崔永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6,28,共4页
主动秘密共享机制是在保持被共享的秘密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地对各参与者的秘密份额进行更新。许春香等人提出了一种定期更新防欺诈的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在秘密共享过程中仅支持共享单个秘密。在许春香等人方案的基础上,结合YCH(C C Yang... 主动秘密共享机制是在保持被共享的秘密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地对各参与者的秘密份额进行更新。许春香等人提出了一种定期更新防欺诈的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在秘密共享过程中仅支持共享单个秘密。在许春香等人方案的基础上,结合YCH(C C Yang,T Y Chang和M S Hwang)多秘密共享机制提出了一种主动多秘密共享方案。在方案中,秘密份额能够在不改变秘密的前提下定期进行刷新,一次秘密共享过程可以同时共享多个秘密,并且每个参与者可以对其他参与者提供的秘密份额进行验证。方案的安全性基于Shamir门限机制和离散对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秘密共享 秘密 离散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安全增强的认证中心签名方案
4
作者 王重英 章杰鑫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65-2667,共3页
为了保证签名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认证中心(CA)签名方案。方案基于RSA算法,采用(t,n)秘密共享将CA私钥安全分发到t个签名服务器,使用主动秘密技术对私钥份额周期性更新、恢复及验证有效性,并使用分阶段签名机制进行签名。最... 为了保证签名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认证中心(CA)签名方案。方案基于RSA算法,采用(t,n)秘密共享将CA私钥安全分发到t个签名服务器,使用主动秘密技术对私钥份额周期性更新、恢复及验证有效性,并使用分阶段签名机制进行签名。最后通过Java和OpenSSL对方案进行了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增强了签名过程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中心 私钥 主动秘密共享 分阶段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入侵容忍的可生存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鲁懿文 张桂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与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不同,入侵容忍考虑的是在入侵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因此更符合可生存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关键服务的连续性。采用主动秘密共享技术... 与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不同,入侵容忍考虑的是在入侵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因此更符合可生存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关键服务的连续性。采用主动秘密共享技术取得了系统中关键数据的机密性和可用性的折衷,使得系统在攻击和故障已发生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可生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容忍 主动秘密共享 可生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