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动漂移矫正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宏友 汪同庆 叶俊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针对传统的图像仿射配准(Affine image alignment,AIA)算法无法有效兼顾算法效率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新仿射配准算法—主动漂移矫正(Active drift correction,ADC)算法用于跟踪视频运动目标.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 针对传统的图像仿射配准(Affine image alignment,AIA)算法无法有效兼顾算法效率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新仿射配准算法—主动漂移矫正(Active drift correction,ADC)算法用于跟踪视频运动目标.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一个漂移矫正项,来改进传统算法的目标能量函数,使算法具备抗漂移的能力,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改进后的算法不需要传统算法中为增强鲁棒性而采用的许多复杂措施(如:被动漂移矫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简单、有效,在不必牺牲算法效率和复杂度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比传统算法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跟踪 图像仿射配准算法 主动漂移矫正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漂移纠正跟踪算法研究
2
作者 韩晓微 鲁正 杜英魁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针对在视频图像目标跟踪应用中易发生模板漂移及算法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动漂移纠正的跟踪算法。算法中引入了目标跟踪项和漂移纠正项。通过在传统仿射配准算法中引入漂移纠正项,完善了传统目标跟踪表达式,解决了跟... 针对在视频图像目标跟踪应用中易发生模板漂移及算法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动漂移纠正的跟踪算法。算法中引入了目标跟踪项和漂移纠正项。通过在传统仿射配准算法中引入漂移纠正项,完善了传统目标跟踪表达式,解决了跟踪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模板漂移问题,增加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主动漂移纠正 仿射配准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组通信机制的安全主动漂移技术
3
作者 洪小亮 郭义喜 徐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31-134,160,共5页
主动漂移机制是在系统受到入侵攻击或故障时采取"走为上"的策略,并让服务在服务器池间作漂移运动,从而提高了服务的生存能力。分析了现有的主动漂移机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安全的组通信机制,从而提出了一种... 主动漂移机制是在系统受到入侵攻击或故障时采取"走为上"的策略,并让服务在服务器池间作漂移运动,从而提高了服务的生存能力。分析了现有的主动漂移机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安全的组通信机制,从而提出了一种在离散对数难题和DDH假设下安全的主动漂移模型,最后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漂移 连接迁移 组通信 密钥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工况下的动态漂移控制策略
4
作者 陈哲明 李国栋 +2 位作者 于博博 高凌宇 蒋杭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综合考虑车辆在直线路段或小曲率弯道的常规驾驶策略以及车辆在大曲率弯道的极限漂移控制策略,通过控制方式切换策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提出一种面向动态漂移场景的动态漂移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基于横向LQR以及纵向前馈反馈控制的常规驾驶... 综合考虑车辆在直线路段或小曲率弯道的常规驾驶策略以及车辆在大曲率弯道的极限漂移控制策略,通过控制方式切换策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提出一种面向动态漂移场景的动态漂移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基于横向LQR以及纵向前馈反馈控制的常规驾驶策略、基于MPC的漂移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控制方式切换策略。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动态漂移控制策略成功实现车辆在直线道或小曲率弯道处的常规驾驶控制模式与车辆在大曲率弯道处的漂移控制模式之间相互切换,使车辆不必在弯道处受限于自身的转弯半径而不得不通过降低自身速度来应对更小的转弯半径。通过对比是否采用漂移策略显示,采用漂移控制策略更快地完成掉头动作且拥有更小的横向偏差。在应对小半径弯道时,车辆采用漂移控制策略远比常规驾驶获得更高的机动性与更灵活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漂移控制 运动控制 漂移策略分析 控制策略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能力技术及其实现案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遵国 卢锡城 胡华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7-145,共9页
生存能力技术谋求增强系统在面临攻击、失效等灾难情况下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以多样化分布式动态备份技术和主动漂移机制为手段,以被保护目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为目的的生存能力技术模型。提出了多样化体系理论及其实现案... 生存能力技术谋求增强系统在面临攻击、失效等灾难情况下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以多样化分布式动态备份技术和主动漂移机制为手段,以被保护目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为目的的生存能力技术模型。提出了多样化体系理论及其实现案例,基于该理论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TDM方法。最后通过模拟和测试探讨了生存能力的评价方法,并验证了本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生存能力 灾难恢复 多样化 分布式动态备份 主动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存技术及其实现框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遵国 卢锡城 王怀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提出用多样化动态漂移的技术途径实现网络生存设计的方法。分析该技术对网络安全、网络生存的影响 ,并给出了该技术的体系框架。指出这个研究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 可生存技术 网络安全 应急响应 灾难恢复 主动漂移 网络攻击 网络生存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