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配电系统安全态势预警等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8
1
作者 黄伟 刘琦 +1 位作者 闫彬禹 刘立夫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9,共7页
主动配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相比传统配电网大大增加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灵活性,同时也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新的考验。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N-1安全性准则的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distribu... 主动配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相比传统配电网大大增加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灵活性,同时也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新的考验。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N-1安全性准则的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DESS)、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负荷等因素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及灵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组指标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负荷特征、系统自身供电特性及气候等因素,建立了多层态势预警等级判断指标体系,对主动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态势进行预警等级判定。通过线性规划软件求解算例,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系统 安全态势 供电能力 预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半主动模糊控制系统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翟东武 朱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0-23,共4页
研究了桥梁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对提高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作用 ,在算法上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 ,不需要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 ,计算较为简便 ,避免了多参量建立的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困难。数值结果表明 。
关键词 主动结构控制 模糊准则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系统 桥梁结构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安全性的模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又群 郭孔辉 张桂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9-921,共3页
将安全极限状态设计、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主动安全性评价与模糊运算相结合,给出汽车安全性的模糊优化设计新方法,为汽车主动安全性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主动安全 优化设计 模糊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随机模糊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瑞 敖维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600-7608,共9页
现有配电网安全域模型和安全距离模型均以确定性描述且未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提升方法。在将传统ADN安全域模型拓展到能计及... 现有配电网安全域模型和安全距离模型均以确定性描述且未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三相不平衡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提升方法。在将传统ADN安全域模型拓展到能计及三相不平衡因素基础上,进一步计及风电出力随机模糊性,提出一种三相不平衡ADN安全域和随机模糊安全距离模型;针对不满足安全裕度运行点问题,提出以风电主动控制和无功补偿为手段,建立兼顾安全距离、弃风量和有功网损等多目标优化的随机模糊潮流安全距离提升模型,并结合随机模糊模拟、三相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和NSGA-II算法对多目标最优模型求解。改进的三相不平衡IEEE33节点算例仿真及其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ADN) 安全距离 随机模糊变量 三相不平衡 多目标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安全事件随机-模糊耦合的危险性度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智新 刘倩 +1 位作者 邓存宝 王延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解决生产安全事件危险性度量中因素状态变化的随机性及状态变化范围的模糊性问题,基于安全结构理论,通过分析生产安全事件的失稳域与活动环境属性空间之间的关系,阐释安全型、危险型、可控型3类危险性模型;采用概率理论和模糊理论数... 为解决生产安全事件危险性度量中因素状态变化的随机性及状态变化范围的模糊性问题,基于安全结构理论,通过分析生产安全事件的失稳域与活动环境属性空间之间的关系,阐释安全型、危险型、可控型3类危险性模型;采用概率理论和模糊理论数学表述生产安全事件的随机危险性、模糊危险性以及随机-模糊耦合危险性;以瓦斯体积分数为研究对象,给出瓦斯体积分数随机-模糊耦合危险性度量分析计算示例。结果表明: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随机-模糊耦合危险度为24.41%,环境因素的状态概率密度分布和因素状态模糊隶属度对生产安全事件危险度具有双重影响,随机-模糊耦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安全事件 失稳域 危险性度量 不确定性 随机-模糊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监控主动模糊图像数据库系统
6
作者 孟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8-40,共3页
一个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该文研究了一种安全监控主动模糊图像数据库系统,提出了一个适合该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构造了系统结构,探讨了该系统的检索方法,并指出了新型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基于内容 安全监控 主动模糊图像数据库 基于内容 安全监控 主动模糊图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主动避撞系统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礼 郭文博 +2 位作者 石晓辉 陆宇 张友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6,共9页
为了提高车辆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建立了纵向和横向危险状态判别模型以判断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主动避撞系统,模糊控制器Ⅰ选取驾驶员类型和主车车速为输入参数,主动制动阈值为输出参数,实现根据驾... 为了提高车辆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建立了纵向和横向危险状态判别模型以判断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主动避撞系统,模糊控制器Ⅰ选取驾驶员类型和主车车速为输入参数,主动制动阈值为输出参数,实现根据驾驶员类型和行车工况的不同来控制不同的制动时刻,模糊控制器Ⅱ选取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输出制动信号以对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压力进行控制。通过Prescan仿真平台建立前车静止和车辆碰撞远端行人测试工况,对设计的主动避撞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主动避撞系统能够有效避免碰撞,并兼顾车辆高速行驶工况下的安全性和低速行驶工况下的驾乘舒适性,同时还满足了不同类型驾驶员对主动避撞系统激活时机差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避撞系统 舒适性 模糊控制 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半主动悬架防侧翻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廖聪 吴新烨 黄红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为了提高客车的防侧翻能力,建立了4自由度的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半主动悬架防侧翻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模糊滑模控... 为了提高客车的防侧翻能力,建立了4自由度的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半主动悬架防侧翻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以及侧倾角速度,提高汽车的侧翻稳定性,降低汽车侧翻事故发生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防侧翻控制 模糊滑模控制 主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段感知的文本协议灰盒模糊测试方法
9
作者 孙语韬 徐向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0-3118,共9页
基于变异的灰盒协议模糊测试方法使用便捷、可扩展性好,但缺乏协议报文格式信息,只能对报文整体进行变异以产生测试用例,导致生成的大部分测试报文会被被测协议实现直接拒绝,严重影响测试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字段感知的文本... 基于变异的灰盒协议模糊测试方法使用便捷、可扩展性好,但缺乏协议报文格式信息,只能对报文整体进行变异以产生测试用例,导致生成的大部分测试报文会被被测协议实现直接拒绝,严重影响测试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字段感知的文本协议模糊测试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变异的协议模糊测试中加入了模板学习的概念,使用分隔符划分报文字段,使用字段字典获取每个字段的合法取值;然后,针对划分后的报文,设计了多种字段级的变异策略,并根据每个字段可能的取值数量和覆盖率反馈计算相应的字段变异能量;此外,还利用对报文进行字段划分的结果,对被测协议实现的状态进行更细粒度的刻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经典的基于变异的协议模糊测试框架AFLNET产生的可被被测协议实现接受的测试用例的比例,进而将测试效率提高到5倍以上。这表明基于变异的协议模糊测试方法普遍存在的可被接受的测试用例比例过低的问题确实会影响最终的测试效率,改善测试用例的被接受率可以大幅提高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协议测试 模糊测试 字段感知 字段变异能量度量 细粒度状态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纵向动力学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以农 郑玲 谯艳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两车的车列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二阶车间纵向相对距离控制模型,并设计了汽车发动机/制动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两车的车列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二阶车间纵向相对距离控制模型,并设计了汽车发动机/制动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误差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实现汽车纵向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模糊控制相比,减小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控制系统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 主动安全 纵向控制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车辆行驶姿态判别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永吉 向怀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6-421,共6页
为对公交车辆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实施主动安全管理,基于车辆行驶姿态数据与车辆姿态判别标准,提出了车辆运行姿态与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的模糊神经网络关联性分析与判别方法.在该方法的模型参数标定与验证过程中,采用车载单台加... 为对公交车辆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实施主动安全管理,基于车辆行驶姿态数据与车辆姿态判别标准,提出了车辆运行姿态与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的模糊神经网络关联性分析与判别方法.在该方法的模型参数标定与验证过程中,采用车载单台加速度计MPU6500实时采集车辆三轴加速度作为车辆行驶姿态数据,参照最新的ISO2631-1-1997/AMD.1-2010标准建立了人体主观感觉与车辆姿态的关联指标和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该判别方法可以实现车辆运动状态下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的自动判别,判别结果与乘客的主观感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行驶姿态 车辆主动安全 模糊神经网络 智能交通系统 不良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多类簇归属电力实体行为异常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禹伶 左晓军 +2 位作者 崔景洋 王颖 张光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8-537,共10页
针对数字化主动电网中电力实体行为复杂化、攻击手段隐蔽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多类别归属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对电力实体行为相似性的度量方式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度量方法构建模糊聚类算法,通过多次迭代得到实体行为... 针对数字化主动电网中电力实体行为复杂化、攻击手段隐蔽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多类别归属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对电力实体行为相似性的度量方式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度量方法构建模糊聚类算法,通过多次迭代得到实体行为对应各类别的隶属度矩阵;其次,根据类别软划分隶属度矩阵,分别计算实体在各个类别内的近邻距离、近邻密度与近邻相对异常因子等参数;最后,分析实体在各类簇内的相对异常情况,判断该电力实体行为是否属于异常行为。结果表明,与LOF,K-Means和Random Forest算法相比,新方法具有更高的异常行为检出数量和更优的异常检测评价指标,解决了传统异常检测算法样本评价角度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数字化主动电网抵御未知威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 用户与实体行为分析 数字化主动电网 模糊聚类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险兆事件主动报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晓雪 刘雨 +1 位作者 何佩龙 乔卫亮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为探究船员发现险兆事件后主动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船员主动参与船舶安全风险管控的策略,从组织、船员和信息系统等3个层面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影响船员主动报告船舶险兆事件的主观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综合应用专家评估法和模糊... 为探究船员发现险兆事件后主动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船员主动参与船舶安全风险管控的策略,从组织、船员和信息系统等3个层面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影响船员主动报告船舶险兆事件的主观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综合应用专家评估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识别该指标体系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上报船员的保密性、对上报船员的非处罚性、担心在船上被其他船员孤立、报送渠道的便利性和对报送流程的了解等是影响船员报告意愿的关键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航运安全风险预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险兆事件 主动报告意愿 航行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的目标车辆切入行为识别
14
作者 谢春丽 刘斐灏 +1 位作者 李佳浩 陶天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497-506,共10页
针对商用自动驾驶车辆在保持当前车道的巡航或跟车运动时邻车道目标车辆切入自车车道的行为,利用横向安全距离阈值法对目标车辆的横向切入行为进行预判断和识别,并对主动模糊替代安全度量、责任敏感安全、车头时距、碰撞时间等4种纵向... 针对商用自动驾驶车辆在保持当前车道的巡航或跟车运动时邻车道目标车辆切入自车车道的行为,利用横向安全距离阈值法对目标车辆的横向切入行为进行预判断和识别,并对主动模糊替代安全度量、责任敏感安全、车头时距、碰撞时间等4种纵向距离模型分别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仿真测试分析和开源数据环境测试结果表明:主动模糊替代安全度量模型充分利用了车辆的运动性能限制和感知模块传递的道路环境信息,不但能保证行车安全,而且对交通流的冲击较小;增加切入识别的算法能够在车辆切入到自车车道前采取缓和制动,避免出现原算法中紧急制动的危险行为,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辆 切入行为识别 横向安全距离 纵向安全距离 主动模糊替代安全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评估的自动紧急避撞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项楚勇 魏民祥 +2 位作者 张佳佳 邢德鑫 吴树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基于车辆危险评估机制,设计了一种集成制动和转向的汽车自动紧急避撞控制策略。首先结合车辆安全性和最优换道轨迹,分析了在紧急工况下车辆制动和转向避撞临界纵向距离,然后建立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危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输出的危险因子反映... 基于车辆危险评估机制,设计了一种集成制动和转向的汽车自动紧急避撞控制策略。首先结合车辆安全性和最优换道轨迹,分析了在紧急工况下车辆制动和转向避撞临界纵向距离,然后建立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危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输出的危险因子反映车辆发生碰撞的危险程度,并以此建立汽车自动紧急避撞控制策略。最后基于PreScan和MATLAB/Simulink的虚拟平台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自车在跟车行驶时,对比基于碰撞时间倒数(TTC-1)单一全制动无法有效避开障碍物的危险工况,该避撞策略能够通过制动和自主换道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提高了车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评估 主动安全 最优换道轨迹 控制策略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下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分层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森林 邓国红 +1 位作者 徐泽 欧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3,共9页
针对汽车弯道紧急制动避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设计了弯道紧急制动策略,基于两车实际相对距离计算出增强型剩余碰撞时间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制动阈值以及制动减速度;下层控制器为车辆逆动力学模型和车辆验证模型,通... 针对汽车弯道紧急制动避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设计了弯道紧急制动策略,基于两车实际相对距离计算出增强型剩余碰撞时间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制动阈值以及制动减速度;下层控制器为车辆逆动力学模型和车辆验证模型,通过PID控制器调节来提高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横向稳定控制器;最后参照中国新车评价协会测试办法进行仿真验证,研究表明:自车在55 km/h时,制动结束后两车相对距离在1.5 m左右,带有稳定性控制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该策略能够实现弯道下车辆紧急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分层式控制 模糊控制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重载汽车转向制动协同控制仿真分析
17
作者 贾长旺 路永婕 +1 位作者 杨绍普 张广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提高三轴重载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基于TruckSim汽车仿真软件,搭建了三轴重载汽车整车模型。对三轴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了削减制动力的三轴汽车转向制动协同控制器。对于车辆处于... 为提高三轴重载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基于TruckSim汽车仿真软件,搭建了三轴重载汽车整车模型。对三轴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了削减制动力的三轴汽车转向制动协同控制器。对于车辆处于不足转向的情况,设计了滑移率分配的模糊控制器。采用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ABS控制和协同控制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在转向制动工况下,与ABS控制器相比,协同控制器提高了三轴重载汽车转向制动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车辆特性 主动安全系统 协同控制 模糊控制 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