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智能反射面
1
作者 梁炜 卢艺 +2 位作者 张嘉麟 夏晔 许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7-783,共7页
针对现有高频段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无法满足工业应用低成本、高可靠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IRS。提出了金属层无穿孔结构,通过调整接地层和偏置层位置,避免了穿... 针对现有高频段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无法满足工业应用低成本、高可靠性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2.4 GHz工业场景的轻薄低损耗反射补偿型IRS。提出了金属层无穿孔结构,通过调整接地层和偏置层位置,避免了穿孔,降低了电磁能量损失;设计了顶层贴片形成三片式对称结构,通过最大化两个可调谐器件的共振范围,有效减少了入射信号的能量损失,并提供了足够的相位跨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 mm厚的IRS反射幅值损耗低于1.6 dB,反射相位跨度296°,相较于现有可应用于2.4 GHz频段的原型同等相位下反射幅值提升61.9%,同等幅值下反射相位提升5倍。此外,所设计的原型具有很高的相位可调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网络 智能反射面(irs) 微波仿真 非视距通信 反射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司鹏搏 李双缘 +1 位作者 刘畅 李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9,共13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IRS)可以通过大量低成本的无源反射元件巧妙地调整信号反射,从而动态改变无线信道,提高通信性能,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焦点。然而,由于IRS的加入,整个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的动态...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IRS)可以通过大量低成本的无源反射元件巧妙地调整信号反射,从而动态改变无线信道,提高通信性能,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焦点。然而,由于IRS的加入,整个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的动态性也更高,使通信系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与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可以很好地应对通信系统中的许多挑战。因此,使用ML解决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基于此,对ML在IR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从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别从反射因子的设计与优化、信道处理与建模、资源分配和管理、安全性增强4个方面对ML在IR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将ML应用在IRS系统中的优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irs) 无线通信 反射因子 信道 资源分配 通信安全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的级联信道估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勇 于晓娜 高馨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先验信息,通过对用户联合估计实现性能提升。第1阶段利用用户对级联信道特定结构的共享性,估计公共参数信息。第2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估计用户独有的参数信息作为联合估计的初始值,还引入对支撑集原子的二次筛选,确保用于估计的支撑集最优。第3阶段基于先验信息和初始值对用户级联信道进行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现有结构化稀疏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冗余导频消耗,并且在相同导频开销下,估计精度最大提高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级联信道估计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公共稀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智能反射面和人工噪声辅助的MISO无线安全传输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健 吕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7,共11页
为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传输,面向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系统,提出了基于主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和人工噪声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其中,主动IRS被放置在基站和合法用户之间,用... 为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传输,面向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系统,提出了基于主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和人工噪声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其中,主动IRS被放置在基站和合法用户之间,用以增强基站到合法用户的机密信息传输,同时抑制窃听者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基站通过构建波束成形和人工噪声,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安全传输性能。为最大化系统的安全传输速率,设计了关于基站发射波束成形、人工噪声、主动IRS反射相位、主动IRS放大系数的联合优化问题。由于所提问题为非凸优化问题,设计了基于交替优化、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半正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的高效算法,并获得高精度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IRS、无IRS和IRS随机相位方案,主动IRS方案有更高的系统安全传输速率;相较于无人工噪声方案,引入人工噪声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智能反射面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相移优化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感知通信一体化波束赋形与相移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子谦 韩士莹 李月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2-1078,共7页
部署智能反射面可有效解决基站与部分通信用户或潜在目标之间直接链路很弱的问题,但由于单个智能反射面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研究了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感知通信一体化系统。为了减小信道训练开销,使用了统计信道信息。建立了通过联合优... 部署智能反射面可有效解决基站与部分通信用户或潜在目标之间直接链路很弱的问题,但由于单个智能反射面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研究了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感知通信一体化系统。为了减小信道训练开销,使用了统计信道信息。建立了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发射波束赋形与智能反射面的相移,在保证通信用户遍历容量的最低要求下最大化波束图增益的问题。将该问题转化为3个子问题来解耦发射波束赋形与两个智能反射面的相移,进而提出用基于半定松弛的交替优化算法来求解问题。相较于单智能反射面场景,部署双智能反射面得到了超过两倍的波束图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通信一体化(ISAC) 智能反射面(irs) 统计信道信息 半定松弛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 黄岩松 +1 位作者 施建锋 邓睿翔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5-1290,共6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数据速率最大化。该方案在基站端采用迫零波束成形以消除用户间干扰,同时在IRS端设计了近最优反射波束成形以实现系统和数据速率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获得较高的系统和数据速率,也为IRS位置布局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与参考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 联合波束成形 和数据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动点深度学习的IRS辅助毫米波移动通信系统全信道估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褚宏云 潘雪 +3 位作者 黄航 郑凌 杨梦瑶 肖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06-2514,共9页
将智能反射面(IRS)与大规模MIMO结合能够保证和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性能。针对基站(BS)-用户直连信道与用户-IRS-BS反射信道混叠场景,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全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引入辅助变量,采用原子范数将直连信道与反射信道的稀疏角... 将智能反射面(IRS)与大规模MIMO结合能够保证和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性能。针对基站(BS)-用户直连信道与用户-IRS-BS反射信道混叠场景,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全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引入辅助变量,采用原子范数将直连信道与反射信道的稀疏角度域子空间进行关联;然后,利用原子范数最小化将全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连续角度域稀疏矩阵重建规划;最后,基于不动点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低复杂度的问题求解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基于模型解法中非线性估计算子对先验知识的依赖还可根据移动场景变化自适应调节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避免传统时分估计策略引起的差错传播效应,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直连与反射混叠信道估计 不动点深度学习 原子范数最小化 毫米波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5G高铁车站覆盖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单馨漪 何丹萍 +3 位作者 费丹 柴天娇 钟章队 吴绍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助力铁路数字化转型,基于5G的铁路专用移动通信(5G for railway, 5G-R)系统成为铁路智能联接的首选.本文利用前沿技术赋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开展了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5G高铁车站覆盖增强的研究.采... 为助力铁路数字化转型,基于5G的铁路专用移动通信(5G for railway, 5G-R)系统成为铁路智能联接的首选.本文利用前沿技术赋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开展了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5G高铁车站覆盖增强的研究.采用射线跟踪技术,精准刻画了2.1 GHz频段下高铁车站场景的电波传播特性;基于准确的电波传播特性,利用反射面、发射机和接收机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对IRS部署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IRS波束指向;在获得IRS辅助下的信道传递函数后,对部署IRS前后的路径损耗(path loss,PL)和阴影衰落进行了建模和比较.结果表明:IRS的部署为目标区域带来了最大8.1 dB、平均4.63 dB的信号增益;目标区域的PL指数由未部署时的2.68减小至2.33,阴影衰落标准差由9.45 dB减小至6.43 dB.因此,部署IRS能够显著提高室外宏站对车站内部的信号覆盖,缓解车站建筑物遮挡对5G信号传输的影响,为车站场景下5G-R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5G-R 高铁车站 射线跟踪 路径损耗(PL) 阴影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抗干扰通信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艺夫 安康 +2 位作者 朱勇刚 李程 李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7-886,共10页
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当前无线通信系统愈发受到恶意干扰攻击.为了提高无线通信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抗干扰通信方法.针对IRS辅助的通信抗干扰系统,考虑在用户接收信干噪比约束和... 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当前无线通信系统愈发受到恶意干扰攻击.为了提高无线通信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抗干扰通信方法.针对IRS辅助的通信抗干扰系统,考虑在用户接收信干噪比约束和连续相移约束下,建立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的功率最小化资源分配模型,以实现频谱和能量性能的双向提升.利用交替优化和半正定松弛求解原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以得到最优发射波束和IRS相移.此外,针对模型求解复杂度高的问题,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算法以得到发射波束的低复杂度闭式解.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实用且快速响应的经验算法,以应对时变高动态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未引入IRS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在各种情况下收敛迅速,并且功率消耗和干扰容限都有约30 dB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抗干扰通信 智能反射面(irs) 波束成形 交替优化 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毫米波MIMO系统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戈忠义 岳殿武 +2 位作者 李光辉 魏思悦 苏雨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也被称为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或大型智能表面(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LIS),通过重新配置无线通信传输环境,可以有效提高通信质量。考虑IRS辅...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也被称为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或大型智能表面(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LIS),通过重新配置无线通信传输环境,可以有效提高通信质量。考虑IRS辅助的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下行系统,通过采用流形优化(Manifold Optimization,MO)技术处理,协同优化IRS的无源波束成形、功率分配、预编码矩阵以及合并矩阵,以最大化多用户和速率。由于利用流形优化算法设计的最佳目标函数是非凸的,因此利用毫米波级联信道的内在结构,将非凸问题转换为更加容易处理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MO方案能获得比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方案以及随机相位方案更好的和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智能反射面(irs) 流形优化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实现空间调制的安全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金慧 于秀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8-1834,共7页
为了解决安全空间调制系统中合法信道增益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实现空间调制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IRS接收到发射端发射的幅相调制信号后,通过选择不同的IRS反射元件序号对空域部分信... 为了解决安全空间调制系统中合法信道增益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实现空间调制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IRS接收到发射端发射的幅相调制信号后,通过选择不同的IRS反射元件序号对空域部分信息进行映射,再将信号反射到接收端,以增大窃听端获取完整信息的难度。此外,在发射端采用波束赋形和天线分集技术,提高了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的保密速率和误比特率进行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系统保密速率,还可以降低合法接收端的误比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智能反射面(irs) 波束赋形 天线分集 物理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广义空间调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凤麟 李方伟 王明月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3-1390,共8页
将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技术引入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技术领域,可在保留各自优势的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并实现高频谱效率。但现有方案在每时隙内仅激活一根天线,使得天线的利用率降低,且单天线激活... 将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技术引入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技术领域,可在保留各自优势的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并实现高频谱效率。但现有方案在每时隙内仅激活一根天线,使得天线的利用率降低,且单天线激活时若想要进一步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只能成倍增大发射天线数或提高调制阶数,从而影响系统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IRS辅助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GSM)相关技术的方案,在发射端激活多根天线,使得在单位时间内相同天线数时每时隙传输的比特数增加。计算了该方案理论误码率上界,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空间调制 广义空间调制(GSM)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IRS辅助NOMA-MEC通信资源分配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娟 刘珍珍 +1 位作者 陈思琪 李硕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8,共9页
为了解决无法与边缘服务器建立直连通信链路的盲区边缘用户卸载任务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的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 为了解决无法与边缘服务器建立直连通信链路的盲区边缘用户卸载任务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的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通信的资源分配优化算法,以获得由系统和速率和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EE)加权的最大系统收益,从而实现绿色高效通信。通过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算法联合优化传输功率分配和IRS的反射相移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使用DDPG算法处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的通信资源分配优于其他几种对比实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算法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EE) 系统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上行NOMA系统低功耗传输方案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昊淳 王鸿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5,共6页
智能反射面(IRS)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都被视为后5G以及6G的潜在关键技术。文中针对IRS辅助的NOMA系统上行传输方案展开研究,在满足每个用户最小信干噪比(SINR)的约束下,通过发射功率与相位偏移联合优化使系统的总发射功率最小。... 智能反射面(IRS)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都被视为后5G以及6G的潜在关键技术。文中针对IRS辅助的NOMA系统上行传输方案展开研究,在满足每个用户最小信干噪比(SINR)的约束下,通过发射功率与相位偏移联合优化使系统的总发射功率最小。为了求解用户处的功率控制和IRS处的相移联合优化问题,推导了用户所需发射功率与IRS相移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纯相移优化问题,并进一步转化为Max⁃Min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文中提出的发射功率与相移联合优化算法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总发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NOMA 功率最小化 相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MU-MISO系统宽带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方旭 李方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7-1764,共8页
为适应移动通信系统的宽带化应用,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矩阵分解的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首先,考虑基站... 为适应移动通信系统的宽带化应用,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矩阵分解的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首先,考虑基站导频约束及IRS相移约束,建立一个压缩感知模型。然后,通过自适应地细化变换矩阵的分辨率,避免稀疏信号的细节丢失;再利用信道在不同子载波处共享的公共稀疏性,对多个子频带进行联合估计。最后利用级联信道的双结构稀疏性,将信道估计扩展至多用户场景。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压缩感知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以较小的导频开销获得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MISO系统 宽带信道估计 智能反射面(irs) OMP算法 双结构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esGAN在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欣怡 江沸菠 +1 位作者 彭于波 董莉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8-1056,共9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维度较高,现有的信道估计方法须使用大量导频才能得到准确的信道矩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损失的残差生成对抗网络(hybrid loss based residual generati...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维度较高,现有的信道估计方法须使用大量导频才能得到准确的信道矩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损失的残差生成对抗网络(hybrid loss based residu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H-ResGAN)模型.H-ResGAN使用多个残差块来加深网络,可以充分提取信道特征,减缓梯度消失问题.同时,采用条件最小二乘损失和L1损失相结合的混合损失作为目标函数来提高训练的稳定性.仿真实验证明:H-ResGAN对环境噪声更具鲁棒性,估计误差显著低于传统方法;与传统的估计算法相比,H-ResGAN仅须发送少量导频就能获得准确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信道估计 毫米波 基于混合损失的残差生成对抗网络(H-ResGAN) 混合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的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低复杂度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素月 郝红婷 王安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是未来6G通信增强网络覆盖和信道容量的潜在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智能反射面的无源设计使得大量的反射单元不具备发送、接收或处理信号的能力,对下行链路低复杂度的信道估计造成较大挑战...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是未来6G通信增强网络覆盖和信道容量的潜在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智能反射面的无源设计使得大量的反射单元不具备发送、接收或处理信号的能力,对下行链路低复杂度的信道估计造成较大挑战。考虑IRS辅助的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信道估计,采用Gauss-Seidel(GS)迭代方法避免系统矩阵求逆,大大降低估计的复杂度。相比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算法,该算法计算复杂度阶数从基站天线数的立方降到基站天线数的平方。为了进一步评估性能,推导了相应的信道估计参数的Cramer-Rao下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只需要较少的迭代数,GS就可以实现与LS算法相同的估计误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系统 下行链路 信道估计 智能反射面(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和人工噪声辅助的MIMO-SWIPT系统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晏万才 李方伟 王明月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5-1994,共10页
针对多天线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能量收集节点作为潜在窃听者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和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考虑发射功率、能量收集门限以及IRS单位模约束,以最大... 针对多天线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能量收集节点作为潜在窃听者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和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考虑发射功率、能量收集门限以及IRS单位模约束,以最大化系统安全速率为优化目标,在合法用户直射链路不可用的情况下,联合设计发射端波束赋形矩阵、人工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IRS相移矩阵,建模一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接着利用均方误差准则等价转换非凸目标函数,并利用连续凸逼近方法(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处理非凸的能量收集约束;最后基于交替优化框架,分别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和基于价格机制的优化最小化(Majorization-Minimization,MM)算法求解发射端变量和IRS端变量。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在保障能量收集需求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携能通信(SWIPT)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MIMO) 物理层安全 智能反射面(irs)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量回收的主动IRS辅助无线供电通信波束成形算法
19
作者 向翠玲 周杰 +3 位作者 邓玲玲 钟育秀 谢豪 徐勇军 《电讯技术》 2025年第9期1478-1486,共9页
无线供电通信网络(Wireless-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WPCN)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无线充电而且能够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低效率的能量收集和信息传输会限制WPCN的性能,并且在WPCN中的双重远近... 无线供电通信网络(Wireless-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WPCN)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无线充电而且能够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低效率的能量收集和信息传输会限制WPCN的性能,并且在WPCN中的双重远近效应会导致物联网设备收集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能量回收的主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WPCN波束成形算法,其中物联网设备既能从功率站端收集能量,还能从其他物联网设备的上行信息传输中回收能量。考虑能量收集、吞吐量、时间分配,以及功率站和主动IRS的最大功率等约束,基于能量回收机制,建立了系统总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内层近似和双线性变换的交替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应的参数配置下,能量回收机制的应用能够提升约8.13%的吞吐量,而主动IRS的应用能够提升约61.1%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电通信网络(WPCN) 主动智能反射面(irs) 能量回收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RIS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多用户安全通信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万明 宋亚飞 孙钢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1627,共7页
智能反射面在提高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性能和增强物理层安全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但是其存在半空间覆盖的缺点。为此,研究了一种同时反射和透射智能反射面,并在考虑感知目标的信噪比约束条件下,建立一个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赋形和智能反射... 智能反射面在提高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性能和增强物理层安全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但是其存在半空间覆盖的缺点。为此,研究了一种同时反射和透射智能反射面,并在考虑感知目标的信噪比约束条件下,建立一个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赋形和智能反射面相移的安全能效最大化问题。为求解所赋形的非凸优化问题,用Dinkelbach方法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减法形式,并将该为题转化为两个子问题来解耦发射波束赋形和反射面相移,进而提出基于连续凸近似、半正定松弛的交替优化算法来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组智能反射面场景相比,该方案能够提升25.6%的系统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 智能反射面(irs) 物理层安全 安全能效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