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主动支撑技术综述
1
作者 阳岳希 贺之渊 +3 位作者 彭程 张汉斌 高冲 胡泽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0-2733,共14页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海风电输送的首选技术。然而,大容量的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大规模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弱系统、低惯量和电压支撑不足等稳定性挑战。因此,提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为此,首先介绍了海上风电柔直外送系统拓扑结构和传统控制策略。接着,从有功和无功支撑2个层面,讨论了跟网型控制结构下通过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主动支撑的方法及其局限性。然后,探讨了对构网型主动支撑技术的需求与相关标准,并梳理分析了构网型控制结构下不同的技术路线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及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主动支撑 跟网型控制 构网型控制 虚拟惯量 频率支撑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秒级风速预测的风电频率主动支撑能力动态评估
2
作者 班潇璇 李少林 +2 位作者 李庆 秦世耀 李春彦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0,70,共8页
考虑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波动性,为准确估计风电频率主动支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模态分解的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秒级风速预测方法。通过提取误差中的有效信息,实时修正预测风速,提升了未来数十秒风速的预测精度;进而建立了综合考... 考虑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波动性,为准确估计风电频率主动支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模态分解的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秒级风速预测方法。通过提取误差中的有效信息,实时修正预测风速,提升了未来数十秒风速的预测精度;进而建立了综合考虑风速与转速变化的风电有功调频能力聚合评估模型,实现了风电频率主动支撑能力及变化趋势的动态估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风电频率主动支撑能力动态评估模型,基于风电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秒级风速预测与频率主动支撑能力动态估计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频率主动支撑 风速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虚拟惯量主动支撑与调频状态转移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付媛 万怿 +1 位作者 张祥宇 金召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8-2640,I0010,共14页
释放储能装置的频率支撑潜力,将是提升风、光高占比系统并网稳定性的关键。该文首先对比分析常规发电机组的固有惯量、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及储能的惯性支撑特性。其次,根据系统中的储能容量配置,约束量化储能的虚拟惯量,为系统惯量需求... 释放储能装置的频率支撑潜力,将是提升风、光高占比系统并网稳定性的关键。该文首先对比分析常规发电机组的固有惯量、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及储能的惯性支撑特性。其次,根据系统中的储能容量配置,约束量化储能的虚拟惯量,为系统惯量需求提供评估依据,以保障频率安全。在此基础上,利用储能独特的功率支撑特性,提出恒频控制与调频状态转移控制结合的储能并网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突破虚拟惯量及一次调频的传统控制模式。最后,搭建风电高渗透电网仿真系统,验证储能装置在所提控制策略下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改善其对电网的主动支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虚拟惯量 频率响应 主动支撑 惯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惯量模糊自适应的新能源逆变器频率主动支撑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雪萍 王自力 +4 位作者 陈燕东 罗德荣 罗聪 符有泽 傅家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37,共13页
新能源通过逆变器大规模接入孤岛微电网,导致系统惯量水平持续下降,系统频率面临严峻的失稳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惯量模糊自适应的新能源逆变器频率主动支撑控制方法,利用新能源逆变器直流侧电容主动支撑系统频率。首先... 新能源通过逆变器大规模接入孤岛微电网,导致系统惯量水平持续下降,系统频率面临严峻的失稳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惯量模糊自适应的新能源逆变器频率主动支撑控制方法,利用新能源逆变器直流侧电容主动支撑系统频率。首先,通过在新能源逆变器控制回路中引入基于模糊控制的新能源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系统频率耦合的功率控制项,使直流侧电容具备与同步发电机相似的惯性响应。然后,计及频率响应过程对虚拟惯量的差异化需求,设计模糊控制规则,根据频率波动区间自适应调整新能源逆变器直流电容附加虚拟惯量,以减缓系统频率偏移速度,改善系统频率极值,并加快系统频率恢复速度。其次,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证明了采用所提控制方法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虚拟惯量 模糊自适应 频率主动支撑 李雅普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主动支撑的配电网日前日内协调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立滨 蔡海青 +3 位作者 顾浩瀚 陈智豪 商洁 刘皓明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0,共10页
为充分挖掘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对配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与供电质量,提出计及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主动支撑的配电网日前日内协调优化运行策略。考虑到光伏和负荷预测误差所带来的调度成本风险,采用条件风险价值的方法对其... 为充分挖掘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对配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与供电质量,提出计及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主动支撑的配电网日前日内协调优化运行策略。考虑到光伏和负荷预测误差所带来的调度成本风险,采用条件风险价值的方法对其进行量化。日前优化模型以配电网运行成本与成本风险最小为优化目标,制定日前优化方案,为日内优化提供参考;日内优化模型对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的有功无功功率进行调度,以加权电压偏差、线路损耗、储能有功功率偏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在提升配电网供电质量的同时保证日内运行的经济性。将所提出的模型转化成便于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采用IEEE 33节点算例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日前日内协调优化策略充分挖掘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的主动支撑能力,有效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并对电压越限问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储能 主动支撑 配电网 日前日内 协调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俞靖一 葛俊 +3 位作者 杨铎烔 王鹏宇 程凯 杨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39,共9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惯性和抗扰能力逐渐下降,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愈发严峻。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参与因子,根据风电场的平均转子转速确定风电场参与频率支...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惯性和抗扰能力逐渐下降,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愈发严峻。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参与因子,根据风电场的平均转子转速确定风电场参与频率支撑的程度,自适应调整风电场惯性响应参数和频率下垂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风电机组的实时可用转子动能,对风电场的调频功率进行动态分配,风电机组则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频率支撑,其可以充分发挥转子动能较多的机组的频率支撑能力,并避免转速低的风电机组过度参与调频。在频率支撑结束后,采用分阶段的转子转速恢复方法恢复机组转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根据风电场的运行状态和风电机组可用转子动能自适应调整有功输出功率,不仅可以实现系统频率的有效支撑,还可以避免频率的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转子动能 参与因子 自适应 频率主动支撑 频率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消纳与主动支撑场景的新能源电站储能配置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玉裕 孔彬 +1 位作者 王宝安 万杰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新能源电站在兼顾促进消纳与主动支撑场景需求配置储能时,会面临不同场景随机复杂出现、时序交叉耦合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消纳与主动支撑场景的新能源电站储能配置方法。基于新能源电站出力数据、日前功率预测数据... 新能源电站在兼顾促进消纳与主动支撑场景需求配置储能时,会面临不同场景随机复杂出现、时序交叉耦合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消纳与主动支撑场景的新能源电站储能配置方法。基于新能源电站出力数据、日前功率预测数据、电网频率数据等,提取储能需求典型工况曲线,构建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得出新能源电站储能配置最优解。针对实际新能源电站开展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新能源消纳 主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受端电网稳定性的主动支撑型柔性直流的形态、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饶宏 黄伟煌 +4 位作者 郭铸 吴越 蔡东晓 李桂源 樊丽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18-6830,I0010,共14页
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受端电网电力电子化渗透率持续提升,电网惯量、短路容量等稳定基础将有所下降。柔性直流作为受端电网单站容量大、可控性强的等效电源,可通过直流的控制方法与设备能力升级,发挥直流主动支撑电网的控制能力,提升受端... 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受端电网电力电子化渗透率持续提升,电网惯量、短路容量等稳定基础将有所下降。柔性直流作为受端电网单站容量大、可控性强的等效电源,可通过直流的控制方法与设备能力升级,发挥直流主动支撑电网的控制能力,提升受端电网频率、电压、功角等稳定性,主动治理谐振、谐波、短路电流等问题,实现构建电网、稳定电网的作用。该文探讨柔性直流在电网中发挥支撑功能的现状和关键技术,并对过负荷型换流阀装备、电网强度与惯量状态感知量测、区域多直流集中控制等技术进行展望,为新一代具备电网主动支撑型柔性直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受端电网 电力电子化 电网主动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主动支撑方案研究
9
作者 梁纪峰 胡雪凯 +5 位作者 刘夏宇 曾四鸣 王振雄 李铁成 罗蓬 易皓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46,共9页
当前,光伏逆变器通常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功率波动性强,严重时可能引起电压越限、光伏脱网等问题,阻碍了光伏渗透率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光伏的有功功率削减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技术,研究了光伏逆变器主动支撑控制方案。同时... 当前,光伏逆变器通常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功率波动性强,严重时可能引起电压越限、光伏脱网等问题,阻碍了光伏渗透率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光伏的有功功率削减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技术,研究了光伏逆变器主动支撑控制方案。同时,在改进扰动-观测法的有功功率削减控制中,针对定步长情况下的功率波动大、响应速度慢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步长自整定方案,提高响应速度并平抑了波动。针对Boost电路采用恒定参数的PI控制器时存在的光伏功率跟踪速度慢和波动大的问题,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一种电压环PI参数自整定方法,提高光伏功率跟踪速度和稳定性。最后,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光伏逆变器并网的仿真模型,对主动支撑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搭建光伏电源并网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有功削减步长自整定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光伏逆变器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能力,提高光伏主动支撑控制下的功率跟踪速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参数自整定 主动支撑 模糊控制 功率控制 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支撑型电源虚拟惯量与有功-频率下垂系数可行域分析方法
10
作者 李洪涛 韩璟琳 +2 位作者 胡平 刘洋 陈志永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46,共9页
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直观指导新能源或储能场站的控制参数的设计,提出基于频率响应模型的主动支撑型电源的虚拟惯量与有功-频率下垂系数可行域分析方法。在满足系统频率稳定约束下,详细计及主动支撑型电源功率与能量约束... 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直观指导新能源或储能场站的控制参数的设计,提出基于频率响应模型的主动支撑型电源的虚拟惯量与有功-频率下垂系数可行域分析方法。在满足系统频率稳定约束下,详细计及主动支撑型电源功率与能量约束以及联络线功率约束,利用遍历法获得主动支撑型电源虚拟惯量与有功-频率下垂系数可行域。通过在PSCAD/EMTDC中搭建风电场接入标准IEEE 39节点系统与四机两区域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支撑型电源 频率响应模型 虚拟惯量 有功-频率下垂系数 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m SiC轻量化主镜的主动支撑系统 被引量:37
11
作者 吴小霞 李剑锋 +2 位作者 宋淑梅 邵亮 明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51-2457,共7页
针对4m光电望远镜中SiC轻量化主镜比刚度大,面形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采用液压whiffletree被动支撑并联力促动器主动支撑的轴向液压主动支撑方案。液压被动支撑承担镜重,主动支撑仅输出校正主镜面形误差所需的主动校正力,从而减小主动... 针对4m光电望远镜中SiC轻量化主镜比刚度大,面形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采用液压whiffletree被动支撑并联力促动器主动支撑的轴向液压主动支撑方案。液压被动支撑承担镜重,主动支撑仅输出校正主镜面形误差所需的主动校正力,从而减小主动支撑元件力促动器的作用力范围,提高主动校正力精度。借助于有限元法完成了轴向和侧向支撑系统的优化,确定了轴向54点和侧向24点等间距等力(β=0.5)支撑系统设计。当仅有被动支撑作用时,主镜水平和竖直状态下重力引起的镜面变形误差RMS值分别为37.8nm和82.9nm。采用主动校正后,主镜水平和竖直状态下的镜面变形误差RMS分别减小到12.0nm和9.8nm。不同俯仰角下主镜的镜面变形均能满足面形误差RMS不大于λ/30(λ=632.8nm)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轻量化主镜 主动支撑 液压whiffletree 被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m超薄镜主动支撑面形校正及实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春梅 郭培基 余景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0-578,共9页
为了研究主动支撑条件对超薄镜面形误差的校正能力,以一个直径0.5m的超薄镜为例进行了面形校正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分析了致动器作用力与超薄镜面形的关系,引入了一些需校正的面形误差,如初级球差、慧差、像散及重力变形等,确定了致... 为了研究主动支撑条件对超薄镜面形误差的校正能力,以一个直径0.5m的超薄镜为例进行了面形校正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分析了致动器作用力与超薄镜面形的关系,引入了一些需校正的面形误差,如初级球差、慧差、像散及重力变形等,确定了致动器作用力的优化目标,用求解非线性约束问题的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计算了校正面形误差所需的致动器作用力,得到了超薄镜面形残余误差。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归一化系数为1的初始球差、慧差、像散以及它们的叠加,用本文提供的致动器排布方式可以将面形误差校正到RMSλ/24以内,且对初级像散的校正能力最强,慧差和球差次之;竖直放置时的重力变形加上3种低阶像差的叠加也可被校正到RMSλ/24。在得到主动支撑的0.5m实验镜的初始面形结果后,重新计算了优化力和面形误差,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际装调结果基本一致,RMS约为λ/7。计算分析了超薄镜面形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提出了适当增加致动器和提高超薄镜初始面形精度的改进方案,并最终使超薄镜面形达到RMSλ/2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镜 主动支撑 致动器 面形校正 序列二次规划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机三阶模型的电池储能电站主动支撑控制及其一次调频贡献力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闯 孙同 +4 位作者 蔡国伟 葛维春 葛延峰 闫玉恒 刘雨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854-4865,共12页
为提高储能变流器并网稳定性及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调控的可控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机三阶模型的电池储能电站的主动支撑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将储能变流器等效成具有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的近似同步电压源,为低惯量、弱阻尼的新能源电... 为提高储能变流器并网稳定性及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调控的可控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机三阶模型的电池储能电站的主动支撑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将储能变流器等效成具有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的近似同步电压源,为低惯量、弱阻尼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必要的惯量特性与阻尼特性。通过对储能电站调差系数的设计整定,刻画了储能电站适应于电网不同调频深度需求的正向静态频率特性,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下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调控的惯量反应及一次调频特性。同时将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电站调频出力实际值与传统机组调频出力实际值比值定义为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调整的贡献因子,用以表征储能电站辅助传统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中减小稳态频率偏差量的贡献力。该策略通过对储能电站灵活性的合理配置,能够为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并网营造一个稳定友好型的频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支撑 同步发电机三阶模型 电池储能电站 一次调频 贡献因子 惯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主动支撑系统综述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佳宁 董吉洪 周平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2,共8页
主动支撑技术作为地基大口径望远镜建造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望远镜的观测能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文章系统性地总结了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的定位系统和支撑系统。定位系统包括三点硬点定位、六杆硬点定位;支撑系统包括采用不同促动器... 主动支撑技术作为地基大口径望远镜建造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望远镜的观测能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文章系统性地总结了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的定位系统和支撑系统。定位系统包括三点硬点定位、六杆硬点定位;支撑系统包括采用不同促动器结构的轴向支撑系统及采用"竖直推-拉"、"斜向推-拉"和"推-拉-剪"形式的径向支撑系统。文章还结合了国外采用主动支撑结构的大口径望远镜,对其主动支撑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分析,希望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主动支撑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 主动光学 主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SiC主镜主动支撑研究及促动器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剑锋 吴小霞 邵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9-183,共5页
大口径轻量化Si C主镜是一种新型主镜,之前没有成功的支撑案例作为参考。通过对各类大口径主镜的主动支撑技术的优劣进行分析,确定利用液压并联力促动器的支撑方式对Si C轻量化主镜进行支撑,并利用自由谐振模式定标方法研究了某4 m Si ... 大口径轻量化Si C主镜是一种新型主镜,之前没有成功的支撑案例作为参考。通过对各类大口径主镜的主动支撑技术的优劣进行分析,确定利用液压并联力促动器的支撑方式对Si C轻量化主镜进行支撑,并利用自由谐振模式定标方法研究了某4 m Si C主镜的校正力需求,计算发现该主镜对力促动器的校正力分辨率要求为0.1 N。针对这一需求,详细分析了影响机械式力促动器精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大减速比减速器驱动滚珠丝杠输出微米级微位移,并利用复合弹簧系统将位移转化为作用力,最终设计并加工出一款高精度力促动器,并对促动器进行了测试,发现该促动器的输出力范围-400~400 N,位移分辨率0.96μm,力分辨率0.05 N,可以满足主动支撑对力促动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支撑 大口径主镜 力促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的多端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祥宇 赵欣艳 +2 位作者 付媛 王耀铎 甄栋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06-4016,共11页
直流微网可通过多端直流微网换流器提供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来促进直流电压恢复,提升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微网的动态模型,分析扰动后系统维持暂态稳定须遵循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等电量准则的直流微网的暂态稳定判据,并... 直流微网可通过多端直流微网换流器提供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来促进直流电压恢复,提升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微网的动态模型,分析扰动后系统维持暂态稳定须遵循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等电量准则的直流微网的暂态稳定判据,并结合直流电压的运行极限,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关键因素,提出直流微网的多端直流电压暂态主动支撑控制技术来释放储能、风电及负荷侧换流器隐藏的附加电量,拓展直流电压的暂态稳定裕度。最后,搭建了四端直流微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直流电压暂态恢复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暂态稳定判据 电量 电压主动支撑控制 多端暂态分层控制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主动支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康重庆 钟海旺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正迈向纵深发展,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能源供需时空不匹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支撑新能源消纳的灵活性资源等问题。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正迈向纵深发展,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能源供需时空不匹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支撑新能源消纳的灵活性资源等问题。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供给 能源供需 能源互联网 新能源发电 新能源消纳 能源转型 主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逆变电源主动支撑控制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大卫 刘辉 +3 位作者 赵峰 吴林林 宋鹏 程雪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59-436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电网中逆变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针对逆变电源的主动支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内禀同步的控制和基于频率测量的控制是使逆变电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中都有所应用,但尚未有研究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网中逆变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针对逆变电源的主动支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内禀同步的控制和基于频率测量的控制是使逆变电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中都有所应用,但尚未有研究对比分析这两者在支撑效果、小信号稳定性和适应场景等方面的区别。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的逆变电源进行小信号建模,从机理层面对比分析了两种方式在有功支撑特性与稳定性方面的区别,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结果。然后采用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给出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逆变电源振荡模态,辨析了逆变器控制参数与并网条件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控制方式的适用场景。最后通过在RT-LAB平台的实验验证了小信号模型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支撑 并网适应性 并网逆变器 次同步振荡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短路比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压主动支撑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艳涛 谢震 +2 位作者 李梦杰 张兴 杨淑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大规模并网发电,并网点的短路比不断降低。风电机组并网功率增大使得线路阻抗上的压降上升,并网点电压也随之降低,进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受到限制。为改善风机并网在低短路比下电压降低致使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 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大规模并网发电,并网点的短路比不断降低。风电机组并网功率增大使得线路阻抗上的压降上升,并网点电压也随之降低,进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受到限制。为改善风机并网在低短路比下电压降低致使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以双馈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主动支撑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该方法在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的基础上,提高了双馈风电机组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传输能力,同时解决了常规电压闭环控制中由功率耦合引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在优化控制策略下,系统的主导极点阻尼比更大,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最后,在11 kW的双馈电机实验平台上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下双馈电机的阶跃响应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电压主动支撑 优化控制 双馈感应发电机 功率受限 风机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抗的主动支撑型新能源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雪梅 王艺博 +3 位作者 刘雨桐 刘闯 王顺江 胡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5-4443,共9页
故障期间,新能源机组中电力电子设备容易出现过电流导致机组脱网运行,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抗的主动支撑型新能源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首先,在传统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 故障期间,新能源机组中电力电子设备容易出现过电流导致机组脱网运行,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抗的主动支撑型新能源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首先,在传统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一阶暂态电压方程,构建了dq坐标系下的主动支撑型新能源机组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机组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然后,建立了主动支撑控制策略下的虚拟电抗控制模型,完成了虚拟电抗触发开关系数和虚拟电抗-并网点电压拟合曲线的参数设计,并利用所求参数确定了虚拟电抗的投切大小与时间,限制了短路电流,实现了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最后,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两机系统,对比了不同电压跌落程度下不同控制策略的无功支撑能力,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抗 主动支撑控制 低电压穿越 限制短路电流 无功支撑 电压源型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