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木寨岭公路隧道复合型大变形控制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于家武
郭新新
-
机构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5-1576,共12页
-
基金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计划(2020-05)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19ZD2GA005)。
-
文摘
为有效控制高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灾害的发生,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在分析围岩变形机制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展复合型大变形控制技术与实践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高应力引起的炭质板岩的塑性流动和薄层状结构的板梁弯曲变形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的主要机制,相应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应力场、围岩条件、地下水、支护理念与技术和施工技术等;2)传统及时强支护理念与技术难以适用于严重挤压变形段,易出现支护体系的拆换;3)施作注浆导管,优化钢拱架拱脚工艺,掺入抗裂纤维和打设泄水管等施工优化措施可取得一定的变形控制效果;4)提出隧道主动支护的2层含义,组建复合型初期支护体系,通过现场支护体系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大变形控制效果,并在结合施工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2#斜井初期支护拆换率由30%到0的转变。
-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挤压变形机制
主动支护理论
变形控制
复合型初期支护体系
-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squeez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
active support theory
deformation control
composite primary support system
-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