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策略分层的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主动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祝辉 陈无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共6页
建立了悬架系统7自由度的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了悬架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运用分离定理,得到随机状态反馈调节器的最优控制率。建立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转向模型,并设计了可实时跟踪目标横摆角速度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为改善转向工况下车... 建立了悬架系统7自由度的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了悬架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运用分离定理,得到随机状态反馈调节器的最优控制率。建立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转向模型,并设计了可实时跟踪目标横摆角速度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为改善转向工况下车辆的平顺性,在2个子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上层协调控制器。协调控制器根据车辆传感器信息,实时地输入给转向和悬架子系统不同的跟踪目标和控制参数,以使车辆获得最好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较好地提高整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主动前轮转向分层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桑楠 魏民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2,185,共9页
为实现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与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及解耦控制,该文采用自抗扰方法对两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路面扰动输入下的双移线试验。研究了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转向路感、转向... 为实现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与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及解耦控制,该文采用自抗扰方法对两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路面扰动输入下的双移线试验。研究了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舒适性,对比分析了无控制、主动转向单独控制和主动悬架单独控制系统集成的控制特性。结果表明,自抗扰集成控制的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悬架能同时改善转向性能指标和舒适性能指标,提高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无需精确数学模型,干扰抑制也无需扰动模型,控制方法简单,鲁棒性好,易实现转向、悬架及各悬架间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主动系统 转向路感 转向灵敏度 乘坐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控制及其仿真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君卿 王其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4-237,245,共5页
文章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对PD控制的EPS、最优控制下悬架和集成控制的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汽车转向时的实际工况,EPS和主动悬架的集成控... 文章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对PD控制的EPS、最优控制下悬架和集成控制的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汽车转向时的实际工况,EPS和主动悬架的集成控制的效果优于单独控制,为系统的集成优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主动 集成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少华 陈龙 袁传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6-1069,1090,共5页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控制 主动 电动助力转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次优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控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启瑞 刘立强 陈无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3-747,共5页
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型、转向模型和主动悬架系统(ASS)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整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输出反馈随机次优控制策略,实现了汽车EPS和ASS的集成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 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型、转向模型和主动悬架系统(ASS)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整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输出反馈随机次优控制策略,实现了汽车EPS和ASS的集成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集成控制策略,不仅能有效改善EPS的轻便性,而且使得ASS具有很好衰减路面振动、抗侧倾和抗俯仰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平顺性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主动 综合模型 集成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冯金芝 谭辉 +1 位作者 郑松林 喻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9-603,共5页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工程车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的数字开发平台。针对工程车行驶路况的不确定性、部分参数的时变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强非线性,提出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上层力控...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工程车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的数字开发平台。针对工程车行驶路况的不确定性、部分参数的时变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强非线性,提出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上层力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下层电压控制器。将该控制算法集成到悬架控制系统数字开发平台中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有限带宽主动悬架分层控制器可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油气 联合仿真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与主动悬架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袁传义 陈龙 +1 位作者 刘成晔 贝绍轶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16,共5页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集成控制显著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整车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悬架和转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主动 集成控制 数值仿真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SS与EPS分层协调控制
8
作者 聂佳梅 陈龙 +1 位作者 张孝良 汪若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86-2889,共4页
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出发点,建立了汽车ASS与EPS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汽车ASS与EPS集成控制的方法。分别设计了ASS子系统模糊控制器与EPS子系统模糊控制器,利用分层协调控制思想建立了上层协调控制器,对两个子系... 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出发点,建立了汽车ASS与EPS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汽车ASS与EPS集成控制的方法。分别设计了ASS子系统模糊控制器与EPS子系统模糊控制器,利用分层协调控制思想建立了上层协调控制器,对两个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协调控制策略控制的ASS与EPS集成系统可使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俯仰角、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等性能参数得到优化,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提高了整车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 电动助力转向 分层协调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底盘系统协调控制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显贵 郑从兴 林勇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了消除汽车底盘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系统间的耦合,首先建立了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主动悬架(ASS)LQG控制器和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两系统的规则协调控制器。以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参数为优... 为了消除汽车底盘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系统间的耦合,首先建立了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主动悬架(ASS)LQG控制器和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两系统的规则协调控制器。以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参数为优化变量,以反映汽车动力学综合性能为目标函数,基于遗传算法编制了集成优化程序,对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经过参数优化后,汽车综合性能得到改善:汽车的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近34%,38.12%,车身俯仰角速度降低了4.91%、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方向盘操纵转矩大大降低,提高了汽车转向时的转向轻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主动系统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协调控制 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离散系统广义H_2/H_∞底盘集成多目标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家旭 李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1-88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广义H2/H∞混合控制综合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较低保守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凸优化问题.考虑车辆前、后轴侧偏刚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该方法设计底盘集成控制策略,协调控制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主...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广义H2/H∞混合控制综合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较低保守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凸优化问题.考虑车辆前、后轴侧偏刚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该方法设计底盘集成控制策略,协调控制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主动悬架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典型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车辆底盘集成广义H2/H∞混合控制器能够明显地改善车辆的行驶方向稳定性和防侧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H2/H∞混合控制 底盘集成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