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路瑶 张颖颖 陈宝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4,共8页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中AY试次的错误率作为主动性控制参与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后的200-350 ms和350-500 ms两个时间窗口,转换试次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和晚期负波,而且AY试次的错误率可以显著地预测转换试次的N2和晚期负波的波幅。结果表明,语言转换的线索加工可区分为由主动性控制调节的两个阶段,即"与非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分离"和"转入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阶段。本研究为主动性控制参与语言转换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双语者 语言转换 主动性控制 线索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效价对不同抑郁水平大学生的反应性控制和主动性控制的影响
2
作者 黄时华 曾艳芬 张卫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7-814,共8页
探讨情绪效价和抑郁水平对反应性控制和主动性控制的影响。通过国际情绪图片诱发出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采用修订后的AX-CPT任务分离出两种认知控制,考察了不同抑郁水平大学生在认知控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主动性控... 探讨情绪效价和抑郁水平对反应性控制和主动性控制的影响。通过国际情绪图片诱发出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采用修订后的AX-CPT任务分离出两种认知控制,考察了不同抑郁水平大学生在认知控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主动性控制;相比于低抑郁个体,高抑郁个体的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均有下降;相比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可以降低高、低抑郁个体的主动性控制,但积极情绪只能降低高抑郁个体的反应性控制,对低抑郁个体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效价 抑郁水平 反应性控制 主动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性和反应性认知控制的权衡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雷 唐丹丹 陈安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2-1022,共11页
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是认知控制研究的新视角。前者通过在反应前维持目标相关信息的表征来预防冲突,后者在反应时重激活目标相关信息以解决冲突。个体能够在这两种认知控制间进行权衡从而形成最优反应。通过AX-CPT等实验范式,辅以ERP... 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是认知控制研究的新视角。前者通过在反应前维持目标相关信息的表征来预防冲突,后者在反应时重激活目标相关信息以解决冲突。个体能够在这两种认知控制间进行权衡从而形成最优反应。通过AX-CPT等实验范式,辅以ERP、fMRI技术可分离两种认知控制,并观察到认知控制相关的脑区在激活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个体生理发展、认知因素(期望、流体智力、训练)、非认知因素(情绪、动机等)均能影响认知控制的权衡。未来的研究应多关注这一权衡的内在神经机制和认知机制,并与传统认知控制研究相结合,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控制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策略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技能运动员的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余秋华 梁振文 +2 位作者 张涛 李雪宜 陈少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0-286,共7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和闭合性运动技能的执行功能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表现。方法:18例开放性技能、18例闭合性技能运动员和18例普通大学生完成任务转换范式、简单反应测试、数字颜色连线测试(CT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台阶测试... 目的:探讨开放性和闭合性运动技能的执行功能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表现。方法:18例开放性技能、18例闭合性技能运动员和18例普通大学生完成任务转换范式、简单反应测试、数字颜色连线测试(CT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台阶测试。任务转换范式反映执行功能的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能力,而简单反应测试反映加工速度。数字颜色连线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是评估综合执行功能能力。结果:在任务转换测试中,线索效度和组别因子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0)。在有效线索下,开放性技能组比其他两组时间转换代价小(P<0.050);在无效线索下,开放性和闭合性技能组比对照组时间转换代价小(P<0.010)。三个组的简单反应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0)。CTT结果显示开放性和闭合性技能的运动员的干扰效应指数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0),且与时间转换代价呈正相关(P<0.010)。但WCST结果没有组别间的差异(P>0.050),与时间转换代价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0)。结论:开放性技能运动员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能力高,但闭合性技能运动员仅反应性控制能力高。开放性运动技能能否有效地治疗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障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执行功能 开放性技能 闭合性技能 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奖励调节认知控制的权衡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雷 王丽君 +2 位作者 赵远方 谭金凤 陈安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6,共8页
本研究采用奖励版的AX-CPT任务,通过控制奖励线索和反馈的呈现方式,设置出基线、阈上奖励、阈下奖励三种条件,考察习得的奖励联结和奖励动机能否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认知任务的表现和认知控制的权衡。结果显示:奖励线索只在阈上呈现时提... 本研究采用奖励版的AX-CPT任务,通过控制奖励线索和反馈的呈现方式,设置出基线、阈上奖励、阈下奖励三种条件,考察习得的奖励联结和奖励动机能否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认知任务的表现和认知控制的权衡。结果显示:奖励线索只在阈上呈现时提高AX序列的任务表现;与基线条件相比,阈上和阈下奖励条件下认知控制的权衡均偏向主动性控制,且这种偏向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习得的阈下奖励线索可以调节认知控制的权衡,使被试像阈上奖励时那样偏向主动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上奖励 阈下奖励 认知控制的权衡 主动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特质对青少年认知控制的影响——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 被引量:4
6
作者 向玲 王美霞 +1 位作者 刘燕婷 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根据双重认知控制理论,抑制控制分为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为了探索冲动特质青少年究竟在哪个抑制控制成分存在不足,本研究用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选取了高冲动特质和低冲动特质青少年,并记录了他们在完成AX-CPT任务时的反应时和... 根据双重认知控制理论,抑制控制分为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为了探索冲动特质青少年究竟在哪个抑制控制成分存在不足,本研究用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选取了高冲动特质和低冲动特质青少年,并记录了他们在完成AX-CPT任务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显示:与低冲动个体相比,高冲动个体在BX试次(主动性控制)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线索辨别力指数上的表现均差于低冲动个体,而在AY试次(反应性控制)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探测敏感性指标上的表现与低冲动个体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与低冲动特质青少年相比,高冲动特质青少年的反应性控制保存较好,但主动性控制能力表现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冲动特质青少年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AX-C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觉冲突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崔诣晨 王沛 崔亚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7-1170,共14页
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采用词义Stroop范式和掩蔽版的目标-启动范式分别将实验任务分成高、低知觉负载或阈上、阈下启动两种水平,考察冲突信息知觉负载水平及其强度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冲突信... 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采用词义Stroop范式和掩蔽版的目标-启动范式分别将实验任务分成高、低知觉负载或阈上、阈下启动两种水平,考察冲突信息知觉负载水平及其强度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冲突信息启动方式与知觉负载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个体对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反应性控制耗费的认知资源少,对刻板一致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快捷,而对刻板冲突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缓慢,且易激活反刻板印象;而主动性控制耗费的认知资源多,对刻板一致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缓慢,而对刻板冲突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快捷,且易出现刻板印象偏差。(2)认知控制对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采取不同的加工模式。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同时在阈上启动时,其加工方式受到有意操作系统的主动性控制,即进行可意识到的、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而当这两类信息同时在阈下启动时,其加工方式受到自动监控系统的反应性控制,即进行无意识的、不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这些结果表明,个体通过所知觉到的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能灵活地在两种认知控制系统(有意操作系统vs.自动监控系统)中进行权衡,调节其权重(即,要么启动主动性控制,要么偏向反应性控制),从而形成最有利于他人的印象加工策略。即便处于知觉阈限之下,个体仍能通过无意识认知控制的方式对他人印象进行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激活 冲突信息启动方式 认知控制策略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视阈下类别信息与个体信息知觉负载的认知控制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崔诣晨 谈晨皓 +2 位作者 刘青玉 夏琪 周仁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7-553,共7页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与侧抑制任务的变式将他人信息(类别信息vs.个体信息)分成高、低知觉负载...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与侧抑制任务的变式将他人信息(类别信息vs.个体信息)分成高、低知觉负载两种水平,考察了冲突视阈下认知控制策略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调控作用及知觉负载的效应。结果发现:(1)知觉负载影响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2)当类别信息与个体信息存在知觉冲突且个体的知觉负载较高时,受到反应性控制的作用,他人印象形成易出现冲突适应偏向;当个体的知觉负载较低时,他人印象形成易受主动性控制的作用,从而产生冲突抑制偏向。这些结果表明,当个体形成他人印象时,其认知控制策略因受知觉负载影响而呈现分阶段加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负载 印象形成 认知控制策略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觉冲突信息对他人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以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诣晨 周明洁 +1 位作者 夏琪 叶丽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操控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通过侧抑制任务的变式对知觉对象进行高、低负载...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操控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通过侧抑制任务的变式对知觉对象进行高、低负载两种水平的加工,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冲突信息及其知觉负载对他人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知觉负载对印象控制策略的调节作用会依据知觉信息的类型(冲突vs.相容)而变化。具体而言,当知觉信息相容时,个体的印象控制策略仅受知觉负载的调节而产生效应,即高知觉负载的个体易采取主动性控制策略而进行自上而下的线索驱动性加工,低知觉负载的个体则易采取反应性控制策略而进行自下而上的探测驱动性加工;当知觉信息冲突时,个体的知觉负载效应消失,即对冲突信息的印象控制策略受到知觉信息的类型(冲突vs.相容)与知觉负载双重调节:高知觉负载的个体易采取反应性控制策略而激活反刻板印象,从而在印象加工中出现冲突适应偏向;低知觉负载的个体则易采取主动性控制策略而激活刻板印象,从而在印象加工中出现冲突抑制偏向。这些结果表明,仅当他人信息不存在冲突时,知觉负载对印象控制策略的调节才发挥单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冲突 印象控制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知觉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奖励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美玲 张力为 +1 位作者 屈子圆 孙锦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7,共12页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两种方式的影响,以及心理疲劳条件下奖励对认知控制两种方式的调节。实验1旨在考查心理疲劳对主动性控制与反应性控制的影响,采用心理疲劳TOT(timeontask)范式与AX-CPT(AX-ContinuousPerformance...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两种方式的影响,以及心理疲劳条件下奖励对认知控制两种方式的调节。实验1旨在考查心理疲劳对主动性控制与反应性控制的影响,采用心理疲劳TOT(timeontask)范式与AX-CPT(AX-ContinuousPerformanceTask)任务相结合实验任务。结果显示,心理疲劳时,被试完成AY序列的任务表现提高,而完成BX序列的任务表现降低。实验2进一步探讨心理疲劳条件下奖励对认知控制的调节作用,采用奖励版AX-CPT任务。结果显示,心理疲劳条件下,当无奖励时,被试完成AY序列任务表现提高,以及完成BX序列任务表现降低这一倾向未发生改变;而当有奖励时,被试在AY序列的任务表现得到削弱,而在BX序列的任务表现得到促进。通过实验1、2,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的两种方式存在不同影响,心理疲劳使主动性控制减弱,反应性控制增强;2)心理疲劳条件下,奖励对个体的认知控制方式起着调节作用,无奖励时,主动性控制减弱,反应性控制加强;有奖励时,主动性控制得到增强,反应性控制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认知控制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形成中社会知觉信息效价冲突的认知控制效应
11
作者 崔诣晨 崔亚娟 +2 位作者 万增奎 杨璐 周仁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3-411,共9页
当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同时呈现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与信息效价产生交互作用,且共同影响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和信息加工深度。为进一步探究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印象控制效应,采用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任务将96名被试随机分为高损耗组... 当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同时呈现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与信息效价产生交互作用,且共同影响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和信息加工深度。为进一步探究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印象控制效应,采用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任务将96名被试随机分为高损耗组和低损耗组,并让他们完成内隐联想测验,以考察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的效价冲突时,他人印象控制策略如何受到自我控制资源与信息效价的双重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的印象控制依赖于自我控制资源。(2)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与信息效价类型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个体损耗了较多的自我控制资源后,对效价冲突的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进行印象加工时,消极刻板印象的激活因受到这两类效价冲突信息的限制,只能依赖实时更新的面部表情信息,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反应性控制;当个体损耗的自我控制资源较少时,对同样的个体信息与类别信息,不论效价相容或冲突,均能保持对消极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从而导致自上而下的主动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信息 类别信息 效价冲突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意识到错误影响错误后调整的电生理证据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君 索涛 赵国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9-1198,共10页
现有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到错误可引起错误后调整,但是未意识到错误能否促使个体进行错误后调整尚存争议。本实验采用基于go/no-go范式的错误意识任务考察上述问题,并根据被试对自己按键反应正误主观报告将no-go错误反应分为意识到错误和... 现有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到错误可引起错误后调整,但是未意识到错误能否促使个体进行错误后调整尚存争议。本实验采用基于go/no-go范式的错误意识任务考察上述问题,并根据被试对自己按键反应正误主观报告将no-go错误反应分为意识到错误和未意识到错误。行为结果发现,意识到错误和未意识到错误后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正确击中试次(正确go试次)后正确率;但是,意识到错误后试次反应时显著快于正确击中后反应时,未意识到错误后反应时显著慢于正确击中后反应时。该结果表明两类错误均优化了错误后行为表现,但是意识到错误后被试调整速度加快,未意识到错误后被试调整速度减慢。进而,时频分析发现意识到错误相较于未意识到错误诱发显著更强的alpha波能量。并且,前者在错误意识主观报告前已诱发alpha波,后者在错误意识主观报告反应后诱发alpha波。该结果表明意识到错误一直处于持续的注意监控中,而未意识到错误是任务引起的暂时注意控制。因此,本实验说明错误意识影响错误后调整,意识到错误可能采用类似主动性控制的策略调节错误后行为,而未意识到错误可能采用类似反应性控制的策略调节错误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意识 错误后调整 alpha波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mixed H_2/H_∞ robust technique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玲 李以农 陈兵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32-339,共8页
A new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mixed H2/H∞ robust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due to its flexibility and robustness to model uncertainties.A full car model with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was establi... A new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mixed H2/H∞ robust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due to its flexibility and robustness to model uncertainties.A full car model with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was establish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control approach.Magneto-rheological(MR) dampers were designed,manufactured and characterized as available semi-active actuators in the developed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The four independent mixed H2/H∞ controllers were devised in order to perform a distributed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n the vehicle by which the response velocity and reliability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new approach was investigated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A good balance between vehicle's comfort and road holding was achieved.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control strategy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as thus obtained.This new approach exhibits some advantages in implementation,performance flexibility and robustness compared to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H2/H∞ control semi-active suspension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yaw and rollover control based on differential braking for off-road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 被引量:2
14
作者 LI Hai-qing ZHAO You-qun +1 位作者 LIN Fen XIAO Z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354-2367,共14页
Aiming at the issue of yaw and rollover stability control for off-road vehicles with non-pneumatic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MEW),an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differential braking is developed.By simplif... Aiming at the issue of yaw and rollover stability control for off-road vehicles with non-pneumatic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MEW),an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differential braking is developed.By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EW,a corresponding fitting brush tire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its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tire force expressions are set up,respectively.Then,a nonlinear vehicle simulation model with MEW is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Carsim.The designed yaw and rollover control system is a two-level structure with the upper additional moment controller,which utilizes a predictive load transfer ratio(PLTR)as the rollover index.In order to design the upper integrated control algorithm,fuzzy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is adopted to coordinate the yaw and rollover control,simultaneously.And the lower control allocator realizes the additional moment to the vehicle by differential braking.Finally,a Carsim-simulink co-simul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vehicle yaw and roll stability,and prevent rollover hap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control rollover stability yaw stability active braking fuzzy control CO-SIMULATION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