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转子突加不平衡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四季 廖明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672,共6页
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的计算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的振动响应;并且,当动、静摩擦片之间压紧力增大时,将... 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的计算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的振动响应;并且,当动、静摩擦片之间压紧力增大时,将随之使振动幅值减小、瞬态过程缩短。实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转子系统 突加不平衡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的减振特性
2
作者 刘源 王四季 +3 位作者 陈佳窈 张晋琪 林大方 王程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6-175,共10页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分析不同支点阻尼器对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减振效果及阻尼器对可控模态的减振机理。基于以上工作提出了阻尼器各阶模态减振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弹支干擦阻尼器的支点位置、个数、正压力及控制转速区间等参数,可实现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振动的有效控制,最大减振比达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干摩擦阻尼 涡轴发动机 轴承共腔结构 不平衡响应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线控制转子失稳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四季 廖明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26,348,共4页
为了实现转子失稳振动的主动控制,建立了基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ESDFD)的锁相延迟反馈控制法控制转子失稳振动的理论模型和消除转子失稳振动的在线实现方法。理论分析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提高转子失稳门槛转速,模拟了转子的失稳振动,... 为了实现转子失稳振动的主动控制,建立了基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ESDFD)的锁相延迟反馈控制法控制转子失稳振动的理论模型和消除转子失稳振动的在线实现方法。理论分析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提高转子失稳门槛转速,模拟了转子的失稳振动,并对基于锁相延迟反馈控制的在线控制转子失稳振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转子失稳振动,为转子失稳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失稳 在线控制 主动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锁相延迟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雨 陈杰波 +1 位作者 吴亚光 李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235,共9页
针对薄壁结构的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铺设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Fiber Composite,MFC)的波纹形柔性干摩擦阻尼器。介绍了波纹形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驱动原理。通过准静态试验探究了阻尼器在不同电压序列下输入电压与输出正... 针对薄壁结构的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铺设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Fiber Composite,MFC)的波纹形柔性干摩擦阻尼器。介绍了波纹形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驱动原理。通过准静态试验探究了阻尼器在不同电压序列下输入电压与输出正压力的关系,揭示了MFC驱动变形的迟滞非线性,并据此提出了局部线性化的驱动方案,规避了迟滞非线性给正压力控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安装上述阻尼器的悬臂梁结构开展了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该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良好,质量占比仅为5%的阻尼器即可使振动峰值下降79%;该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显著拓宽了有效工作范围,当振动水平为设计工况的9倍时,通过MFC驱动调控正压力,减振比例仍可保持在约75%,避免了阻尼效果的大幅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主动振动控制 摩擦阻尼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油气管桥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半主动智能减震控制
5
作者 代建波 梁旭豪 +1 位作者 汪浩 马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649-14657,共9页
斜拉油气管桥横向刚度低,振动特性复杂,在地震中可能发生严重的耦合破坏,影响油气输送管道及其斜拉管桥结构的安全性。围绕油气输送斜拉管桥结构的智能减震控制,研发了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进行了输出力性能试验,提出了斜拉油气管桥的... 斜拉油气管桥横向刚度低,振动特性复杂,在地震中可能发生严重的耦合破坏,影响油气输送管道及其斜拉管桥结构的安全性。围绕油气输送斜拉管桥结构的智能减震控制,研发了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进行了输出力性能试验,提出了斜拉油气管桥的半主动减震控制策略。基于工程实例,建立了斜拉管桥结构计算模型,探讨了减震控制策略实施的具体路径,并对斜拉油气管桥结构的压电智能半主动减震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电变摩擦阻尼器输出力与驱动电压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驱动电压-阻尼力本构模型可以用于斜拉管桥结构的减震控制,应用提出的LQR-Bang-Bang半主动智能控制方法和研发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可以高效地达到对斜拉管桥结构地震响应进行控制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供此类斜拉油气管桥的减震设计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油气管桥 压电变摩擦阻尼 主动 智能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一体化构型设计及减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四季 王程阳 +2 位作者 林大方 廖明夫 陈自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191,共10页
为实现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发动机转子振动,设计了一种新型阻尼器结构并建立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设计方法,利用发动机高压转子模拟实验器对设计阻尼器的减振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一体化构型设计的阻尼器能够有... 为实现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发动机转子振动,设计了一种新型阻尼器结构并建立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设计方法,利用发动机高压转子模拟实验器对设计阻尼器的减振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一体化构型设计的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转子振动,最大减振比可达到95.5%;不同临界转速下各个阻尼器控制效果不同,为实现控制目标,正压力的分配应与所控制临界转速振动位于阻尼器所在位置处的比例相关;静摩擦片质量和安装刚度应综合考虑多阶模态,以及控制对象的最高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振动主动控制 主控式支干摩擦阻尼 一体化构型设计 动力学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设计及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明波 廖明夫 王四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8-22,共5页
设计了一种将折反式鼠笼与压电陶瓷结合应用的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并进行了减振试验研究。介绍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减振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使用压电陶瓷为作动机构,尺寸... 设计了一种将折反式鼠笼与压电陶瓷结合应用的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并进行了减振试验研究。介绍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减振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使用压电陶瓷为作动机构,尺寸小、结构紧凑、可以方便施加控制;并将所设计的阻尼器安装于转子试验台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中首次实测了动、静摩擦片压紧力。结果表明,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峰值减小70%以上,实测最佳压紧力为35~5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 折返式 转子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耗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茜茜 张洵安 +1 位作者 任绍章 刘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47,共6页
文章针对被动摩擦阻尼器滞回曲线不饱满,对结构响应控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控制律的Off-On半主动摩擦阻尼器。阐明其工作机理,建立了半主动摩擦耗能减震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时程分析计算讨论了一安装半主动... 文章针对被动摩擦阻尼器滞回曲线不饱满,对结构响应控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控制律的Off-On半主动摩擦阻尼器。阐明其工作机理,建立了半主动摩擦耗能减震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时程分析计算讨论了一安装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控制效果,并与无控结构和被动控制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Off-On半主动摩擦阻尼器能够大大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在有效减小结构位移响应的同时,对层间剪力的控制效果也非常显著,滞回曲线非常饱满,耗能性能优良,对结构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被动摩擦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 主动控制 滞回曲线 时程分析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高压输电塔半主动抗震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樊禹江 王社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基于笔者开发的以压电陶瓷管状驱动器为核心元件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利用ANSYS软件对高压输电塔进行有限元建模,并通过超单元法与MATLAB编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输电塔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利用MATLAB编制了LQR最优... 基于笔者开发的以压电陶瓷管状驱动器为核心元件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利用ANSYS软件对高压输电塔进行有限元建模,并通过超单元法与MATLAB编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输电塔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利用MATLAB编制了LQR最优控制策略、最优Bang-Bang半主动控制策略的相关程序,并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将二者结合构成适于高压输电塔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利用所提出的压电摩擦阻尼器及所编制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对输电塔进行了EL-Centro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及半主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输电塔的地震响应且平均控制效果系数达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塔 新型压电摩擦阻尼 主动抗震控制 控制效果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模糊次优Bang-Bang控制
10
作者 赵大海 李宏男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结合Takagi-Sugeno型模糊逻辑和次优Bang-Bang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模糊次优Bang-Bang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控制,对其减震效果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 结合Takagi-Sugeno型模糊逻辑和次优Bang-Bang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模糊次优Bang-Bang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控制,对其减震效果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摩擦阻尼 模糊次优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黏-弹-塑性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分析
11
作者 罗肖培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4,共7页
为了建模合适的参数模型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输出特性,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优势。本文的研究在激励频率和振幅为5 Hz和10 mm条件下,利用振动系统测试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激励电流下得到动态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黏-... 为了建模合适的参数模型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输出特性,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优势。本文的研究在激励频率和振幅为5 Hz和10 mm条件下,利用振动系统测试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激励电流下得到动态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黏-弹-塑性参数模型,采用果蝇优化算法对所有电流下的实测结果进行预测并对其结果展开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输出力能够跟随外部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阻尼力随激励电流增大表现出先缓慢增大后显著增大的特性,这表明该阻尼器具有依赖输入电流的可控性,为实现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提供条件。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电流下颗粒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果蝇优化算法,黏-弹-塑性参数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实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 主动控制 果蝇优化算法 黏--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减振结构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飏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和金属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分析,将两者结合并提出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通过合理设定压电驱动器电场强度与阻尼器相对位移和速度的系数,提出了位移和速度相关型、具有拟粘滞或拟摩擦阻尼力模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并... 基于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和金属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分析,将两者结合并提出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通过合理设定压电驱动器电场强度与阻尼器相对位移和速度的系数,提出了位移和速度相关型、具有拟粘滞或拟摩擦阻尼力模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并建立了相应的半主动控制的阻尼力规则。对两自由度结构地震反应的压电摩擦阻尼半主动控制和多种被动阻尼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半主动和拟粘滞型压电摩擦阻尼均对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摩擦阻尼 主动控制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社良 展猛 +1 位作者 朱熹育 朱军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正压力,从而改变摩擦力,实现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效果。介绍了该阻尼器的设计构造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并推导了所需预紧螺... 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正压力,从而改变摩擦力,实现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效果。介绍了该阻尼器的设计构造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并推导了所需预紧螺栓的刚度;进行了不同预压力下压电陶瓷致动器的驱动性能实验;并测试了预压力分别在100N、200N下该阻尼器在不施加电压下的被动滞回性能和常电压下的半主动滞回性能。结果表明,该压电陶瓷致动器具有一定的出力性能,且与被动控制系统相结合制成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压电摩擦阻尼 主动控制 驱动性能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摩擦阻尼器的输电塔模型结构控振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军强 谷亮 +1 位作者 朱熹育 张仁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研究了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对输电塔结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拉索-压电摩擦阻尼器减振系统,对安装有拉索-压电摩擦阻尼器减振系统的输电塔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中采用最优Bang-Bang半主动控制策... 研究了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对输电塔结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拉索-压电摩擦阻尼器减振系统,对安装有拉索-压电摩擦阻尼器减振系统的输电塔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中采用最优Bang-Bang半主动控制策略对阻尼器出力进行实时调节。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结构的耗能进行了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拉索-压电摩擦阻尼器减振系统能有效减小输电塔结构模型在地震过程中的响应;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压电摩擦阻尼 输电塔结构 最优Bang-Bang半主动控制策略 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飞轮双状态隔离用变刚度摩擦阻尼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勇 侯永涛 +2 位作者 刘海平 赵鹏鹏 朱冬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39-1545,共7页
为了有效抑制星载飞轮在轨姿态调整过程中输出的微振动,并改善发射过程中的动力学环境,提出一种变刚度摩擦阻尼器。根据星载飞轮在轨工作阶段和主动发射阶段的实际载荷条件,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到频域力/绝对位移传递率曲线,并通过实验方... 为了有效抑制星载飞轮在轨姿态调整过程中输出的微振动,并改善发射过程中的动力学环境,提出一种变刚度摩擦阻尼器。根据星载飞轮在轨工作阶段和主动发射阶段的实际载荷条件,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到频域力/绝对位移传递率曲线,并通过实验方法对所得传递率曲线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变刚度摩擦阻尼器在谐振频率处能够提供较大阻尼,将放大系数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实测结果和理论解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轨工作阶段小载荷作用下,变刚度摩擦阻尼器能有效抑制飞轮输出微振动,在保证高频段隔振性能的同时,力传递率峰值约为6.5;在主动发射阶段大载荷作用下,绝对位移传递率峰值约为2.3。由此可见,变刚度摩擦阻尼器能同时兼顾飞轮在不同工作阶段载荷条件变化的影响,显著抑制其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 摩擦阻尼 微振动 主动发射阶段 在轨工作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干摩擦隔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明 邓子辰 张学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36,共4页
本文基于增量谐波平衡 (IHB)法研究了顶部装有TMD的干摩擦隔振系统及TMD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进而在干摩擦隔振系统中引入了主动控制的概念 ,分析了主动控制对隔振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增量谐波平衡法 摩擦隔振系统 主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摩擦阻尼器对信号塔的地震反应控制
17
作者 罗威 涂建维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针对常摩擦阻尼器摩擦力恒定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筒式磁控变摩擦阻尼器,并建立磁控变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以机场信号塔结构为工程背景,将信号塔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简化为二维串联多自由度模型;采用LQG主动控制算法和界限Hrovat半... 针对常摩擦阻尼器摩擦力恒定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筒式磁控变摩擦阻尼器,并建立磁控变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以机场信号塔结构为工程背景,将信号塔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简化为二维串联多自由度模型;采用LQG主动控制算法和界限Hrovat半主动控制策略对磁控变摩擦阻尼器实施控制;讨论常摩擦阻尼器被动控制和磁控摩擦阻尼器半主动控制对地震作用下信号塔结构振动响应的控制效果。计算结果显示,磁控摩擦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取得明显优于常摩擦阻尼器被动控制的减振效果,在实际工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磁控变摩擦阻尼 信号塔 主动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本构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立州 胡卫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随着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半主动控制引起工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可控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半主动控制装置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正是在着力改进现有可控摩擦阻尼器的基础上 ,设计了压电摩擦阻尼器 PALL支撑 ,为结构振动的... 随着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半主动控制引起工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可控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半主动控制装置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正是在着力改进现有可控摩擦阻尼器的基础上 ,设计了压电摩擦阻尼器 PALL支撑 ,为结构振动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文中采用了 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压电摩擦阻尼器进行了性能模拟试验 ,研究了其在各级电压下的摩擦耗能特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了压电摩擦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摩擦阻尼 性能分析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宏伟 陈前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电磁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可以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加大颗粒体与振动系统间的动量交换,提高对结构振动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大磁颗粒之间的接触压... 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电磁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可以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加大颗粒体与振动系统间的动量交换,提高对结构振动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大磁颗粒之间的接触压力,由此加大摩擦力,进而提高阻尼器的摩擦耗能。该方法为扩大颗粒阻尼器的适用范围,对抑制不同强度的振动提供了基础,使颗粒阻尼能够适应不同振动环境的要求。结果说明颗粒阻尼器可以由被动振动控制方法发展为半主动振动控制手段,本文的研究为这一潜在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颗粒阻尼 冲击力 摩擦 主动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索穹顶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庆华 张晓龙 +1 位作者 芦燕 罗奇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实现大跨空间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以某体育馆大跨度索穹顶屋盖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基于台站与地震信息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采用研发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开展索穹顶结构被动控制研究... 为了实现大跨空间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以某体育馆大跨度索穹顶屋盖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基于台站与地震信息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采用研发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开展索穹顶结构被动控制研究.将地面加速度和结构变形量2个指标作为控制参数,进行索穹顶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被动控制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结构峰值加速度、最大相对变形量的最小减振率平均值仅分别为3.7%和-1.6%;半主动控制下的压电摩擦阻尼器能够适应不同强度地震动,有效降低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位移,且峰值加速度减振率平均值为20.0%~41.9%,最大相对变形量减振率平均值为12.0%~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摩擦阻尼 索穹顶 主动控制 地震响应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