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式社区治疗的国外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4
1
作者 杜蕾 张赛 +4 位作者 金光辉 冯时 张乐辉 陈斌 路孝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41-2144,共4页
主动式社区治疗(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是一种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照顾模式,通过该模式提供服务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再住院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主动式社区治疗的相关概... 主动式社区治疗(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是一种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照顾模式,通过该模式提供服务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再住院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主动式社区治疗的相关概念、研究进展及其在国外应用的现状等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及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社区治疗 精神疾病 社区精神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式社区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谢红涛 陶梅芳 +5 位作者 贾颖婕 陈登良 孙莉 张春燕 沈贞 陆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索主动式社区家庭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及其家庭,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干预组借鉴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组成专业团队进行家庭治疗等综... 目的探索主动式社区家庭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及其家庭,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干预组借鉴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组成专业团队进行家庭治疗等综合干预,对照组接受定期随访,为期1年。入组前、入组6个月及12个月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药物治疗持续时间、复发率等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入组6个月及12个月后,干预组PANSS总分、ITAQ、FES-CV评分均优于对照组(F_(组间)>1.760,P<0.05);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复发16例,干预组复发7例(χ~2=4.340,P=0.037)。药物治疗持续时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338,P=0.012)。结论主动式社区家庭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间亲密度,减少高情感表达,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主动式社区治疗 家庭治疗 家庭环境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陪伴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6
3
作者 童敏 骆成俊 赵艳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124-131,共8页
自2006年以来,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年,一方面专业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服务专业性的困惑和理论诉求越来越明显,尤其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服务领域,这一矛盾更为突出。本研究跟踪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的主... 自2006年以来,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年,一方面专业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服务专业性的困惑和理论诉求越来越明显,尤其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服务领域,这一矛盾更为突出。本研究跟踪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的主动式社区治疗,这种访视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长期陪伴服务,发现:1.长期陪伴服务具有时间跨度较长、场景特征明显、服务焦点生活化、服务方式综合化和服务关系朋友化的特点,与专业推崇的目标清晰、成效明显的短期聚焦服务不同;2.长期陪伴服务是关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技能提升和社会歧视消除的场景服务,有自己的专业要求,是另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3.中国本土专业社会工作采取的是试点推进的场景服务,作为场景服务的典型代表——长期陪伴服务,是本土社会工作成就自身专业性的最好方式。本研究的结论有利于本土社会工作者反思专业服务的标准,拓宽专业服务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陪伴服务 短期聚焦服务 主动式社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