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信号的输电线路主动式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1 位作者 王彦鹏 王洪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2,共7页
现行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性质判别均依据线路中电气量的变化特征被动判断,对于某些线路运行状况,往往因缺乏主动性而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针对这个问题,借鉴纵差保护输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分析高频信号在输电线路各种故障时的传播特... 现行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性质判别均依据线路中电气量的变化特征被动判断,对于某些线路运行状况,往往因缺乏主动性而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针对这个问题,借鉴纵差保护输电线载波通信技术,分析高频信号在输电线路各种故障时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信号的输电线路主动式保护。该保护通过向输电线路发射高频信号,主动判断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性质。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输电线路主动式保护可以准确判断出输电线路中各种类型的故障,并通过延时循环判断,可靠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信号 主动式保护 故障类型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low的主动式节点失效保护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书宏 兰少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18-2024,共7页
提出了一种节点失效时的主动保护和快速恢复机制,这种NFP机制在节点失效时能更有效地保证网络的通畅,同时消除了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延迟,并且备用信息不需要在主流表中占用空间。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所提出的机制比目前... 提出了一种节点失效时的主动保护和快速恢复机制,这种NFP机制在节点失效时能更有效地保证网络的通畅,同时消除了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延迟,并且备用信息不需要在主流表中占用空间。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所提出的机制比目前广泛应用的被动式方法拥有明显的优势,在大规模网络中关键节点失效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电信级网络所要求的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OpenFlow 节点失效 主动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电流注入式微电网主动保护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尔佳 余墨多 +3 位作者 黄文焘 邰能灵 阮文骏 齐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72-179,共8页
微电网内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微电网故障特征不明显、功率流向复杂,保护整定困难,传统保护方案需要借助高速通信系统分析不同节点电气量提取故障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谐波电流注入式的微电网主动保护方案,在故障... 微电网内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微电网故障特征不明显、功率流向复杂,保护整定困难,传统保护方案需要借助高速通信系统分析不同节点电气量提取故障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谐波电流注入式的微电网主动保护方案,在故障时利用IIDG主动注入谐波,实现了无通信条件下的故障检测信息的传递,解决了双向潮流、过渡电阻、运行方式变化带来的保护整定困难问题。通过电流内环谐波叠加控制实现IIDG向微电网主动注入谐波电流,基于IIDG端口等效阻抗变化计算结果调制注入谐波幅值,通过调整谐波幅值和频率实现不同节点故障信息传递。基于区域内、外不同频率谐波分量差异明显的特征,构建了基于IIDG的谐波电流量比值的保护判据,根据谐波潮流方向提出开闭锁逻辑。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实际工程微电网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案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有效性、选择性与速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主动式保护 谐波注入 闭锁信号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主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吴鸣 刘海涛 +4 位作者 陈文波 苏剑 季宇 孙丽敬 王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1-899,共9页
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大量接入、直流负荷的快速增长、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直流配电越来越受关注。直流配电系统将会成为未来配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直流配电保护是直流配电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亟需深入研究。针... 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大量接入、直流负荷的快速增长、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直流配电越来越受关注。直流配电系统将会成为未来配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直流配电保护是直流配电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亟需深入研究。针对中低压直流配电网中常见的短路、接地、环网、交直流混接、绝缘下降等典型故障类型,该文分析了这些故障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动保护方案,即将直流保护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有效集成,基于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运行机理,保护动作逻辑与器件控制逻辑协调配合,实现快速保护和故障自然隔离。该文阐述了直流主动保护的应用场景,分析了主动保护各功能的实现原理和方法,论述了直流配电系统的短路主动保护和接地主动保护,以及直流环网、交直流混接故障的出现机理和基于主动保护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动保护能够有效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切断和准确隔离,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主动保护 主动式短路故障保护 主动式接地故障保护 交直流混接 直流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信号注入的含IIDG配电网谐波差动保护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立明 周浩亮 朱振洪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81-187,共7页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接入后,使得配电网成为复杂的多电源系统,也改变了配电网传统的潮流结构、运行方式和故障特性。充分利用IIDG接入对保护的积极因素,构建IIDG并网逆变器主动作用机制...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接入后,使得配电网成为复杂的多电源系统,也改变了配电网传统的潮流结构、运行方式和故障特性。充分利用IIDG接入对保护的积极因素,构建IIDG并网逆变器主动作用机制,提出基于特征信号注入的含IIDG配电网谐波差动保护方案,通过IIDG的主动参与保护使得保护更具灵活性。以DG并网点电能质量合格且IIDG输出功率不越限为约束,选择于IIDG电流内环注入特征高次谐波信号,并确定了能量主动调控的启用时机和有效作用时段,基于此提出了谐波电流含有率差动保护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差动保护 特征信号注入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主动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超速脱网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严干贵 侯延鹏 +1 位作者 王健 王昱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46-154,共9页
配备主动式Crowbar保护是为避免电网低电压诱发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转子侧变流器(R-VSC)过电流/过电压而脱网的低电压穿越措施,但是Crowbar保护的长时间投入(一般大于200 ms)可能会导致转子超速脱网。基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数学模型,... 配备主动式Crowbar保护是为避免电网低电压诱发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转子侧变流器(R-VSC)过电流/过电压而脱网的低电压穿越措施,但是Crowbar保护的长时间投入(一般大于200 ms)可能会导致转子超速脱网。基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了Crowbar投入导致转矩失衡而引起转子超速的动态过程,设计了一种Crowbar保护主动退出判据,并构建了转子变流器重启控制策略,形成了由"Crowbar保护策略+R-VSC重启控制策略"构成的抑制超速脱网的新型DFIG-LVRT措施。利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DFIG-LVRT仿真系统,对所改进的低电压穿越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主动式Crowbar保护 超速脱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矩失衡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香珍 侯延鹏 +3 位作者 曲锐 吴泰宇 张顺 朱宏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7-112,119,共7页
目前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主要通过配备主动式Crowbar保护来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由于电网扰动将打破风电机组原有的转矩平衡条件,由此可能导致风电机组转子加速至超速保护动作值,触发超速保护动作,致使风电机组发生超速脱网,无法实... 目前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主要通过配备主动式Crowbar保护来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由于电网扰动将打破风电机组原有的转矩平衡条件,由此可能导致风电机组转子加速至超速保护动作值,触发超速保护动作,致使风电机组发生超速脱网,无法实现故障穿越。本文分析了dq坐标系下DFIG的数学模型和功率解耦控制原理,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的DFIG联网仿真系统,仿真分析了因转矩失衡导致机组超速脱网的LVRT失败过程,表明机电暂态过程对机组LVRT有重要影响。继而提出一种故障期间重启转子变流器、恢复机组功率控制的改进LVRT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主动式Crowbar保护 转矩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