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盘刚性转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苏奕儒 何立东 +1 位作者 汪振威 常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19-124,共6页
提出一种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方法对单盘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进行在线消除。在分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带有单圆盘的转子实验台,制定了双平面的2种安装方案。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实验台的转子模型,分析了2种安... 提出一种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方法对单盘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进行在线消除。在分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带有单圆盘的转子实验台,制定了双平面的2种安装方案。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实验台的转子模型,分析了2种安装方案的平衡效果,并确定了各个平衡方案下的最佳控制方法。在实验台上对2种安装方案的平衡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不同的安装方案需要采用的控制方法各不相同,采用最佳控制方法的双平面主动平衡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单盘转子的不平衡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盘转子 双平面 主动平衡 振动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和单平面主动平衡控制转子振动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立东 沈伟 +1 位作者 刘锦南 高金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06-109,共4页
为了指导在透平机械中应用在线主动平衡技术,进行了利用双平面主动平衡技术和单平面主动平衡技术解决转子振动问题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应用主动平衡技术时,转子一阶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峰值为550μm;应用双平面主动平衡装置... 为了指导在透平机械中应用在线主动平衡技术,进行了利用双平面主动平衡技术和单平面主动平衡技术解决转子振动问题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应用主动平衡技术时,转子一阶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峰值为550μm;应用双平面主动平衡装置后,可以将振动峰值减小到40μm以下,降幅达到93%;利用单平面的主动平衡装置,可将振动峰值减小到100μm以下,降幅达到80%。应用双平面或单平面主动平衡技术,都可有效地控制转子同频振动。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电磁式主动平衡系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平衡 旋转机械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励磁和永磁-电磁联合驱动的主动平衡执行器 被引量:8
3
作者 潘鑫 彭瑞轩 +3 位作者 何啸天 吴海琦 葛德宏 江志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8,共6页
在线主动平衡系统因可实时抑制旋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振动,在高端机床和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平衡执行器作为主动平衡系统的终端执行机构,其性能参数决定了平衡系统的整体指标。对已有电磁滑环式平衡执行器... 在线主动平衡系统因可实时抑制旋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振动,在高端机床和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平衡执行器作为主动平衡系统的终端执行机构,其性能参数决定了平衡系统的整体指标。对已有电磁滑环式平衡执行器的轴向励磁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励磁和永磁-电磁联合驱动方法的新型执行器结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定量分析了执行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上述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径向励磁结构在整周范围内均可驱动配重盘完成自锁和步进动作,结构设计方案可行,且利用永磁-电磁联合驱动可将驱动电压有效降低12.5%,为该类执行器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振动抑制 主动平衡 平衡执行器 径向励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装电磁滑环式主动平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鑫 何啸天 +2 位作者 吴海琦 高金吉 江志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11,共5页
质量不平衡超标是导致机床主轴功能失效的一种典型故障,而主动平衡系统由于可在线自动降低主轴因刀具或砂轮不均匀磨损等因素造成的不平衡振动,是智能机床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介绍了一种可集成安装于主轴中空转子中的内装电磁滑环... 质量不平衡超标是导致机床主轴功能失效的一种典型故障,而主动平衡系统由于可在线自动降低主轴因刀具或砂轮不均匀磨损等因素造成的不平衡振动,是智能机床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介绍了一种可集成安装于主轴中空转子中的内装电磁滑环式平衡执行器,并通过磁场驱动两个配重盘的步进旋转来在线补偿主轴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在详细介绍该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平衡精度和自锁能力两项性能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平衡实验验证了该平衡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主动平衡系统可在3 600 r/min的转速下将机床主轴的不平衡振动降低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主轴 振动控制 平衡振动 主动平衡 电磁滑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底盘主动平衡试验平台与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建柱 高明远 +3 位作者 马晨旭 王志策 黄莹 黄韶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8-364,共7页
常规的农用作业装备很难适应坡地作业环境,为了使作业车身在坡地作业时保持水平,以主动平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基于Sim Mechanics与Sim Hdraulics模块建立了机-电-液多物理域仿真模型;针对双作用非对... 常规的农用作业装备很难适应坡地作业环境,为了使作业车身在坡地作业时保持水平,以主动平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基于Sim Mechanics与Sim Hdraulics模块建立了机-电-液多物理域仿真模型;针对双作用非对称式液压油缸推程与回程运动的不同特性,采用双通道式PID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分别对液压油缸跟随响应、位移误差变化、速度阶跃响应与平台双轴倾角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表明,双通道PID控制下最大跟随误差为1. 90 mm,响应时间为0. 228 s,极限状态下平衡时间为2. 98 s。与单通道PID控制相比,其最大控制误差降低49. 3%,响应速度提高了45. 8%。在实验室模拟8种不同坡度,对主动平衡试验平台进行响应时间和平衡效果测试,系统响应时间为0. 328 s;随着坡度的增加,试验平台调平最大误差为1. 14°,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 299°,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底盘 坡地作业 主动平衡 试验平台 多物理域仿真 双通道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单平面在线主动平衡影响系数表法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樊红卫 史必佳 景敏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针对单平面单测点转子在线主动平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影响系数表的智能平衡策略。建立了转子在线主动平衡影响系数表法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平衡控制的稳定性,设计了平衡算法的实现方案。开展了转子单平面单测点在线主动平衡影响系数表法... 针对单平面单测点转子在线主动平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影响系数表的智能平衡策略。建立了转子在线主动平衡影响系数表法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平衡控制的稳定性,设计了平衡算法的实现方案。开展了转子单平面单测点在线主动平衡影响系数表法的数值仿真,对转子系统初始影响系数准确和不准确情况下在线主动平衡迭代过程给出了量化分析结果,通过影响系数表法与自适应、自校正算法的对比,证明了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于工作状态稳定的转子系统是可行的,它能够显著提高在线主动平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单平面平衡 在线主动平衡 影响系数表 自适应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磁式主动平衡装置解决烟气轮机转子的振动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沈伟 何立东 +1 位作者 高金吉 周卫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研究在烟气轮机转子上装一套主动平衡装置在线解决其振动过大的问题。为了将主动平衡技术运用于生产实际,以某炼油厂双级悬臂式烟气轮机为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比较4种单平面和3种双平面平衡的效果,确定了主动平衡装置的轴向安装... 研究在烟气轮机转子上装一套主动平衡装置在线解决其振动过大的问题。为了将主动平衡技术运用于生产实际,以某炼油厂双级悬臂式烟气轮机为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比较4种单平面和3种双平面平衡的效果,确定了主动平衡装置的轴向安装位置及其所需的最大平衡能力。最后,经数值仿真验证表明:利用该主动平衡装置,能有效地降低烟气轮机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振动。研究结果为烟气轮机转子上主动平衡装置的安装和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烟气轮机 主动平衡装置 振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连杆机构的主动平衡器
8
作者 张英 姚燕安 查建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7-1734,共8页
提出一种结构独立的主动平衡器的设计构想,旨在不改变待平衡机构原有结构和运动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控制系统来实现机构的柔性平衡.该平衡器由两自由度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两自由度机构的一个输入轴兼做输出轴,与待平衡机构的输入轴... 提出一种结构独立的主动平衡器的设计构想,旨在不改变待平衡机构原有结构和运动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控制系统来实现机构的柔性平衡.该平衡器由两自由度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两自由度机构的一个输入轴兼做输出轴,与待平衡机构的输入轴或输出轴相联并与其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另一个输入轴由控制电机驱动.这种特殊的结构使主动平衡器成为具有一个外伸轴的智能平衡箱,既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待平衡机构上,又可以通过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调整来满足其不同的平衡要求.对主动平衡器进行概念设计,确定了基于平面连杆机构的4种可行研究方案,并以其中的1种为例,介绍了主动平衡器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曲柄摇杆机构为待平衡机构给出了算例,对不同平衡目标下主动平衡器各种研究方案和附加杆组法的平衡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控制系统的引入使主动平衡器具有更大的柔性,故对不同平衡目标,均可通过其执行机构结构参数和控制输入运动规律的优化设计获得较好的平衡效果,并可通过控制输入的再设计有效地补偿因工况改变而造成的机构动力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平衡 震动力矩 输入扭矩 震动力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R1P型主动平衡器的设计研究
9
作者 张英 姚燕安 查建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8-1213,共6页
4R1P型主动平衡器为独立式结构,由平面两自由度4R1P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4R1P机构的一个输入轴兼作输出轴,与待平衡机构相连,另一个输入轴与控制电机相连,通过对4R1P机构结构参数和控制输入的恰当设计实现平衡作用。建立了基于输入扭矩... 4R1P型主动平衡器为独立式结构,由平面两自由度4R1P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4R1P机构的一个输入轴兼作输出轴,与待平衡机构相连,另一个输入轴与控制电机相连,通过对4R1P机构结构参数和控制输入的恰当设计实现平衡作用。建立了基于输入扭矩、摆动力矩、摆动力和控制电机最大功率的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步骤,并给出了该型主动平衡器的设计算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平衡目标下,4R1P型主动平衡器的两种安装方案对机构各项动力指标都具有较好的平衡作用,通过调整其控制输入运动规律,可以有效地补偿因工况改变而造成的机构动力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平衡 摆动力矩 输入扭矩 摆动力 平面4R1P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调整杆的主动平衡器
10
作者 张英 姚燕安 查建中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主动平衡器是一种能够实现柔性动力平衡的装置,由平面两自由度执行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通过对其控制电机运动参数的设计来补偿机构动力性能的变化。鉴于该装置对机构输入扭矩变化的补偿作用不足,基于可调整机构的概念,提出一种具有可调... 主动平衡器是一种能够实现柔性动力平衡的装置,由平面两自由度执行机构和控制电机组成,通过对其控制电机运动参数的设计来补偿机构动力性能的变化。鉴于该装置对机构输入扭矩变化的补偿作用不足,基于可调整机构的概念,提出一种具有可调整杆的主动平衡器的设计方法,即将主动平衡器执行机构的一个构件设计为杆长可变的可调整杆,通过对可调整杆杆长和控制电机转速函数的集成设计,对由负载变化引起的机构动力性能的改变进行补偿。提出基于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的设计流程,以5R型主动平衡器为例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可调整杆的引入拓展了主动平衡器性能改善的设计空间,增强了其对机构动力性能,特别是对机构输入扭矩变化的补偿作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平衡 可调整机构 输入扭矩 灵敏度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果蝇算法的转子主动平衡系统时滞辨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阳 张利 +2 位作者 范杰 刘璇 徐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转子主动平衡控制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存在时滞现象,这对高速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而时滞辨识是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文章以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时滞的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了... 转子主动平衡控制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存在时滞现象,这对高速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而时滞辨识是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文章以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时滞的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了时滞辨识的优化目标函数,在果蝇算法基础上引入步长因子,提出了变步长的改进果蝇算法,使得迭代步长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提高了算法的迭代速度和精度,最终实现了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系统的时滞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时滞辨识方法能有效地辨识转子主动平衡控制系统的时滞量,且在迭代次数和精度上都优于标准的果蝇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参数辨识 主动平衡控制 转子系统 果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兵 方之楚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在现代高速旋转机械中,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是机器性能降低甚至损坏的重要原因。对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可按一定时间步长把变转速离散成有限个转动角速度。针对每个离散角速度,依据影响系数法,采用包含残余振动值和校正不平衡的广... 在现代高速旋转机械中,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是机器性能降低甚至损坏的重要原因。对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可按一定时间步长把变转速离散成有限个转动角速度。针对每个离散角速度,依据影响系数法,采用包含残余振动值和校正不平衡的广义线性二次型目标性能函数推导出控制律。通过每个离散转速下影响系数的估计和增益矩阵的计算,形成对应于各离散转速的增益表,从而实现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数值模拟验证了增益调度控制能很好地抑制不平衡振动。与传统的加权二乘法(WLS)相比,数值模拟显示,该法对校正不平衡的惩罚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也可增强控制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转子 准稳态 主动平衡 增益调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摩擦驱动的高速转子主动平衡装置的设计
13
作者 罗鹏 陈富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35,共3页
高速旋转机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和动力工程的关键设备。旋转机械的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偏离动平衡状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转子会发生剧烈的振动,严重时会使设备失效。解决这种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停车对转子进行... 高速旋转机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和动力工程的关键设备。旋转机械的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偏离动平衡状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转子会发生剧烈的振动,严重时会使设备失效。解决这种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停车对转子进行再平衡。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速转子在线主动平衡的新型平衡装置的结构设计,以消除由于旋转机械停车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介绍了平衡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讨论了平衡装置中的驱动原件—压电振子的设计要点和其产生行波振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 主动平衡 压电效应 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混合式砂轮-电主轴系统自动平衡装置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4
作者 樊红卫 景敏卿 刘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30,41,共6页
高速磨削过程中,砂轮-电主轴的不平衡影响工件精度和主轴寿命。因此,自动平衡装置在高速精密加工场合应用广泛。主动混合式自动平衡头是当今应用最多的一类自动平衡装置,阐述了其动平衡原理,并对其按结构特点进行了分类介绍。最后,对自... 高速磨削过程中,砂轮-电主轴的不平衡影响工件精度和主轴寿命。因此,自动平衡装置在高速精密加工场合应用广泛。主动混合式自动平衡头是当今应用最多的一类自动平衡装置,阐述了其动平衡原理,并对其按结构特点进行了分类介绍。最后,对自动平衡装置未来发展作了展望,提出了平衡头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电主轴 主动平衡 自动平衡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主动性静态和动态平衡测试的重测信度: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敏 闫雅凤 瓮长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研究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老年人在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测试的重测信度。方法 20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人参与本研究,应用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测试受试者在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在7d后同一时间由同一测试者重... 目的研究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老年人在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测试的重测信度。方法 20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人参与本研究,应用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测试受试者在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在7d后同一时间由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重测信度。结果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测试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ICC=0.804~0.923)。结论 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测试老年人在主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具有高度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平衡测试 信度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主动功率平衡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周 李亚州 +3 位作者 陆于平 詹若培 何炎 张小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7-124,共8页
考虑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的发展,从机理上分析了现有多端协调控制策略用于新形势下VSC-MTDC系统的控制特性差异;基于机理分析,针对现有多端协调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主动功率平衡协调控制策略。该方法... 考虑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的发展,从机理上分析了现有多端协调控制策略用于新形势下VSC-MTDC系统的控制特性差异;基于机理分析,针对现有多端协调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主动功率平衡协调控制策略。该方法提出了一种主动功率平衡技术,实现VSC-MTDC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主动功率平衡,改善直流电压动态调节特性,并降低换流站传输功率的动态偏差,提高换流站的传输功率精度,从而实现对VSC-MTDC系统直流电压的快速精准控制。最后,基于对VSC-MTDC的PSCAD/EMTDC的仿真,对所提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多端协调控制 主动功率平衡 动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推力平衡原理的轴系纵向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全超 刘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39,共4页
针对轴系纵向振动引起的船舶尾部振动噪声问题,提出基于主动推力平衡原理的轴系纵向减振方法,设计了轴系纵向减振结构,通过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刚度特性,并对比分析了应用纵向减振结构前后轴系纵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主动推... 针对轴系纵向振动引起的船舶尾部振动噪声问题,提出基于主动推力平衡原理的轴系纵向减振方法,设计了轴系纵向减振结构,通过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刚度特性,并对比分析了应用纵向减振结构前后轴系纵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主动推力平衡原理轴系纵向减振方法,可有效化解减振结构低动刚度和高静刚度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桨轴系统纵向振动控制向低频范围扩展;应用基于主动推力平衡原理的纵向减振结构后,轴系纵向振动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推力平衡 纵向减振 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机自动平衡系统的设计及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燕 王维民 高金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了解决某些旋转机械转子振动会发生随机突变的问题,以超重力机为例,根据其动力学特性和用户实际使用时的振动幅值、相位变化数据,计算其可承受的最大不平衡量,以此为依据,根据液体"自衡"原理设计连续注排液式平衡头,实现了... 为了解决某些旋转机械转子振动会发生随机突变的问题,以超重力机为例,根据其动力学特性和用户实际使用时的振动幅值、相位变化数据,计算其可承受的最大不平衡量,以此为依据,根据液体"自衡"原理设计连续注排液式平衡头,实现了超重力机转子振动模拟和在线消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应用连续注排液式平衡头的自动平衡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子的振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延长其生产周期。这些数据为此系统应用到超重力机和其他旋转机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机 振动 主动平衡装置 自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杆机构KED平衡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晶 余跃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用冗余驱动的新方法解决了连杆机构弹性动力(KED)平衡的问题.推导出具有冗余驱动的弹性机构动力学方程;网述了冗余驱动主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一平面4R机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种新方法对弹性机构动力平衡的良好效果和优越性.
关键词 连杆机构 弹性动力平衡 冗余驱动 弹性机构动力学 KED平衡 主动平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球式平衡系统平衡方法及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恒志 张震 +1 位作者 梁警威 张朝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143,共5页
针对电磁球式主动平衡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归纳钢球对应补偿能力的计算方法,讨论由已知不平衡量计算两个钢球相位的过程,并将多球情况按一定规则简化为两球情况,得到不平衡量和钢球数量、相位的关系。在特定转子直径下,建立平衡系统结... 针对电磁球式主动平衡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归纳钢球对应补偿能力的计算方法,讨论由已知不平衡量计算两个钢球相位的过程,并将多球情况按一定规则简化为两球情况,得到不平衡量和钢球数量、相位的关系。在特定转子直径下,建立平衡系统结构的三维模型,基于Ansoft Maxwell有限元分析平台,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研究了永磁体排布方式、直径、厚度和电磁结构对平衡转速和补偿量等的影响规律,最终完成了结构设计。结果表明:采用相邻永磁体极性相反交替排布,永磁体直径为6 mm、厚度为4 mm,电磁结构外壳长度略小于铁心长度时,平衡系统能取得较为合理的转速和最大补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球式 主动平衡系统 平衡方法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