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1
作者 严晗 程晓卿 +3 位作者 马小平 赵汝豪 陈菲 王若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9,共10页
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策略中,传统方法多依赖事后应对,缺乏高效的预防和实时响应机制。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演变和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内涵,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 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策略中,传统方法多依赖事后应对,缺乏高效的预防和实时响应机制。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演变和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内涵,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系统新型架构及其运行机制。该架构通过集成“人、机、环、管”四要素,结合物理系统实时感知与数字孪生系统数据处理和仿真推演,实现对风险隐患的辨识评估和主动防控,能够支撑风险点日常管理、隐患点排查治理、风险事件传播预测、事故救援策略优化等业务服务,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城轨系统风险防控知识提取技术、城轨主动安全保障图谱构建和应用技术、城轨系统风险防控仿真优化技术等,为推动城轨系统安全保障模式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型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主动安全保障 数字孪生 架构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安全理念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冉春华 熊建琼 +2 位作者 李春梅 覃丽禄 陈泽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256,共5页
为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研究了主动安全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传统的被动安全模式下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责任感不强、管理困难等固有弊端,对比主动安全模式下安全意识强、警... 为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研究了主动安全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传统的被动安全模式下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责任感不强、管理困难等固有弊端,对比主动安全模式下安全意识强、警惕性高、可降低事故频率与等级、可优化管理制度等客观优势,从实验室规章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支撑保障、安全知识培训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入手进行主动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实验室主动安全管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专业化,进一步增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主动安全预警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奎杰 周开运 +5 位作者 詹锐烽 高泓 张炜鑫 曹元成 文劲宇 程时杰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1,共14页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和关键装备。然而,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电池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失效触发的热失控,电池热失控的进一步蔓延将导致火灾或爆炸等灾难...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和关键装备。然而,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电池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失效触发的热失控,电池热失控的进一步蔓延将导致火灾或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因此,需要在储能电池失效前及时并准确地进行主动安全预警,从而避免发生热失控,保障储能电池系统安全运行。系统梳理当前基于信号特征、模型预测、数据驱动和混合策略的四类储能电池热失控早期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的研究重点,介绍各类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并对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总结当前锂离子电池主动安全预警领域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可能的解决方式,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主动安全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安全的工业无线网络WIA-FA干扰检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紫煜 杨锋 孙超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0-1007,共8页
工业无线网络WIA-FA在工厂应用时,现场使用的诸如传感器、仪器仪表等工业设备产生的瞬时非平稳信号会影响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传统的无线干扰检测机制大多针对已作用的干扰进行检测和响应,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和部署。因此... 工业无线网络WIA-FA在工厂应用时,现场使用的诸如传感器、仪器仪表等工业设备产生的瞬时非平稳信号会影响信息传输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传统的无线干扰检测机制大多针对已作用的干扰进行检测和响应,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和部署。因此,基于主动网络安全的思想提出了工业无线WIA-FA的干扰检测方法。对WIA-FA物理层信号的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WIA-FA通信时可能面临的干扰威胁;针对该威胁提出基于主动安全的FICA-STFT干扰检测方法,对WIA-FA环境中工业设备产生的同频、邻频、脉冲干扰与正常信号进行智能分离,实现干扰信号时、频域特征的主动检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在WIA-FA运行过程中主动发现干扰情况的有效性,为后续检测WIA-FA信道状态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WIA-FA 主动安全 干扰检测 FICA-S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安全的重大事故网络舆情智能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鑫 谢科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针对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肆意传播且真伪难辨的信息易引起社会负面情绪,给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基于主动安全理念,结合情感分析模型、主题计算模型和易感人群-潜伏人群-感染人群-离去人群(SEIR)模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网络... 针对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肆意传播且真伪难辨的信息易引起社会负面情绪,给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基于主动安全理念,结合情感分析模型、主题计算模型和易感人群-潜伏人群-感染人群-离去人群(SEIR)模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网络舆情仿真及控制策略研究。运用卷积深度置信网络(CDBN)、时域卷积网络(TCN)、条件随机场(CRF)组成的CDBN-TCN-CRF情感分析模型及T分布瓦瑟斯坦自编码器(TWAE)主题计算模型,识别情感极性及主题类别,跟踪网络舆情情感倾向及民众关注热点;运用SEIR模型来预测网络舆情走势,并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DBN-TCN-CRF情感分析模型、TWAE主题计算模型及SEIR模型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展现其对网络舆情深度分析与趋势预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重大事故 网络舆情分析 易感人群-潜伏人群-感染人群-离去人群(SEIR)模型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行为及意图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储颖 肖献强 朱家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6-268,共3页
针对国内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驾驶员行为及意图判断的汽车主动安全研究方法,在此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利用采集到的驾驶员各种操作信号及环境信息,进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意图分析。根据驾驶员的各种操作信息对常见驾... 针对国内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驾驶员行为及意图判断的汽车主动安全研究方法,在此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利用采集到的驾驶员各种操作信号及环境信息,进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意图分析。根据驾驶员的各种操作信息对常见驾驶行为及意图判断的权重的不同,建立了用于判别典型驾驶行为及意图的权重矩阵。通过MATLAB软件编程仿真,建立了八种典型驾驶状态下权重判断矩阵,仿真表明,该权重矩阵设计合理,可以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出典型的驾驶行为及意图,为未来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驾驶行为 驾驶意图 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区公路线形判断的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沅江 付琴 程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为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上驾驶的安全性,防止因驾驶员对不和谐线形的疏忽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利用采集到的各种驾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对公路线形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驾驶员的预警。基于山区公路线形判断的主动安全技术,首次被提出。采用矩... 为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上驾驶的安全性,防止因驾驶员对不和谐线形的疏忽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利用采集到的各种驾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对公路线形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驾驶员的预警。基于山区公路线形判断的主动安全技术,首次被提出。采用矩阵论的思想,将各种不和谐线形定义为状态矩阵,将各种驾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定义为信号矩阵。根据信号矩阵对判断不和谐线形的贡献值不同,建立初始权重矩阵。然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迭代仿真,从初始权重矩阵过渡到最终的权重矩阵,该权重矩阵可以作为常量直接使用。用给定线形对最终权重矩阵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使用该权重矩阵对线形进行判断,得到的结果与给定线形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主动安全 公路线形 权重矩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被引量:28
8
作者 胡爱军 王朝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99,共3页
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题之一,介绍了ABS、ASR、ESP、EPS、AFS、SBW、汽车主动避撞系统、TPMS等几种主动安全技术,分别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汽车 主动安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关于生产安全治理核心逻辑的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蓝麒 刘三江 +1 位作者 任崇宝 谭明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共11页
为探析生产安全治理的主要矛盾及未来发展方向,系统论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安全治理理论。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法,提取经济、技术、管理、文化作为安全治理的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和引领性影响... 为探析生产安全治理的主要矛盾及未来发展方向,系统论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安全治理理论。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法,提取经济、技术、管理、文化作为安全治理的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和引领性影响因素;其次,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揭示各影响因素对安全治理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发展论,提出面向未来我国安全治理的主要矛盾是安全与文化之间的矛盾;最后,以矛盾分析内容为基础,设计安全治理的发展框架。结果表明:未来生产安全治理的着力点可以概括为经济、科技、管理和文化,在文化层面发力是实现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的核心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 生产安全治理 主要矛盾 安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安全性的底盘子系统集成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涛 朱红全 徐桂红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6-231,236,共7页
为简化车辆控制系统结构及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采用底盘子系统分层协调结构对车辆纵向、侧向及垂向运动进行了集成控制。该集成控制采用主环路-伺服环路-子系统执行层的控制结构,在主环路上,考虑建模不确定性、扰动以及运动状态... 为简化车辆控制系统结构及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采用底盘子系统分层协调结构对车辆纵向、侧向及垂向运动进行了集成控制。该集成控制采用主环路-伺服环路-子系统执行层的控制结构,在主环路上,考虑建模不确定性、扰动以及运动状态参数耦合,通过滑模控制跟踪车辆参考模型,获得车辆稳定行驶所需的期望广义力;在伺服环路上,考虑轮胎力非线性及其耦合关系,利用二次规划算法将广义力优化分配到子系统。特别是在集成控制中加入侧倾力矩分布控制,有效调控垂向载荷的内外侧转移,抑制车身的侧倾,对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底盘混合式分层协调控制提升了子系统工作潜力,可以有效跟踪期望运动轨迹,抑制了侧滑,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混合分层协调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行为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献强 王其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90-2393,共4页
研究了基于驾驶员行为判断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利用车辆现有各种传感器信号,使用ARM处理器采集驾驶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信号,并通过CCD获取车辆行驶环境状况,综合进行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预测,进而进行主动危险行为告警。考虑到一种... 研究了基于驾驶员行为判断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利用车辆现有各种传感器信号,使用ARM处理器采集驾驶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信号,并通过CCD获取车辆行驶环境状况,综合进行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预测,进而进行主动危险行为告警。考虑到一种驾驶行为由多种操作组成,采用了决定正常驾驶行为的八种信号进行权重运算,建立了驾驶行为预测权重矩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出典型的驾驶行为,为未来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驾驶行为 驾驶意图 权重决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主动安全签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猛 吴泉源 邹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6-441,共6页
在分布计算环境中构造安全的应用系统是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 基于数字签名算法DSA ,首次利用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密钥的共享技术和动态刷新技术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主动安全签名系统 ,给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 ,提... 在分布计算环境中构造安全的应用系统是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 基于数字签名算法DSA ,首次利用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密钥的共享技术和动态刷新技术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主动安全签名系统 ,给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 ,提出并实现了主动安全的影子刷新和影子重构等算法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当系统总的结点数n≥ 3t+1时 ,即使攻击者每个周期都能成功地入侵系统中t个结点 ,该签名系统也能有效防止攻击者窃取签名私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影子 重构 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行驶状态参数预测的主动安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石 朱力 王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60-1465,共6页
开展汽车行驶安全运动参数的预测研究,提前预知汽车未来时刻可能的行驶运行状态,对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阶递推模型来开展汽车运动参数预测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建模预测方法。并以侧倾角速... 开展汽车行驶安全运动参数的预测研究,提前预知汽车未来时刻可能的行驶运行状态,对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阶递推模型来开展汽车运动参数预测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建模预测方法。并以侧倾角速度这一车辆行驶时的关键参数为例,预测并讨论了多阶递推模型在行驶安全运动参数预测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由于多阶递推充分考虑到了汽车运动系统的时变特性和非线性特性,能够很好地跟踪系统的变化趋势,因此其预测精度更高。多阶递推模型仅利用自身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预测,通用性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运动参数预测 多阶递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安全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科范 梁本部 刘介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3,共5页
针对新时期安全治理对安全理论和实践提出的新要求,系统构建主动安全理论体系。主动安全是数智时代面向安全4.0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论,通过界定和拓展主动安全理论内涵外延,发展由主动安全四个理念、四个原则、四个注重、四个预先和四... 针对新时期安全治理对安全理论和实践提出的新要求,系统构建主动安全理论体系。主动安全是数智时代面向安全4.0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论,通过界定和拓展主动安全理论内涵外延,发展由主动安全四个理念、四个原则、四个注重、四个预先和四个支撑为主体结构的主动安全体系安全屋模型,凝练主动安全理论框架和核心内容。研究认为:主动安全是对系统广义风险进行泛在侦测、前馈避让、绝对去除和人机应急的安全管理理念、设施与策略体系,具有安全理论维度、社会实践维度和技术应用维度的创新性和融合性。以火车站应急疏散管理为例开展场景分析检验主动安全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安全屋模型 安全理论 场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320C6201在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席樾 朱雷 +1 位作者 杨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3-86,共4页
随着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频繁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也突显出了研制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基于DSP的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克服基于雷达、微波、超声波系统的缺陷。... 随着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频繁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也突显出了研制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基于DSP的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克服基于雷达、微波、超声波系统的缺陷。通过采用高性能的TMS320C6201DSP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开发出的硬件系统,配合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的先进算法,能够可靠地检测道路、障碍物的存在及其距离,该系统体积小,携带、安装方便,在对较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系统成本价格方面也都能够满足实用化的要求。大量实验证明,本系统设计先进合理,适应于各种车辆,具有实际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数字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轮汽车驱动机构冗余优化与主动安全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惜瀛 王亚楠 +2 位作者 李琳 张泽宇 王春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4-1128,共5页
针对电动轮汽车全新的底盘结构策略,采用分层控制,将姿态跟踪与底盘操纵量优化分配相结合,上层姿态控制器采用精确线性化控制策略克服系统非线性,生成改善行驶姿态所需合力矩;下层分配控制器采用二次规划算法,优化因四轮独立驱动而形成... 针对电动轮汽车全新的底盘结构策略,采用分层控制,将姿态跟踪与底盘操纵量优化分配相结合,上层姿态控制器采用精确线性化控制策略克服系统非线性,生成改善行驶姿态所需合力矩;下层分配控制器采用二次规划算法,优化因四轮独立驱动而形成的冗余执行机构,综合实现姿态参数跟踪误差和轮胎力输出最小化,优化分配驱动扭矩、制动扭矩,减少整车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结构可使运行轨迹很好地跟踪驾驶员给定轨迹且车辆操作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执行机构 优化分配 主动安全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A的主动安全防御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阳 张琛 唐朝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3-56,共4页
对于目前计算机防御技术的不成熟和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运用人工免疫中的DCA算法,提出一种以改进单分类器DCA算法为基础的主动安全防御算法。DCA算法作为最新的人工免疫算法,以危险信号为基础对异物进行识别,而主动安全DCA算法弱化... 对于目前计算机防御技术的不成熟和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运用人工免疫中的DCA算法,提出一种以改进单分类器DCA算法为基础的主动安全防御算法。DCA算法作为最新的人工免疫算法,以危险信号为基础对异物进行识别,而主动安全DCA算法弱化了主观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smurf攻击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理论 DCA算法 主动安全防御 snltlrf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动预警区域的主动安全避碰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平 王春香 +1 位作者 杨明 王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5-999,1005,共6页
为提高城市环境中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主动安全避碰系统.该系统底层硬件采用分布式架构,底层软件采用u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通信系统采用CANopen通信协议.针对城市环境道路曲率变化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随... 为提高城市环境中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主动安全避碰系统.该系统底层硬件采用分布式架构,底层软件采用u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通信系统采用CANopen通信协议.针对城市环境道路曲率变化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随动预警区域检测方法.实际实验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避碰系统 随动预警区域 CANOPEN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预警主动安全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敏 王东强 曾鑫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322,共5页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能够提前对汽车碰撞做出预警及自动处理,有效抑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文中开展基于摄像头、激光雷达、车间通信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车超车换道阶段的基于TTC和冲突概率估...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能够提前对汽车碰撞做出预警及自动处理,有效抑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文中开展基于摄像头、激光雷达、车间通信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车超车换道阶段的基于TTC和冲突概率估计的碰撞概率主动安全预测算法。综合考虑时间域和超车距离等条件的约束,建立车辆超车换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依据超车行为约束条件,提出碰撞时间与碰撞概率的公式(TTC);同时引入多元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用冲突潜在领域表示潜在冲突的可能性大小,建立了两车潜在冲突区域重合的概率密度计算模型。在1∶10模拟赛道仿真平台上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模拟测试,其对4辆智能车200次的同向及反向接近预警警报和紧急警报的准确率均为100%,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预警 超车 主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研究展望(英文) 被引量:32
20
作者 永井正夫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4-22,共9页
基于传感和控制技术,研究了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介绍了日本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用于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的驾驶记录仪的发展。基于车辆动态数据,提出了驾驶记录仪捕捉未遂事件所用的算法。回顾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 基于传感和控制技术,研究了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介绍了日本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用于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的驾驶记录仪的发展。基于车辆动态数据,提出了驾驶记录仪捕捉未遂事件所用的算法。回顾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和驾驶辅助功能的微型电动车车辆动力学控制问题。介绍了基于轮毂电机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算法。介绍了适应驾驶员特性和交通情况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介绍了根据不同驾驶习惯和周围环境自动调整辅助策略的自适应系统,以及一些利用主动交互车辆和模拟驾驶仪进行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有关未来车辆控制技术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车辆动力学控制 驾驶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