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药白念珠菌主动外排泵蛋白的功能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慧君 夏忠弟 +1 位作者 吴高莉 周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耐药白念珠菌主动外排泵蛋白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微量稀释法测定4种抗真菌药物对20株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罗丹明分别在对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中的外排情况,... 目的:研究耐药白念珠菌主动外排泵蛋白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微量稀释法测定4种抗真菌药物对20株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罗丹明分别在对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中的外排情况,筛选出罗丹明6G外排明显增加的耐药菌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主动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加入葡萄糖提供能量后,有些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外排罗丹明6G增加,而在这些菌株中,主动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敏感株。结论: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与主动外排泵基因过度表达相关;测定白念珠菌中罗丹明6G的外排情况,是筛选主动外排泵基因过度表达的耐药菌株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主动外排泵 氟康唑 CDR1 CD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外排泵对铜绿假单胞菌摄入硅纳米颗粒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敖翔 唐爱国 +2 位作者 罗昔波 皮兰敢 章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61-3263,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对铜绿假单胞菌(PA)摄入硅纳米颗粒的影响,为将其作为药物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7年1—6月检测的PA临床菌株24株,分别编号为S1~S24;以PA的野生菌株PA01作为MexA基因的阳性对照。将筛选出...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对铜绿假单胞菌(PA)摄入硅纳米颗粒的影响,为将其作为药物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7年1—6月检测的PA临床菌株24株,分别编号为S1~S24;以PA的野生菌株PA01作为MexA基因的阳性对照。将筛选出的6株PA临床菌株及野生菌株PA01培养到对数增长期,分别以终浓度为30μg/ml(高浓度组)和终浓度为6μg/ml(低浓度组)的硅纳米颗粒加入到菌液中,培养2、4、8、12、24 h时取样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硅纳米颗粒摄入情况。结果 24株PA临床菌株菌液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外排泵基因表达,S24同时表达4种外排泵基因(MexA、MexC、MexX、MexE)。PA01(仅表达1种外排泵基因MexA)与S24摄入的硅纳米颗粒情况相似,PA01菌液培养2 h时可以发现硅纳米颗粒摄入,以12、24 h时硅纳米颗粒摄入最多,且摄入情况相似;高浓度组S24培养24 h时硅纳米颗粒摄入量是低浓度组的2倍。结论硅纳米颗粒不完全受主动外排泵的影响,至少有一部分硅纳米颗粒能进入到细菌体内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为其作为抗菌药物载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主动外排泵 药物载体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泵介导的多重抗生素耐药性(英文)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7-596,共20页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 ,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明显的固有与获得性耐药 ,这种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在于该菌具有的多种能量依赖性的药物主动外排泵和低通透性外膜屏障协同作用所致。近 10年对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外排泵的研...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 ,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明显的固有与获得性耐药 ,这种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在于该菌具有的多种能量依赖性的药物主动外排泵和低通透性外膜屏障协同作用所致。近 10年对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外排泵的研究已经颇为深入 ,本文对有关进展予以讨论。在铜绿假单胞菌已报道了 6种属于“耐药—生节—分裂 (RND)”类的药物外排泵系统 ,它们可在天然野生株表达或者由于基因突变而诱导表达 ,从而介导了对β-内酰胺类 (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等的耐药性。这些外排泵中尤其以 Mex AB-Opr M系统的作用底物范围最广 ,在耐药性形成中起主要作用。RND类外排泵系统也普遍存在于其它革兰氏阴性细菌。各外排泵通常由内膜转运体蛋白、内膜融合蛋白及外膜通道蛋白一起形成功能性转运复合体将药物排至胞外。药物外排泵常影响对灭活酶较稳定的抗菌药物。一些新抗菌药物如 L inezolid(Oxa-zolidinoes类 )、Telithromycin(Ketolides类 )及 Tigecycline(Glycyclines类 )也是 Mex AB-Opr M等 RND类外排泵的作用底物 ,故这些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较强。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表达的调控机制多是在转录水平上受局部阻遏物或激活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多重耐药性 主动外排泵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抑制剂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氟喹诺酮主动外排表型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愉 周秀珍 +4 位作者 张智洁 孙继梅 孙博 赵立 李胜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进行干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存在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进行干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存在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主动外排泵不仅存在于耐药菌株,而且也存在于敏感菌株,但对耐药菌株影响更大。与泵阴性组比较,泵阳性组敏感率降低在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组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增加在洛美沙星、环丙沙星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利血平可增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对其耐药表型有影响。主动外排机制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主动外排泵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eB外排泵基因表达与多重耐药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同慧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AdeABC主动外排泵表达及碳青霉烯酶OXA-23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11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MICs;用泵抑...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AdeABC主动外排泵表达及碳青霉烯酶OXA-23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11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MICs;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检测分离菌的外排表型;用PCR技术扩增外排泵结构基因adeB、adeJ、abeM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OXA-23;RT-PCR方法检测adeB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3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B全部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90%;96.9%(31/32)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含adeB、adeJ和bla OXA-23基因,93.8%(30/32)的含abeM基因。另78株敏感菌中,adeB、adeJ、ab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8.2%、79.5%和80.8%;与耐药菌相比,敏感菌的ade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较低。110株临床分离菌中,美罗培南加CCCP共筛出15株泵阳性菌。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外排泵机制和碳青霉烯酶OXA-23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主动外排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OXA-23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诱导对临床耐药菌株主动外排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华 付赛赛 +3 位作者 王亚云 胡功政 潘玉善 苑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53-1760,共8页
笔者拟研究环丙沙星诱导对大肠埃希菌临床耐药菌株Y35、J45主动外排基因acrA、acrB、acrD、acrE、acrF、mdtA及外排调控基因marA、robA和soxS mRNA水平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Y35、J45不同诱导阶段MIC;采用荧光定量... 笔者拟研究环丙沙星诱导对大肠埃希菌临床耐药菌株Y35、J45主动外排基因acrA、acrB、acrD、acrE、acrF、mdtA及外排调控基因marA、robA和soxS mRNA水平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Y35、J45不同诱导阶段MIC;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Y35、J45及二者诱导至10、20、30代菌株的主动外排及外排调控基因mRNA相对转录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经过30代诱导,环丙沙星对诱导株MIC均增至原来的2倍,达到256μg·mL^(-1)。Y35耐药株诱导至10和30代时,除了mdtA基因外,其他8个基因转录量介于1.20~96.07,与未诱导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acrD基因转录量增加最为明显;至20代时,acrA、acrB、marA与10代诱导株相比,转录量下降,但高于原代菌株转录量;acrE、robA和soxS基因转录量数值介于1.40~3.81,与未诱导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J45耐药株至10代时,acrB、acrF基因转录量增加,转录量分别为原代菌株2.76和1.73倍,其他测定基因转录量下降;至20代时,acrA、acrB、acrE、mdtA基因转录量增加显著,分别为原代菌株的15.35、58.89、31.56、36.50倍,差异极显著(P<0.01);至30代时,所有检测基因的转录量均大于原代菌株,acrF基因转录量增加最为明显,是原代菌株的102.54倍。本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环丙沙星诱导,能够使临床耐药株对其MIC值增加,耐药性增强;环丙沙星诱导能促使临床耐药菌株主动外排基因mRNA转录量增加,更强的耐药性可能是由主动外排泵介导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最小抑菌浓度 环丙沙星 主动外排泵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外排泵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宗自卫 董兆麟 段康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细胞膜的低通透性和膜上存在的RND外排泵有关,而且RND外排泵起主导作用。方法利用发光杆菌的荧光素酶基因操纵子luxCDABE为报道子,对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所有的12种已知和可能的RND外排泵基因进行了系统的...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细胞膜的低通透性和膜上存在的RND外排泵有关,而且RND外排泵起主导作用。方法利用发光杆菌的荧光素酶基因操纵子luxCDABE为报道子,对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所有的12种已知和可能的RND外排泵基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低于抑制浓度庆大霉素对PAOC和PAOI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低于抑制浓度四环素对PAOJ调节作用,但属于同一类抗生素的土霉素却没有调节作用。α-氨苄青霉素对12个RND外排泵中的11个都有明显的调节。结论这些RND受不同类型抗生素调节并将它们向外排出。外排泵所向外排出的物质如抗生素,在结构上没有可识别的相关性。其中一个由基因PA2520,PA2521和PA2522组成的RND外排泵,不仅能够向外排出锌离子,而且还能向外排出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主动外排泵 基因调节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排泵抑制剂对鸡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律海峡 刘建华 +3 位作者 潘玉善 胡功政 苑丽 许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探讨主动外排泵在鸡大肠杆菌对抗菌药耐药中的作用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主动外排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主动外排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存在时,ESBLs阳性和阴性鸡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的变化... 为探讨主动外排泵在鸡大肠杆菌对抗菌药耐药中的作用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主动外排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主动外排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存在时,ESBLs阳性和阴性鸡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利血平缺乏与存在时,ESBLs阳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磷霉素对其MIC值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下降7.7%~30.7%,ESBLs阴性菌对抗菌药物MI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ESBLs阳性菌的外排筛选率高于ESBLs阴性菌;CCCP缺乏和存在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磷霉素对ESBLs阳性菌MIC值变化差异显著(P〈0.05),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降低15.4%~46.12%,在ESBLs阴性菌对抗菌药物也无统计学意义;利血平与CCCP相比较在ESBLs阳性菌中外排阳性株的筛选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ESBLs阴性菌株差异显著(P〈0.05)。说明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利血平与抗菌药物合用均可筛选出外排阳性株,但二者之间作用有很大的不同;ESBLs阳性菌的外排表型筛选率高于阴性菌,ESBLs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可能是ESBLs与外排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产ESBLs的特异性耐药与主动泵过度表达的非特异性耐药之间有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抗菌药物 主动外排泵 抑制剂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诱导突变株氟喹诺酮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宏博 陈愉 李胜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4-546,573,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鲍曼不动杆菌诱导突变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环丙沙星诱导鲍曼不动杆菌筛选突变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或利舍平存在...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鲍曼不动杆菌诱导突变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环丙沙星诱导鲍曼不动杆菌筛选突变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或利舍平存在时鲍曼不动杆菌诱导突变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性的变化。结果CCCP和利舍平能影响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突变株对3种氟喹诺酮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使MIC降至原值的1/4以下,泵阳性株在对3种氟喹诺酮均敏感的突变株中即存在。结论主动外排泵表达增强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突变株MIC值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氟喹诺酮 主动外排泵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抑制剂对诱导产ESBLs鸡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律海峡 胡功政 +4 位作者 苑丽 刘建华 潘玉善 陈玉霞 许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鸡源大肠杆菌耐药产ESBLs与主动外排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3株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O78至产ESBLs;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和CCCP对诱导菌抗...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鸡源大肠杆菌耐药产ESBLs与主动外排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诱导3株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O78至产ESBLs;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和CCCP对诱导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加入利血平后,头孢曲松诱导后的菌株,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磷霉素组的MIC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范围为25%~75%;头孢噻肟诱导后的菌株,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组MIC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为25%~100%;头孢噻呋诱导后的菌株,其中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磷霉素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下降为25%~100%。加入CCCP以后,仅头孢噻肟诱导后的菌株,头孢曲松MIC值变化差异显著;头孢噻呋诱导的菌株,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差异显著;且耐药率下降范围均为25%~75%;利血平与抗菌药物合用后对诱导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高于CCCP。结论:3种头孢类药物诱导后的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外排表型存在差异;鸡大肠杆菌特异性耐药机制ESBLs可激活非特异性耐药机制外排表型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抗菌药物 主动外排泵 抑制剂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己定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静宜 王美娟 +1 位作者 周文娟 柳忠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5,共7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人类公共健康领域的巨大危机,影响生命安全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氯己定(chlorhexidine,CHX)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消毒剂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CHX应用与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已有研究证实CHX可诱... 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人类公共健康领域的巨大危机,影响生命安全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氯己定(chlorhexidine,CHX)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消毒剂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CHX应用与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已有研究证实CHX可诱导多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发生抗生素交叉耐药,甚至出现对最后一线抗生素的耐药性;另一方面,CHX与抗生素可能存在共耐药。主动外排泵的过度表达及细胞膜的相关改变是CHX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性中的重要机制。然而,CHX被广泛无限制地应用于临床领域,其潜在风险被严重低估。因此,本文将回顾CHX与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及其相关机制,以提高CHX临床应用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X 抗生素 交叉耐药 共耐药 主动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利 冯萍 +4 位作者 范昕建 吕晓菊 夏培元 雷秉钧 俞汝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研究norA基因介导的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PCR法制备DIG-norA基因探针;点杂交及狭线杂交检测细菌norA基因及其转录水平。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检测到norA基因;诱导耐药菌SA2-16的nor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亲代株,... 目的研究norA基因介导的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PCR法制备DIG-norA基因探针;点杂交及狭线杂交检测细菌norA基因及其转录水平。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检测到norA基因;诱导耐药菌SA2-16的nor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亲代株,临床分离耐药菌norA基因转录水平略高于敏感菌,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在环丙沙星1/10MIC浓度中生长,未见norA基因转录增加。结论norA基因可能为金葡菌的结构基因,诱导耐药菌药物泵出增加的原因在于norA基因转录的增加,norA基因介导的耐药在不同的耐药菌株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norA基因 主动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测定及一步耐药突变株的筛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雨菡 王丽平 陆承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6,共6页
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规定的标准方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4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临床分离的32株氟喹诺酮敏感的猪链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比较二者... 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规定的标准方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4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临床分离的32株氟喹诺酮敏感的猪链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比较二者的关系;分别与利血平和氰氯苯腙(CCCP)联合用药,检测了各抗菌药突变选择窗(MSW)内富集的一步耐药突变株是否存在主动外排泵机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在不同药物突变选择窗内筛选出的猪链球菌一步耐药突变株的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和氨基酸序列变化,探明猪链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不同氟喹诺酮药物在抑制猪链球菌时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4种药的MI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MPC90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选择指数(MPC/MIC)除了环丙沙星为16外,其余药物均为2;只在环丙沙星的耐药突变窗内筛选到了耐药株,但其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没有碱基或氨基酸的突变;与利血平联合用药时检测到了外排机制。结论:环丙沙星在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时很容易筛选出一步耐药突变株,从而导致猪链球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耐药机制可能是由主动外排泵介导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猪链球菌 MIC MPC 耐药突变株 主动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巴坦、利血平、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建华 苑丽 +3 位作者 胡功政 潘玉善 吴华 陈君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181,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与舒巴坦、利血平和EDTA联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能使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仅能使3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而EDTA能使7、5、3、6、8株菌对以上5种药物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利血平使4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下降4倍以上,使5株菌株对氟苯尼考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EDTA使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5类药物的MIC大幅度下降,分别使8、5、2、8、8株菌MIC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EDTA使7株菌株对恩诺沙星MIC下降4倍以上,使所有分离株对其余4种药物的MIC显著下降;舒巴坦+利血平+EDTA和5类药物联用后,所用分离株的MIC下降4倍以上。由此可见,引起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的下降、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三者相协同提高了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主动外排泵 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