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段翼型局部主动变形流动控制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秋亭 张来平 +1 位作者 常兴华 赫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7-612,639,共7页
对30P30N三段翼型失速攻角附近的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了抑制大攻角时背风区的流动分离,在主翼段上表面引入了行波壁变形模型和抛物型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利用作者以往发展的动态混合网格技术和相应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对变形过... 对30P30N三段翼型失速攻角附近的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了抑制大攻角时背风区的流动分离,在主翼段上表面引入了行波壁变形模型和抛物型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利用作者以往发展的动态混合网格技术和相应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对变形过程中的非定常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各种变形参数对流动分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局部主动变形能够抑制翼型背风区的分离,由此可以起到增升减阻的作用,改善翼型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混合网格 非定常流 主动变形 多段翼型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主动变形波纹蒙皮驱动控制及神经网络建模
2
作者 周春华 王帮峰 +2 位作者 刘曌 陈珩 牟常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满足变体机翼蒙皮连续光滑以及大变形要求,提出一种可主动变形的波纹型蒙皮构型,并进行驱动试验。试验中使用恒流源控制激励电流强度,在驱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电流强度为输入参量,驱动位移为输出参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该... 为满足变体机翼蒙皮连续光滑以及大变形要求,提出一种可主动变形的波纹型蒙皮构型,并进行驱动试验。试验中使用恒流源控制激励电流强度,在驱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电流强度为输入参量,驱动位移为输出参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逼近曲线较为准确和贴近实际驱动特性,最大预测相对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形 波纹蒙皮结构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索网天线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主动变形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寻广彬 吴志刚 +2 位作者 彭海军 穆瑞楠 邬树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0-575,共6页
索网天线因其折叠收纳比高、质量轻以及口径大等优点,成为众多空间任务的首选天线形式,但反射面精度较低限制了大型索网天线的在轨性能指标。在索网天线竖向张力索中加入压电陶瓷堆(PZT)作动器,通过主动控制提高反射面的形面精度。首先... 索网天线因其折叠收纳比高、质量轻以及口径大等优点,成为众多空间任务的首选天线形式,但反射面精度较低限制了大型索网天线的在轨性能指标。在索网天线竖向张力索中加入压电陶瓷堆(PZT)作动器,通过主动控制提高反射面的形面精度。首先,将张紧的索网天线分为含有作动器的主动索单元和不含作动器的被动索单元,通过压电本构方程、几何方程和哈密顿原理推导出主动索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并与被动索单元一起组装得到索网天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天线反射面的初始形面误差和所建立的天线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计算出各作动器的控制输入电压曲线。最后,以一个10m口径的索网天线为算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网天线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主动变形控制 PZT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变形四旋翼自抗扰飞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钊 杨忠 +3 位作者 段雨潇 廖禄伟 卢凯文 张秋雁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56,共13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变形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器的变形主要分为两种:机臂伸缩和折叠.为抑制系统所受内外扰动影响,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的飞行控制器.首先对主动变形四旋翼结构进行设计,使用牛顿欧拉... 为了获得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变形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器的变形主要分为两种:机臂伸缩和折叠.为抑制系统所受内外扰动影响,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的飞行控制器.首先对主动变形四旋翼结构进行设计,使用牛顿欧拉法建立风扰下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阵风对系统影响以及动态变形时重心位置、惯性张量等参数的变化,接着将主动变形四旋翼系统解耦成6个SISO系统的组合并设计位姿自抗扰控制器,最后分别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对系统所受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ADRC飞行控制器的主动变形四旋翼具有优秀的位姿控制能力,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良好地进行变形,能够有效地观测变形的扰动和紊流风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扰性,同时对系统部分动力失效故障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形 四旋翼飞行器 动力学建模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SMA纤维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主动变形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树莲 任勇生 +1 位作者 王晓辉 朱智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4-1390,共7页
建立了具有主动SMA材料的各向异性单闭室薄壁截面梁的二维截面分析模型;SMA纤维沿任意β角铺设,含SMA纤维层合板材料性能由混合率进行预测;基于Tanaka的SMA应力应变关系以及Lin的线性相变动力模型,导出了SMA诱发的轴力、扭矩与弯矩的数... 建立了具有主动SMA材料的各向异性单闭室薄壁截面梁的二维截面分析模型;SMA纤维沿任意β角铺设,含SMA纤维层合板材料性能由混合率进行预测;基于Tanaka的SMA应力应变关系以及Lin的线性相变动力模型,导出了SMA诱发的轴力、扭矩与弯矩的数学表达式。由建立的具有拉伸-扭转-弯曲静变形耦合的一般公式出发,讨论周向反对称刚度配置特殊情形并给出了简化的本构方程。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期间空心悬臂梁在SMA纤维驱动下产生较为显著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调节SMA纤维的激励温度、改变复合材料铺层角、改变SMA纤维的含量和SMA的初始应变都能明显改善SMA的变形驱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变形主动控制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风机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理念的隧道支护时机虚拟支撑力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子寒 何川 +3 位作者 陈子全 马伟斌 汪波 邹文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8,共13页
基于隧道纵向空间与时间效应构建求解隧道支护时机的虚拟支撑力法,并通过调整支护时机以达到主动调控围岩变形的目的。根据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以围岩临空面单元的整体安全系数建立支护时机控制基准;利用掌子面掘进速率不变的假定,... 基于隧道纵向空间与时间效应构建求解隧道支护时机的虚拟支撑力法,并通过调整支护时机以达到主动调控围岩变形的目的。根据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以围岩临空面单元的整体安全系数建立支护时机控制基准;利用掌子面掘进速率不变的假定,将隧道纵向空间问题转化为时间问题;基于围岩应力释放率和围岩整体位移完成系数与掌子面纵向推进的相互关系,提出求解支护体系(初期支护或超前支护)支护时机的力学模型及虚拟支撑力求解方法。依托成兰铁路茂县隧道,分别求解围岩级别不同、埋深不同、侧压力系数不同时支护体系的极限支护时机,对比有无超前支护2种情况下隧道变形的监测结果与求解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隧道Ⅲ级围岩拱顶和拱底的安全系数大于拱腰;围岩级别对支护时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应力水平,最次为埋深;求解方法的计算结果与隧道实测结果间的绝对误差仅为1.3 cm,支护时机对围岩变形的主动控制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变形主动控制 支护体系 支护时机 初期支护 超前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施工主动控制变形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6
7
作者 肖广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7-1094,共8页
针对隧道施工中对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致使隧道开挖分部较多、工效低以及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等问题,通过对煤矿行业主动控制变形、国内外主动控制变形技术进行调研和部分铁路隧道施工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 针对隧道施工中对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致使隧道开挖分部较多、工效低以及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等问题,通过对煤矿行业主动控制变形、国内外主动控制变形技术进行调研和部分铁路隧道施工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隧道施工中主动控制围岩变形,可充分发挥、调动围岩的自承载作用;采用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技术,可实现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快速施工,解决超大断面设计施工技术难题,有效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避免大变形的发生;锚杆、锚索以及注浆加固地层等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配置大型机械设备,掌握成套施工工艺,确保锚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施工 主动控制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红细胞变形的能量学特征研究
8
作者 陈东 王若峰 +1 位作者 赵押金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ATP水平测量以及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宏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被动变形 激光衍射法 能量学 主动变形 生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磨铁路景寨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金龙 马伟斌 +1 位作者 郭小雄 邹文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根据玉溪至磨憨铁路景寨隧道变形破坏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施作径向高预应力锚索和注浆、优化断面、快挖快支快封闭、少爆破开挖、改良钢架等方面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垂直于优势节理面方向塑性区范围减小了近1/3... 根据玉溪至磨憨铁路景寨隧道变形破坏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施作径向高预应力锚索和注浆、优化断面、快挖快支快封闭、少爆破开挖、改良钢架等方面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垂直于优势节理面方向塑性区范围减小了近1/3,沿节理面方向塑性区基本未向深处发展;浅层围岩多受剪和受拉屈服,深层围岩基本未屈服;隧道变形呈非对称性,右边墙至拱顶范围内变形较大,最大变形发生在右拱肩;与原设计方案相比隧道变形值大幅降低,最大变形为50.1 cm,满足预留变形量要求。经实施和现场监测,优化方案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围岩承载力,有效控制隧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变形主动控制 试验研究 软岩大变形 预应力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软组织的生长与形态发生
10
作者 戴安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9-579,共1页
生物组织和器官具有多种结构和形态,这些结构和形态与其所处环境和自身功能密切相关。它们组织和器官的形貌生成和发展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力学调节的深刻影响。为了阐明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分析涉及几何、生长、主动变形、材料特性和... 生物组织和器官具有多种结构和形态,这些结构和形态与其所处环境和自身功能密切相关。它们组织和器官的形貌生成和发展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力学调节的深刻影响。为了阐明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分析涉及几何、生长、主动变形、材料特性和环境因素的物理模型,帮助重建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本论文主要关注两种生物活性软物质的形貌发生过程:自然叶片的生长和线虫胚胎的形态转化。通过连续弹性理论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分析,阐明了力-生长耦合作用下形态的形成和演化,以及生物信息与力学相互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 生物软组织 形态发生 实验数据分析 环境因素 软物质 生成和发展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1
作者 冷劲松 兰鑫 +1 位作者 刘彦菊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0-956,共7页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颗粒、短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了三种复合材料的电-热致驱动变形性能。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展开铰链、可伸缩梁和可展开天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与结构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软聚合物及其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立武 赵伟 +2 位作者 兰鑫 刘彦菊 冷劲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共17页
智能软材料针对外界的刺激(如温度、电场、光、磁场等等)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而体现出活性.作为新型智能软活性聚合物材料的代表,形状记忆聚合物和电致活性聚合物主动软材料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 智能软材料针对外界的刺激(如温度、电场、光、磁场等等)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而体现出活性.作为新型智能软活性聚合物材料的代表,形状记忆聚合物和电致活性聚合物主动软材料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驱动方法,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电弹性体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介电弹性体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介电弹性体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聚合物 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 主动变形 驱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杜善义 张博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3-778,共6页
智能化是飞行器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文中介绍了飞行器结构的智能化需求及其发展状况。阐述了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技术特征,讨论了飞行器主动变形结构的实现方法与途径,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了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的可实现... 智能化是飞行器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文中介绍了飞行器结构的智能化需求及其发展状况。阐述了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技术特征,讨论了飞行器主动变形结构的实现方法与途径,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了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的可实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飞行器结构 健康监测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Ⅱ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力学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阳 安美文 +1 位作者 李晓娜 王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细胞骨架具有产生主动变形和抵抗被动变形的能力,该主动变形活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丝分裂通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使母细胞一分为二,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力学现象。肌球蛋白Ⅱ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深入研... 细胞骨架具有产生主动变形和抵抗被动变形的能力,该主动变形活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丝分裂通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使母细胞一分为二,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力学现象。肌球蛋白Ⅱ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深入研究肌球蛋白Ⅱ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综合近期研究成果,对肌球蛋白Ⅱ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形 肌球蛋白Ⅱ 有丝分裂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规划的张拉整体结构位移优化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贤 蔡晖映 +1 位作者 孙凤先 罗尧治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93-2100,2120,共9页
针对结构在外界荷载下的主动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线性规划的张拉整体结构的位移优化控制模型,通过改变结构构件长度调整节点坐标、修正结构形态至一个更为有利的状态.模型以结构位移为优化目标,以作动器的主动变形量为控制变量,以结构工... 针对结构在外界荷载下的主动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线性规划的张拉整体结构的位移优化控制模型,通过改变结构构件长度调整节点坐标、修正结构形态至一个更为有利的状态.模型以结构位移为优化目标,以作动器的主动变形量为控制变量,以结构工作状态系数、作动器参数为约束条件,选取三棱柱张拉整体单元为例,研究不同工况、不同控制指标、不同作动器数量及布置情况下的位移优化控制.设计一个具有主动单元的张拉整体结构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作动器主动调节构件长度,可以实现结构的形态调整、达到位移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 位移控制 线性规划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波纹型蒙皮驱动特性研究及神经网络建模
16
作者 周春华 王帮峰 +2 位作者 刘曌 陈珩 牟常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为满足变体机翼蒙皮连续光滑以及大变形要求,提出了一种可主动变形的SMARC波纹型蒙皮结构,并制备了两种蒙皮实验样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了拉伸与驱动实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SMARC样件拉伸变形性能优于不含SMA丝样件,但SMARC材料受... 为满足变体机翼蒙皮连续光滑以及大变形要求,提出了一种可主动变形的SMARC波纹型蒙皮结构,并制备了两种蒙皮实验样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了拉伸与驱动实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SMARC样件拉伸变形性能优于不含SMA丝样件,但SMARC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结构刚度减小;驱动实验中,初始位移线性增加,当激励电流超过3.4A时,复合材料基体受热软化,导致位移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最后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电流强度为输入参量,驱动位移为输出参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其逼近曲线较为准确和贴近实际驱动特性,最大预测相对误差<6%,为智能蒙皮的主动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形 波纹型蒙皮结构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裂区的岩土工程灾害与治理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清高 邵生俊 郑万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1,共7页
西安第四纪覆盖层受下伏岩层构造运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它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而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地层出现地裂缝,构成了具有一定地裂缝分布特征、产状与运动特征的地裂区,从而使其中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因地裂缝的发展... 西安第四纪覆盖层受下伏岩层构造运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它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而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地层出现地裂缝,构成了具有一定地裂缝分布特征、产状与运动特征的地裂区,从而使其中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因地裂缝的发展变化而存在特殊的岩土工程破坏,如地基开裂、基础不均匀变形断裂、衬砌结构开裂或失稳、结构局部应力集中的强度破坏,等等。"点"式建筑的避让法和"线型"地下隧道工程的"局部调整地裂缝变形,兼顾主动适应变形和加强、改善支护结构"法是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法。前者需要合理确定地裂缝上、下盘的安全距离,后者需要相应的防渗技术与结构措施及耐久、准确的监测技术,以便保证建筑或地下结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区 避让法 主动适应变形 防渗技术 结构措施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衰老过程中红细胞弹性滞后环的变化研究
18
作者 唐福州 陈东 +2 位作者 陈晋 王翔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1-81,共1页
细胞的变形性分为被动变形和主动变形,但以往的研究都忽略了主动变形。细胞主动形变是细胞变形性能的重要组成成份,与细胞迁移、浸润、游走等紧密相关。本文以红细胞为例,探索在衰老过程中红细胞弹性滞后环(包括主动形变和被动形变)的... 细胞的变形性分为被动变形和主动变形,但以往的研究都忽略了主动变形。细胞主动形变是细胞变形性能的重要组成成份,与细胞迁移、浸润、游走等紧密相关。本文以红细胞为例,探索在衰老过程中红细胞弹性滞后环(包括主动形变和被动形变)的变化情况。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的弹性模量。此外,还计算了相应区域的变形性能、被动变形值和主动变形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变形 细胞迁移 原子力显微镜 红细胞 衰老过程 组成成份 主动变形 弹性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