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林显鹏 虞重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阐述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即政府资助、私人资助、结合型资助。分析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直接、间接及总体经济影响。认为:注入主办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使城市经济总量增加;现代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约... 阐述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即政府资助、私人资助、结合型资助。分析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直接、间接及总体经济影响。认为:注入主办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使城市经济总量增加;现代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约为12年),推动主办城市的建筑、房地产、旅游、宾馆、会展业等发展;现代奥运会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平台,使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奥运会 主办城市 经济发展 经济影响 资助模式 投资 规律 城市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节对主办城市的影响效益分析——慕尼黑啤酒节与青岛啤酒节的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宗刚 赵晓东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72-79,共8页
节事为商业和旅游业等诸多产业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产品导向与消费导向双重集中的啤酒节对主办城市的相关产业及其他方面影响较为突出。文章着眼于啤酒节的影响研究,选择国内外著名的两个啤酒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与青岛啤酒节作为典... 节事为商业和旅游业等诸多产业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产品导向与消费导向双重集中的啤酒节对主办城市的相关产业及其他方面影响较为突出。文章着眼于啤酒节的影响研究,选择国内外著名的两个啤酒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与青岛啤酒节作为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其对主办城市的相关影响。文章在构建影响层面的基础上,选取17个反映啤酒节发展情况的对比项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啤酒节对于举办城市在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有积极影响;第二,啤酒节的举办对居民社会生活存在消极影响,并对举办城市产生挤出效应与低谷效应;第三,经过权衡对比,啤酒节对主办城市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事影响 主办城市 慕尼黑啤酒节 青岛啤酒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奥运主办城市的责任与义务 被引量:6
3
作者 裴东光 黄文卉 刘永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思想,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国际奥委会要求奥运会承办城市应该具有积极宣传和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奥...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思想,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国际奥委会要求奥运会承办城市应该具有积极宣传和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奥林匹克宪章第44条明确规定,“奥运会组委会必须制定一项文化活动计划,并事先提交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城市,同时肩负着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义务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主义 奥运主办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办城市居民视角的北京奥运会遗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东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8,74,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与健康""国际交流与合作""城市公共设施""文化遗产""国家形象提升""知识与技术"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对北京奥运会遗产进行衡量。结果显...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与健康""国际交流与合作""城市公共设施""文化遗产""国家形象提升""知识与技术"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对北京奥运会遗产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民对于北京奥运会遗产给予了较高评价,其中"国家形象提升"遗产得分最高,"知识与技术"遗产得分相对较低;中外居民对大型赛事综合效益的认知与态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总体上中国人对大型赛事的态度较西方人正面、积极。建议:对于奥运会遗产的开发要注重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并重,尤其应重视无形遗产的长远规划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遗产 主办城市 居民 大型赛事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主办城市经济效应与北京奥运商机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共5页
分析近30年主办奥运会城市经济投资渠道及经济发展,认为主办奥运会城市的经济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可极大地增加该城市的经济总量;分析认为,2008年奥运会是促进北京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发展体育... 分析近30年主办奥运会城市经济投资渠道及经济发展,认为主办奥运会城市的经济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可极大地增加该城市的经济总量;分析认为,2008年奥运会是促进北京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业,是加速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主办城市 经济效应 北京奥运 体育产业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雯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92-92,102,共2页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城市竞争力、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城市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办城市如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赛事 主办城市 城市经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关系嬗变的文化学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柴王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发展关系嬗变,推导出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关系嬗变的三种战略导向。主要结论:主办城市发展水平是推动奥运会发展的重要物质空间依托,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发展经历了果因、因果、互为因果三个关系嬗变模式...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发展关系嬗变,推导出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关系嬗变的三种战略导向。主要结论:主办城市发展水平是推动奥运会发展的重要物质空间依托,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发展经历了果因、因果、互为因果三个关系嬗变模式,主办城市利用奥运会契机发展城市的战略经历了事件举办导向、事件营销导向和城市营销导向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文化 奥运会 主办城市 关系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的法律解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瑛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96,F0003,共10页
《主办城市合同》系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签约主体包括合同生效时尚未成立的奥组委,而奥组委加入合同并承担义务可能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从形式上看,该合同系格式合同,条款具有广泛性、持久性,主体不平等性等特点;从实质上看,... 《主办城市合同》系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签约主体包括合同生效时尚未成立的奥组委,而奥组委加入合同并承担义务可能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从形式上看,该合同系格式合同,条款具有广泛性、持久性,主体不平等性等特点;从实质上看,该合同具备类似于委托合同和行政合同的特点。《主办城市合同》的本质体现在4个方面:公私混合、兜底条款居多、规则化趋势和溯及既往地适用。它的特点是合同条款多为主办城市及国家奥委会设置义务。从维护主办城市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厘清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合同的知识管理体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奥组委作用,完善合同义务传递;针对奥运立法秉承审慎态度。今后的奥运会主办将由目前的“申请制”改为“邀请制”,这样的改革将有利于发挥主办城市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主办城市 合同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奥运会主办城市经济效应与北京奥运商机初探
9
作者 张永军 尚宏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近30年间域外主办奥运会城市经济投资渠道及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主办奥运会城市的经济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可极大地增加该城市的经济总量;2008年奥运会是促进北京现代化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 通过对近30年间域外主办奥运会城市经济投资渠道及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主办奥运会城市的经济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可极大地增加该城市的经济总量;2008年奥运会是促进北京现代化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业,是加速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 主办城市 经济效应 北京奥运 体育产业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非市场价值的内在机理、效应表现、作用机制与引导策略——基于主办城市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婧 黄海燕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1,共9页
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是奥运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证明公共支出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梳理分析得出,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是奥运会所表现出来的能够符合人的物质需求或提供心理满足,但不可在市场上流通变现的积极意义... 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是奥运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证明公共支出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梳理分析得出,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是奥运会所表现出来的能够符合人的物质需求或提供心理满足,但不可在市场上流通变现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根源于奥运会的公共物品性和正外部性,体现消费者剩余。基于主办城市视角,奥运会非市场价值效应表现可从物质环境、精神文化和情感智力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作用机制为:以政府为平台,以主办城市区域发展为介质,改善居民在各个层面上的生活境遇,最终以提高居民福祉为落脚点。鉴于此,全面激发基于主办城市视角奥运会非市场价值的正面效应,可采取发挥政府平台作用、调动市场主体力量、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居民主动积极性、触发媒体策略性合作和普及青少年奥运教育等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主办城市 非市场价值 城市发展 居民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主办地城市对北京奥运会的战略性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东锋 张龙栓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试图在大型赛事运作的中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探讨非主办地城市如何战略性地开发利用北京奥运会的赛事资源。认为非主办地城市不同的利益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奥运开发利用战略,并依据组织性质的不同区分了3类... 试图在大型赛事运作的中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探讨非主办地城市如何战略性地开发利用北京奥运会的赛事资源。认为非主办地城市不同的利益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奥运开发利用战略,并依据组织性质的不同区分了3类利益主体: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讨论了不同利益主体如何借助有关管理和营销理论确定奥运会开发利用目标的战略定位、实现目标的可能途径和制定行动计划的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城市 北京奥运会 战略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形象与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大勇 王军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3,48,共3页
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塑造城市形象和景观实现的。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形象与景观的影响,以期北京能扬长避短,塑造出独特的令人叹服的奥运城市形象和景观。
关键词 奥运会 主办城市 形象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的理论基础
13
作者 陶于 周兵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根据奥运会的规模化发展特征和奥运会对经济影响的特点,运用社会学的“马太效应”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挤出效应”理论及会展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奥运会由多城市共同举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奥运会 城市 主办城市 马太效应理论 挤出效应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与我国城市国际化: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林华 刘东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5,共11页
城镇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梦”的两翼,前者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后者改良国际生存环境。建国70年以来,在曲折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在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带给我们许多经验和启示。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国... 城镇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梦”的两翼,前者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后者改良国际生存环境。建国70年以来,在曲折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在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带给我们许多经验和启示。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与我国城市国际化互动发展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力,以时间为线索将其分为“艰难起步”“渐入佳境”“齐头并进”和“深入发展”4个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驱动力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助力我国城市国际化的作用、机制及规律。在对国际体育赛事与城市国际化互动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提出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助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建议,即推动赛事大众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及赛事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70周年 国际体育赛事 城市国际化 主办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无形遗产的概念更新与价值彰显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润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0,共1页
自1976年"蒙特利尔大陷阱"产生以来,奥运会的超大规模、成本超支问题凸显。Andrew Zimbalist(2015)、Jules Boykoff(2016)、Bent Flyvbjerg(2020)等学者认为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带来的长期遗产往往被高估,奥运会的经济收益在高... 自1976年"蒙特利尔大陷阱"产生以来,奥运会的超大规模、成本超支问题凸显。Andrew Zimbalist(2015)、Jules Boykoff(2016)、Bent Flyvbjerg(2020)等学者认为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带来的长期遗产往往被高估,奥运会的经济收益在高额成本面前不值一提。Vassil Girginov与Holger Preussd的最新发表的论文Towards a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intangible Olympic legacy,强调不能只盯着看得见的"经济成本账",也要对看不见的"奥林匹克无形遗产"给予重新认识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遗产 奥运会 成本超支 奥林匹克 主办城市 超大规模 价值彰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十个焦点
16
作者 陈宇飞 陈信康 孙元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7,共4页
焦点一:为什么要办世博会 世博会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展示和促进创新。150多年来,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和主办国都希望借助世博会,一方面通过展示自己的创新以提升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利用世界各国互相交流的创新信息寻找推... 焦点一:为什么要办世博会 世博会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展示和促进创新。150多年来,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和主办国都希望借助世博会,一方面通过展示自己的创新以提升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利用世界各国互相交流的创新信息寻找推动本国的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 上海 创新信息 主办城市 世博会 国际形象 产业发展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空间能否带来增量市场
17
作者 付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增量市场 巴塞罗那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 主办城市 信息渠道 旅游 主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8
作者 林淑英 王军 《体育文史》 2000年第5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会 绘画艺术 绘画题材 火炬接力 主办城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