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环城绿带“主体-环境”演进机制——以北京市绿隔为例
1
作者 刘颂 沈培宇 +1 位作者 柳迪子 白钊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5,共8页
【目的】环城绿带的演化除了受外部环境中快速城市化的强力干扰外,多元利益主体对于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长期相互博弈与协调统筹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探索多元主体推动环城绿带系统演化的... 【目的】环城绿带的演化除了受外部环境中快速城市化的强力干扰外,多元利益主体对于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长期相互博弈与协调统筹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探索多元主体推动环城绿带系统演化的适应过程。【方法】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基本特征、结构构成和适应机制等视角分析环城绿带的系统特征。以北京市绿隔为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特性,梳理其中多元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演化过程。【结果】环城绿带由多元主体系统、地域空间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及自然生态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互为环境;多元主体子系统是环城绿带系统演变的核心动力,具有决策能力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绿带发展,各主体互为环境。北京市绿隔演化经历3个阶段:萌芽阶段建设主体单一,政府与村集体由权力关系主导的信息流连接;试点突破阶段民企新主体加入,资源流动加快;有序实施阶段乡政府主体与市民主体先后涌现,多元主体频繁交互。【结论】北京市绿隔演进的动力机制由早期的政策引导、快速城市化强力干扰,逐渐转变为多元主体交互主导、政策驱动。环城绿带仍将持续演变,为了绿带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当增强政府主体主动性、重视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及创造性及提升多元利益主体适应能力。复杂适应系统基本概念框架也可作为其他绿带系统治理的思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城绿带 复杂适应系统 主体-环境 系统演化 多元主体 北京市绿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R模型的配电网大面积断电供电恢复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玉琴 张丽 王增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71,共6页
针对现有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算法普遍存在计算速度慢或难以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主体-环境-规则(agent-environment-rules,AER)模型对配电网大面积断电情况下的供电恢复问题进行求解。配电网供电恢复中的各种... 针对现有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算法普遍存在计算速度慢或难以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主体-环境-规则(agent-environment-rules,AER)模型对配电网大面积断电情况下的供电恢复问题进行求解。配电网供电恢复中的各种因素被表示为AER模型中的Agent、环境和环境更新规则。该模型结合多主体系统(MAS),构造了一个格子环境,所有Agent均可感知局部环境并在环境中进行移动。文章提出的算法在离线状态下计算与故障形式无关的基础数据,并使用异步回溯算法通过Agent间的交互和Agent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来不断地更新每个Agent在解空间的位置,使其能够快速地搜索到最优解。算例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恢复 主体-环境-规则(AER)模型 约束满足问题(CSP) 异步回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健康测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婷予 汪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192,共11页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系统属性,探究其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主体-关系-环境"三个维度的评价逻辑。建立涵盖财务健康、网络健康及环境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能源汽车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新...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系统属性,探究其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主体-关系-环境"三个维度的评价逻辑。建立涵盖财务健康、网络健康及环境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能源汽车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但各维度健康情况各有差别;系统的发展尚存薄弱环节且对政策的依赖性高;主体自我发育能力有待提升;下游企业应围绕网络核心型企业定位开展战略实践。最后从做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打造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培育核心技术、创新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商业生态系统 主体-关系-环境”三维模型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7
4
作者 钟开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30,共8页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