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霞 刘素婷 +2 位作者 周思佳 李欣欣 张立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20-2125,共6页
背景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防控形势严峻。在亲密关系背景下,癌症患者与家庭主要照顾者以一个整体单元共同适应癌症。疾病自身及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造成其生活质量低下,还会严重影响与其具有亲密关系的家庭主要照顾者。目的基于... 背景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防控形势严峻。在亲密关系背景下,癌症患者与家庭主要照顾者以一个整体单元共同适应癌症。疾病自身及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造成其生活质量低下,还会严重影响与其具有亲密关系的家庭主要照顾者。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关系评估量表(RAS)测量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过去7 d对所处的亲密关系各方面的主观满意度,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SF-12量表评定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过去7 d的生活质量。并建立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与生活质量的APIM,分析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发放296对问卷,有效问卷271对,有效回收率为91.6%。患者亲密关系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生理健康(PCS)及心理健康(MCS)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患者PCS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PCS及MCS得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MCS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MCS得分呈正相关(P<0.05)。APIM分析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方面,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与自身MCS呈正相关(P<0.001);在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亲密关系和家庭主要照顾者PCS呈正相关(P<0.001),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和患者PCS呈正相关(P<0.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亲密关系可以正向预测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可以正向预测自身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家庭主要照顾者 亲密关系 生活质量 主体-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老年癌症病人及配偶目标坚持性和目标灵活性对幸福感的影响
2
作者 刘江玲 胡建蓉 周玥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96-1903,共8页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目标坚持性和目标灵活性对老年癌症病人及配偶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基本情况问卷、目标坚持性量表(TGPS)...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目标坚持性和目标灵活性对老年癌症病人及配偶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基本情况问卷、目标坚持性量表(TGPS)、目标灵活性量表(FGAS)和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对其进行调查。基于APIM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目标坚持性和目标灵活性对老年癌症病人及其配偶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结果:老年癌症病人目标坚持性量表得分为(38.23±9.31)分,目标灵活性量表得分为(36.01±10.56)分,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得分为(20.82±5.42)分。配偶目标坚持性量表得分为(33.77±11.31)分,目标灵活性量表得分为(34.34±10.15)分,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得分为(22.53±5.32)分。APIM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癌症病人目标坚持性、目标灵活性正向预测其幸福感(均P<0.001),老年癌症病人配偶目标坚持性、目标灵活性正向预测其幸福感(均P<0.001),老年癌症病人目标坚持性、目标灵活性正向预测配偶幸福感(均P<0.001),老年癌症病人配偶目标坚持性、目标灵活性正向预测病人幸福感(均P<0.05)。结论:老年癌症病人及配偶目标坚持性、目标灵活性和幸福感水平均较低,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老年癌症病人及其配偶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抗癌治疗中的困难,协助其获取资源调整生活和治疗目标,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客体互倚模型 老年人 癌症 配偶 目标坚持性 目标灵活性 幸福感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行为-客体语义分析构建技术功效矩阵
3
作者 张瑞年 高常青 +2 位作者 时子皓 刘永旭 杨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针对准确定义技术、功效主题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技术、功效主题在构建技术功效矩阵中的语义共现性,提出一种基于主体-行为-客体语义分析的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目标领域制定检索表达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下载相关专利... 针对准确定义技术、功效主题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技术、功效主题在构建技术功效矩阵中的语义共现性,提出一种基于主体-行为-客体语义分析的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目标领域制定检索表达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下载相关专利信息数据,并预处理专利数据,得到目标专利信息文档;利用Python语言编程,采用中文分词工具包语言技术平台提取专利信息文档的主体-行为-客体语义结构,结合目标领域语料库、词频-逆文本频率和余弦相似度计算主题词的语义相似度;利用聚类算法Louvain算法实现社区网络划分,以凝练技术、功效主题,并通过主体-行为-客体语义结构的共现关系构建技术功效矩阵;以海底电缆反应力锥切削技术为例,通过专利实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分析大量专利实例以构建技术功效矩阵时,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专利实例中主体-行为-客体语义结构的社区网络划分;通过分析社区网络中节点主题的权重确定社区网络主题,提高了主题凝聚的准确性;在海底电缆反应力锥切削技术的专利实例分析中,利用主体-行为-客体语义结构和Louvain算法凝聚了7个技术主题、9个功效主题,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行为-客体 语义分析 技术功效矩阵 专利文本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出版客体的知识:从普泛概念到学科工具
4
作者 李贝贝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0,共7页
人们对出版的认识方式经历了从编印发的动态流程到主体与客体的二元逻辑,后者为从内部深刻认识出版开辟了新视角。主客体认识方式的引入,串联起近年来围绕出版与知识的一系列讨论,发掘出出版学科的热词“知识”作为出版的客体。知识与... 人们对出版的认识方式经历了从编印发的动态流程到主体与客体的二元逻辑,后者为从内部深刻认识出版开辟了新视角。主客体认识方式的引入,串联起近年来围绕出版与知识的一系列讨论,发掘出出版学科的热词“知识”作为出版的客体。知识与经验归纳、理性思考关联,与人和社会互构,不仅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而且受到人类社会的检视,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出版活动与知识生产双向奔赴,知识遍布出版的各个角落,出版使知识成为知识,出版的公开性和知识的社会性高度契合,催生了学科认知从出版活动向知识生产的转辙。文章从以知识为客体的视角重新认识出版学科,搭建“知识树”模型,在以往用知识逻辑统领出版的研究基础上,尝试让出版收编知识,稳固出版学科内核,打开学科边界,形成与其他学科的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知识 主体-客体 “知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居家失能老人及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孟佳乐 孔韵怡 +1 位作者 沈梦圆 王安妮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0-1555,共6页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居家失能老人自我照护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家属照护能力量表(FCTI-2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对214名居家失能老人...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居家失能老人自我照护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家属照护能力量表(FCTI-2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对214名居家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结果: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51.76±7.75)分,照顾者照护能力总分为(39.70±7.1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22,P<0.05)。居家失能老人心理弹性总分为(34.59±7.19)分,照顾者心理弹性总分为(37.79±5.9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6,P<0.05)。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自身及对方的心理弹性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为0.287~0.571,P<0.05)。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都能够正向影响自身的心理弹性(β值为0.528,0.228,P<0.05),即主体效应显著。失能老人的心理弹性不受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影响(β=0.109,P>0.05),而照顾者心理弹性还受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影响(β=0.196,P<0.05),即只有照顾者的客体效应显著。结论: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存在交互影响,居家失能老人心理弹性仅受自身照护能力的影响,但照顾者心理弹性受到自身和对方的影响。医护人员可将失能老人和照顾者视为一个共同单元,制订二元成对的照护能力培训策略,鼓励失能老人多参与到自己的照护工作中,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指导照顾者更好地适应照顾者角色,从而提升二者应对长期照护时的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照顾者 自我护理能力 照护能力 心理弹性 主体-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历史总体的呈现--《德国悲悼剧起源》中的历史认识论思想
6
作者 田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德国悲悼剧起源》与其说是一部文艺学著作,不如说是本雅明历史认识论的思想蓝图。通过对主体性历史的反思,本雅明指出了主体性历史哲学的弊端,认识到历史认识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它需要建立新的认识论。为了避免重新陷... 《德国悲悼剧起源》与其说是一部文艺学著作,不如说是本雅明历史认识论的思想蓝图。通过对主体性历史的反思,本雅明指出了主体性历史哲学的弊端,认识到历史认识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它需要建立新的认识论。为了避免重新陷入主体哲学之中,本雅明放弃使用传统的认识论术语,从分析德国悲悼剧入手去阐释历史总体自我呈现的过程,形成了以语言和寓言为核心、从破坏到收集的历史认识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总体 主体-客体模式 语言 寓言 星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主体性:从关系本体论到关系认识论——《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一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 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那么,意识活动的本质则会是我与他人意识共同建构起来的交互性主体活动。由此,传统主—客二元认知结构被彻底超越。这也是广松涉四肢哲学构架的思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 哲学认识论 主体-客体二元认知图式 四肢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专利文本结构信息提取方法
8
作者 吕国燕 戴佳呈 +1 位作者 吕学强 游新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2,共8页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一全新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语义的提取模型,通过词嵌入更好理解专利文本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捕捉长距离的上下文依赖关系,应用多头注意力对关键特征进行更精准的关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SAO提取方法F1值提升了5.15%,验证了高效提取SAO、F和E结构时,模型各部分的正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行为-客体结构 中文专利 技术方法 功能效果 词嵌入 双向长短期记忆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关系 被引量:50
9
作者 罗群 周利华 +2 位作者 王维利 倪倩倩 张珊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4-970,共7页
目的:探索妇科癌症患者与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所三甲医院的180对妇科癌症患者与配偶,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DCI)和婚姻调适测定(MAT)进行调查,并建立患者和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 目的:探索妇科癌症患者与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所三甲医院的180对妇科癌症患者与配偶,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DCI)和婚姻调适测定(MAT)进行调查,并建立患者和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患者和配偶的夫妻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关系。结果:APIM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方面,患者和配偶的相互支持应对、代办支持应对以及共同支持应对与自身的亲密关系均存在正性关联(B=1.77~4.41);消极支持应对与各自自身的亲密关系存在负性关联(B=-2.81、-2.66)。在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相互支持应对、代办支持应对与配偶的亲密关系存在正性关联(B=1.00、4.07);配偶代办支持应对、共同支持应对与患者的亲密关系存在正性关联(B=2.67、2.60);患者和配偶的消极支持应对与对方的亲密关系均存在负性关联(B=-1.67、-1.40)。结论:妇科癌症患者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个体自身以及配偶夫妻支持应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夫妻支持应对 亲密关系 主体-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海峰 陶佩君 +1 位作者 陈曦 赵国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8,共9页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没有实现组织化,进而无法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体多元化、客体多样化、推广方式和过程市场化等新特征,已无法指导现代农业推广的实践和...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没有实现组织化,进而无法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体多元化、客体多样化、推广方式和过程市场化等新特征,已无法指导现代农业推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必须重构。为从整体上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依据该系统的开放复杂性和多学科融合性,利用拓展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重构了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该模型的主体系统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团体四大类主体中的各种推广组织,强调主体间的协作关系,期望通过构建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来实现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创新。该模型的客体系统从农业科技成果拓展到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反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中的需求变化,模型的实践过程系统则反映了农业推广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目标,并强调推广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以期为研究现代农业的多元推广机制和过程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推广 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曼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2,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终点,也是下一轮价值实现活动的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的主体与客体、确立评价的标准、遵循评价的原则,才能保证思...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终点,也是下一轮价值实现活动的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的主体与客体、确立评价的标准、遵循评价的原则,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其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更可信,也才能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评价 主体-客体 标准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反思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3,共2页
代表西方音乐文化的钢琴自传入我国以来一直进行着跨文化的传播,但对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思考由于深受"主体-客体"思维的影响而停留在一种单向度传播阶段。在多元丈化时代,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需要跳出"主体-客体"... 代表西方音乐文化的钢琴自传入我国以来一直进行着跨文化的传播,但对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思考由于深受"主体-客体"思维的影响而停留在一种单向度传播阶段。在多元丈化时代,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需要跳出"主体-客体"思维的藩篱而走向一种互为主体的对话,将钢琴教育投射到整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这种转向必将会推动中国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从而促进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教育 跨文化传播 主体-客体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整合:全球化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变革 被引量:9
13
作者 文军 《学术论坛》 200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 ,这将促使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都必须进行某种变革与创新 ,尤其在社会学研究范式上要突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 ,在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将“民族国家...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 ,这将促使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都必须进行某种变革与创新 ,尤其在社会学研究范式上要突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 ,在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将“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和“全球系统论”范式结合在一起 ,以实现从单一的研究范式向两种 (甚至多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全球化 思维变革 范式整合 "主体-客体" "民族国家中心论" "全球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靖东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共4页
教育研究在本体上强调以人为本、主客统一与文化境脉上价值有涉,这些都使得教育研究成为一种主体性的表达。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让我们能够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反过来,我们也能在活的教育研究中反观并修正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主要体现为摒... 教育研究在本体上强调以人为本、主客统一与文化境脉上价值有涉,这些都使得教育研究成为一种主体性的表达。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让我们能够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反过来,我们也能在活的教育研究中反观并修正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主要体现为摒弃"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突出主体在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倡导探索适合教育研究的新范式以及在现实研究中不断认清教育研究的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本体论特征 主体-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弹性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晓旭 张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47,77,共4页
目的基于成对分析的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ctor 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探讨家庭弹性对创伤后成长在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间的交互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门诊的241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 目的基于成对分析的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ctor 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探讨家庭弹性对创伤后成长在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间的交互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门诊的241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家庭弹性、创伤后成长总分不存在差异(P>0.05).且家庭弹性和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5).APIM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家庭弹性均能正向预测自身及对方创伤后成长。结论患者及其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受到自身和对方的家庭弹性的交互影响;为帮助患者及其照顾者更好地适应疾病,促进共同成长,建议为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建构具有弹性的家庭支持系统,并将患者及其照顾者视为共同体.整合到促进彼此的心身良好调试中,从而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弹性 创伤后成长 血液透析 照顾者 主体-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7
16
作者 钟开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30,共8页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