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以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9-51,78,共4页
以现代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的主导方向之一,研究成果众多,值得借鉴,但也亟须认真反思.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迎合了众多人的口味,但与马克思相比较,显得黯然失色.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 以现代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的主导方向之一,研究成果众多,值得借鉴,但也亟须认真反思.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迎合了众多人的口味,但与马克思相比较,显得黯然失色.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立足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把交往行为奠定在人的实践活动当中,衬托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向,必将成为引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指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理 现实的个人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玉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61,共4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超越,又具有不可超越性。其超越表现在主体认识视角的超越、教育过程认知的转变等;不可超越性主要表现在...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超越,又具有不可超越性。其超越表现在主体认识视角的超越、教育过程认知的转变等;不可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工具理性的不可超越性和教育规律的不可超越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然否定,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整体主体性作用,将有助于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超越 平等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贵臣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间交往思想是本项研究的指导思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走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以及主体和客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社会功能出发,研究现代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间交往思想是本项研究的指导思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走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以及主体和客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社会功能出发,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述关系主体的意义,阐释关系客体的内涵,为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社会理论基础,为提高其有效性创造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主体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马万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进行了重构,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金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49,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存在较多争议。结合哲学领域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透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并从教育思维的转变、交往关系的改善、教育方法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存在较多争议。结合哲学领域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透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并从教育思维的转变、交往关系的改善、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平台的丰富四个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实践模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丹雄 陈海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3-175,共3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时下的研究热点。系统总结近十年来这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与时俱进论"转向"、精彩各表谈"内涵"、精雕细刻绘"特征"、辛勤探索求"实现"、初步涉猎求"方...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时下的研究热点。系统总结近十年来这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与时俱进论"转向"、精彩各表谈"内涵"、精雕细刻绘"特征"、辛勤探索求"实现"、初步涉猎求"方法"和开始探索究"规律"等六个方面,并从中得出不足和建议,以期促进研究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志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88,共3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的教育理念。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的教育理念。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高职院校应从改变灌输与说教的单一教学手段,创建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模式,搭建三维实践教学平台等多角度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时代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陟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2,共2页
作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应然状态,主体间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面临着诸多的现实挑战,特别是在以微博为高校主... 作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应然状态,主体间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面临着诸多的现实挑战,特别是在以微博为高校主要信息平台的微博时代。文章从微博时代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孝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7-68,共2页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阐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主体间性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困境及其应对
10
作者 汪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78,共4页
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会触发一系列现实效应,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延展的巨大助益,也反映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多重抑制。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困境显现于人、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矛盾中,教... 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会触发一系列现实效应,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延展的巨大助益,也反映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多重抑制。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困境显现于人、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矛盾中,教育的价值理性受到技术工具理性的压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理性之光和人文主义情怀黯然失色。为此,应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系统三个方面发力,优化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体系,以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困境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光仙 陈梦君 赵星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4,96,共4页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场域,但也面临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遮蔽的风险。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解科技...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场域,但也面临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遮蔽的风险。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解科技异化的相关理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建构,须构建综合性的数字化教学体系、洞察人工智能的内在局限、提升教育主体的科技素养,从而掌握主导权与控制权,规避主体性遮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2
作者 孟鑫瑶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35-138,共4页
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展开探讨,在明晰当今乡村振兴战略施行背景之时,对农民主体性发挥的现状给予了解,剖析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方... 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展开探讨,在明晰当今乡村振兴战略施行背景之时,对农民主体性发挥的现状给予了解,剖析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以及实践层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科 吴满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68,共6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定场域,是具有自身特定的主体属性。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研究的深化,也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是基于网络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定场域,是具有自身特定的主体属性。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研究的深化,也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是基于网络技术互动本质基础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的主体性按照空间逻辑结构彼此相互叠加而生成的新型主体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主体性基于网络技术生存的实践活动的具体展现,是技术主体性与人主体性的完美结合。在此内涵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表现出驾控性、伸缩性、塑造性的鲜明特征。在其特征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根据其自身要素建构起其内在结构。并在其结构基础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主体性彰显其现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的方法论
14
作者 叶方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27,共8页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学科思维方式,并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对相关概念进行提取、分析、打磨、优化、生成等思维加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应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奉行科学的实践标准、历史标准、学科标准、逻辑标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向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方式,遵守概念研究的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 标识概念 实践生成论 学科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艰难性及创新发展
15
作者 郗厚军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艰难性之问实际上是一个反思性命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个常被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学术问题。在新时代语境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特有难度之问及求解之道,可以说价值意义重大,现实难度也绝非一般。其中,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的艰难性之问实际上是一个反思性命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个常被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学术问题。在新时代语境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特有难度之问及求解之道,可以说价值意义重大,现实难度也绝非一般。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艰难性,既带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属性所决定的天然的难度特质,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复杂利益关系所规约的偶然的难度特点,突出表现在摒除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偏见、实现理论需要到实践需要的现实转换、铲除人们错误思想观念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以及切实满足教育对象个体感知和获得现实利益等方面。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艰难性,不断增强思政学术力和引领力,实现以彻底的思想理论铸魂育人,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艰难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16
作者 李雪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65,共3页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层面存在知识道德与实践智慧、同一性与他者性、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失衡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回归生活实践,培育道德智慧;重视他者...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层面存在知识道德与实践智慧、同一性与他者性、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失衡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回归生活实践,培育道德智慧;重视他者性教育,构建他者性共生体;回归价值秩序,实现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 道德智慧 他者共生体 内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结构中主体思想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建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2,共11页
马克思历史结构中主体思想以资本逻辑批判为底板,将主体置于历史结构之中,它认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公共性是在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中生成与建构的。它揭示了历史变迁的内在机理,启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走进时代深处,紧扣生产方式矛盾运... 马克思历史结构中主体思想以资本逻辑批判为底板,将主体置于历史结构之中,它认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公共性是在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中生成与建构的。它揭示了历史变迁的内在机理,启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走进时代深处,紧扣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把握百年变局的堂奥。这一思想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方式确立了思想路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将观念批判与实践推进相结合,展开其新时代的运行逻辑,让主体间交往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在“两个大局”中确立其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结构 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 被引量:154
18
作者 张耀灿 刘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0,34,共4页
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有机联系 交往实践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9
19
作者 龚涛 徐建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求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秉承对话教育的理念、体验教育的理念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求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秉承对话教育的理念、体验教育的理念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要借鉴传授关系互动理论,构建师生广泛交流的新媒体场景;借鉴零距离换乘理论,构建学生移情体验的新媒体平台;借鉴传播媒介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借鉴"守门人"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主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被引量:18
20
作者 易鹏 鲁宽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体间性。要通过培育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情感基础、提升主体间互动交往的能力水平、丰富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和优化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网络环境,实现主体间有效的互动交往并在实践中感召、塑造和引领主体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其思想道德认识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化,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