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被引量:18
1
作者 易鹏 鲁宽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 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考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整个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他们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发挥能动性作用,具有主体间性。要通过培育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情感基础、提升主体间互动交往的能力水平、丰富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和优化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网络环境,实现主体间有效的互动交往并在实践中感召、塑造和引领主体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其思想道德认识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化,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间性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家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5,共3页
师生关系是校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以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基本途径,坚持动态、差异地看待师生关系,在师生合作中体现... 师生关系是校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以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基本途径,坚持动态、差异地看待师生关系,在师生合作中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哲学 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 师生交互 动态观 差异观 合作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