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行政的预算政治与主体问责——安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状调查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大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8,共4页
财政预算代表公众的利益,所谓“政治博弈”是建立在问责制度与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的。本调查①中可见,地方行政在正式宣言与市场通则之间实现了各种“数字业绩”,但在精英治国、政策变异的情势中,权力也有背离其公共属性的可能。一直以来... 财政预算代表公众的利益,所谓“政治博弈”是建立在问责制度与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的。本调查①中可见,地方行政在正式宣言与市场通则之间实现了各种“数字业绩”,但在精英治国、政策变异的情势中,权力也有背离其公共属性的可能。一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没有最终的问责对象,无论仍然实行“以县为主”政策,还是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县级政府应该是对各级政府拨款的直接“催款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政治 业绩与精英 主体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非典时期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顾亮 冯加严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3-85,共3页
非典危机中我国政府启动了官员问责制,查处了许多防治非典不得力的干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问责制的启动成为我国战胜非典危机的转折点。那么非典过后如何让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真正使行政问责制的理念在中国的行政... 非典危机中我国政府启动了官员问责制,查处了许多防治非典不得力的干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问责制的启动成为我国战胜非典危机的转折点。那么非典过后如何让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真正使行政问责制的理念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本文试从我国现行的责任追究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出发,初探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真正实行所必须处理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来促成行政问责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主体 法制建设 信息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重构的路径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劲松 贺小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0,共4页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果,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主体 客体 信息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司法问责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世贵 骆梅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5-15,共11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这就提出了如何进行司法问责的问题。而司法问责与原来的错案责任追究明显不同。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司法问责制度,应当对司法问责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这就提出了如何进行司法问责的问题。而司法问责与原来的错案责任追究明显不同。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司法问责制度,应当对司法问责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从司法问责的主体、司法问责的事由与对象、司法问责的标准与责任形式以及建立司法责任豁免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主体 事由 任形式 任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问责法律规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司林波 金裕景 彭建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学术问责制取得实效的基础和保障。一个有效的学术问责法律规范体系必须实现对问责主客体及其权责,问责的事由和内容、具体的问责方式,以及问责的程序、标准及结果的明确规范和确定。
关键词 学术 主体 客体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责特点、逻辑及优化——基于1998-2018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成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问责对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维持和提升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从声誉视角建立问责分析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自然灾害问责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公众关注度/争议性、问责主体的问责职能强度、事件案发所处应急...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问责对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维持和提升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从声誉视角建立问责分析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自然灾害问责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公众关注度/争议性、问责主体的问责职能强度、事件案发所处应急阶段、强调的核心能力声誉和问责客体职级/层级对问责结果起到不同程度的显著的正向作用。特点有:个人问责为主而集体问责为辅、问责客体集中于基层和中层且越往上层越递减;重应急救援与重建、轻预警、忽视预防问责;重道德和程序能力问责,轻绩效、忽视技术能力问责等。内在逻辑为:高度关注民声与舆情,优先考虑道德能力(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程序能力(遵从社会制度与规则)声誉进行问责,通过不同问责职能强度的问责主体,采取“上下分治”的问责策略,以最大激发中层动员力和基层执行力以合力抗灾;这也正是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优势与短板的主要根源所在。优化建议:以公共利益为准绳判断问责正当性、重视预防预警和技术能力问责、健全和落实问责及监督与纠错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核心能力声誉 公众关注度 事发所处应急管理阶段 客体职级或层级 主体职能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校长问责制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芳 贾永堂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4期37-40,共4页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领导体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校长权力失衡容易使校长权力滥用,导致教育腐败,这种背离了校长负责制初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对校长权力的监督不力造成的。要完善对校长权利的监督,应对校长实行问...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领导体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校长权力失衡容易使校长权力滥用,导致教育腐败,这种背离了校长负责制初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对校长权力的监督不力造成的。要完善对校长权利的监督,应对校长实行问责制,完善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制度,使二者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与制衡功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使问责制有法可依;改变过去的校长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领导任命的状况,建立规范的校务委员会;加强异体问责,使问责主体多元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负 主体 同体 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9
8
作者 吴传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行政问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行政问责的实践上看,主要存在行政问责缺乏统一的制度架构,没有严格遵循我国宪法规定的责任制原则,问责途径单一、缺乏外部约束,问责程序设置简陋、责任方式配置不合理... 行政问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行政问责的实践上看,主要存在行政问责缺乏统一的制度架构,没有严格遵循我国宪法规定的责任制原则,问责途径单一、缺乏外部约束,问责程序设置简陋、责任方式配置不合理等。为此,要完善行政问责的范围、行政问责的主体,责任追究的程序,并实行行政问责的统一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任原则 范围 主体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问责制运行机制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孟祥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问责制在我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但在理论上尚有值得探讨之处,为进一步推动责任政党和责任政府建设,我们必须对问责制的内涵、实施的法律依据、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及问责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制度设计等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文本依据 主体与客体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的制度困境及完善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传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问责实践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问题。事前阶段的问题是问责触发的非常态化,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客体范围不全面;事中阶段的问题是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配套制度供给不足;事后阶段的问题是缺失...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问责实践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问题。事前阶段的问题是问责触发的非常态化,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客体范围不全面;事中阶段的问题是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配套制度供给不足;事后阶段的问题是缺失对问责的救济制度规定,缺失对被问责官员去向的制度规定。为此,需要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及其权限,拓宽行政问责适用范围,统一行政问责标准和责任形式,完善行政问责程序和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主体 权限 标准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分析与建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日臻完善。然而,从整体而言,中国的行政问责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行政问责立法滞后、问责内涵界定模糊、问责主体指向...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日臻完善。然而,从整体而言,中国的行政问责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行政问责立法滞后、问责内涵界定模糊、问责主体指向单一、问责客体规定不明、问责范围涵盖不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不明确、问责惩罚标准不统一、问责启动方向单一等问题。因此,中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对行政问责主体、行政问责客体、行政问责范围、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行政问责方式和行政问责程序给予明确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行政制度 行政 行政主体 行政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内涵、必要性与瓶颈 被引量:6
12
作者 郎佩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11期13-16,共4页
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决策问责制。确定决策问责纠错的主体、对象、标准、程序等是建立这套机制的关键要素。应建立起一套基础制度来实现决策问责路径的科学化,其总体思路是将决策问责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决策问责法... 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决策问责制。确定决策问责纠错的主体、对象、标准、程序等是建立这套机制的关键要素。应建立起一套基础制度来实现决策问责路径的科学化,其总体思路是将决策问责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决策问责法治化,避免出现政治迫害和政治专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程序 纠错机制 主体 政治迫害 基础制度 程序 异体 任承担方式 抽象行政行为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东涛 付丽琴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11期21-24,共4页
对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制度虽已建立,但并不能有效约束政府权力。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表明,只有权力才能控制权力,所以应引入多元问责主体,既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监督作用,又强... 对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制度虽已建立,但并不能有效约束政府权力。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表明,只有权力才能控制权力,所以应引入多元问责主体,既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监督作用,又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同时鼓励和拓展社会问责。另外,还需要加大对问责对象的惩罚力度,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机制 主体 决策程序 国家理论 党的纪律 惩罚力度 决策效率 权力寻租 社会事件 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六省市问责办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Z期26-28,共3页
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掀起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崭新一页。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 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掀起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崭新一页。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让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了乌纱帽,但"问责秀"、"假问责"也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办法是行政问责行为实施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内地六个省市现行的行政问责办法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法 行政 行政不作为 领导干部 主体 行政行为 异体 行使行政权力 暂行办法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伟强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6,共2页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必要性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问责,就是对责任进行追究。问责的组成要件应该包括:谁来问责(问责主体),向谁问责(问责客体),什么情形问责(问责范围),依据什么问...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必要性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问责,就是对责任进行追究。问责的组成要件应该包括:谁来问责(问责主体),向谁问责(问责客体),什么情形问责(问责范围),依据什么问责(问责标准),怎样问责(问责程序),问责对象承担什么责任(问责结果)等。问责的核心问题是追究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准确界定问责客体,这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任审计 客体 主体 程序 界定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问责制: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洪彬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1,共7页
公共图书馆问责制的建构有其理论依据,也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提升的客观诉求。在公共图书馆问责制的框架建构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基于问责的主体、客体、范围及其程序等基本要素,对"谁来问责"、"问谁的责"、"... 公共图书馆问责制的建构有其理论依据,也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提升的客观诉求。在公共图书馆问责制的框架建构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基于问责的主体、客体、范围及其程序等基本要素,对"谁来问责"、"问谁的责"、"问什么责"和"如何问责"等一系列基本命题进行明确厘定。当前,面对公共图书馆相关法制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客观背景,公共图书馆应重点做好有关问责的全面覆盖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公开透明机制和文化引导机制的建构工作,以推进公共图书馆问责制不断走向完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治理 主体 客体 范围 程序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应对中问责机制运用不当的表现、负效应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83,共3页
突发事件应对中问责机制运用不当表现为问责理念注重事后问责,出现“一锤定音”的问责;问责主体两难选择,出现“可上可下”的问责;问责标准两难选择,出现“可左可右”的问责。这些表现引发了突发事件问责的破窗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 突发事件应对中问责机制运用不当表现为问责理念注重事后问责,出现“一锤定音”的问责;问责主体两难选择,出现“可上可下”的问责;问责标准两难选择,出现“可左可右”的问责。这些表现引发了突发事件问责的破窗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改进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问责机制,要在理念上全主体倡导全流程问责、政策上全方位完善问责标准、能力上全方面提升问责技能、保障上全过程细化奖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理念 主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问责: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发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Z期34-35,共2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效能建设。通过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途径,我国的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行政效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效能建设。通过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途径,我国的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行政效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批制度 效能评价 主体 任政府建设 服务中心 人民群众 评估活动 公众满意度 程序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治庸难题的行政问责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Z期54-55,共2页
庸官懒政是我国的一个吏治难题,在民间及媒体上均有形象的概括。如"机关病"、"混混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等。上个世纪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曾经提出一个观... 庸官懒政是我国的一个吏治难题,在民间及媒体上均有形象的概括。如"机关病"、"混混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等。上个世纪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平庸也是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机关病 阿伦特 汉娜 主体 公职人员 老样子 体系 政府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行政问责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Z期26-27,共2页
行政问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由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义务或者未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应接受监督并承担相应的处理结果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问责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所谓同体问责,是指执政党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
关键词 异体 监督权力 党员干部 主体 同体 司法机关 选拔制度 特定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