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时期联合基金项目统筹管理优化研究——基于多元主体交互网络分析的视角 |
汪琛
武晨箫
李正风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主体的培育路径探析 |
罗洁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3
|
网络社会主体的道德自律 |
肖永梅
罗萍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
4
|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
张玉亮
张昊苏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
5
|
谈网络生态系统中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缺失——网络生态危机发生的主导根源 |
梅英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6
|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
王学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12
|
|
|
7
|
网络主体的伦理思考 |
杨小钵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3
|
|
|
8
|
浅析网络警察在维护网络主体合法民事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
郑远民
易志斌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1 |
3
|
|
|
9
|
自律:网络主体的伦理美德 |
杨礼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10
|
价值观、道德观与技术理性:理解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三重维度 |
黄蜺
郝亚芬
金栋昌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1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 |
曾令辉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2
|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 |
张红薇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13
|
网络主体的感性修辞学解读 |
欧阳友权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14
|
康德崇高美学思想对网络文化审美主体建构的意义 |
付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5
|
网络主体虚拟生存特征的文化学思考 |
付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6
|
大变局下网络主体异化消解的思政教育之维 |
冯旭
唐治国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7
|
交往方式的变革与网络主体的伦理倾向 |
李长虹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8
|
加强对网络监督主体的法律保护 |
陈家欣
陈党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9
|
网络广告主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
石磊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20
|
从网络主体的生存异化看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 |
侯晓红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