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1-200,共10页
在正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事件思想中,围绕电影与戏剧表演展开的影像—剧场维度尚未得到我国学界的充分估计与开掘。继尼采奠基之后,德勒兹用驱动影像阐说事件,较早在影像引诱与阅读介入的关系中融合个体主观经验与历史客观进程。巴迪... 在正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事件思想中,围绕电影与戏剧表演展开的影像—剧场维度尚未得到我国学界的充分估计与开掘。继尼采奠基之后,德勒兹用驱动影像阐说事件,较早在影像引诱与阅读介入的关系中融合个体主观经验与历史客观进程。巴迪欧沿此考察电影时间与运动及其不纯性,推进了影像事件对恩典的穿透性驱动,进一步点出了历史主体的建构方向。作为延展与拓深,在同样的取向上,费拉与威克斯在论证超戏剧事件时强化震惊美学,重读残酷现实的形象。基尔则与上述诸家对话,澄清剧场事件对历史主体经验的积极激活作用,深化了这一维度在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方面的理据性以及在包括当代中国在内的晚近大众传媒文化实践中的支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驱动影像 超戏剧 震惊美学 历史主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主体经验的诗性表达——论李晓君的散文
2
作者 李洪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154-15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转型。李晓君的散文反映了转型时期城乡社会各领域的诸多变动及其所引起的普遍躁动和焦虑。他常常从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入手,选择一些具有生命刻度的人生片段、场景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转型。李晓君的散文反映了转型时期城乡社会各领域的诸多变动及其所引起的普遍躁动和焦虑。他常常从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入手,选择一些具有生命刻度的人生片段、场景或事件,在对童年、故乡、青春、往事的追忆中,表达个人化的生命感觉和主体经验,并尝试把琐碎具象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形而上的生存感悟,从而在飞翔的想象和生命的诗意中表现出一种敏感忧郁的南方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晓君 散文 社会转型 主体经验 诗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粹媒介、主体经验与生命政治——21世纪语境中如何理解阿甘本对本雅明姿势论的发展
3
作者 王馨曼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8,共9页
作为曾经的《本雅明全集》意大利文版编辑,阿甘本深谙本雅明思想精义,关于姿势的论说也不例外。阿甘本姿势论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本雅明的继承与发展:其一,在文学批评维度上,他承袭本雅明在评述布莱希特的史诗剧时阐发的“情节间... 作为曾经的《本雅明全集》意大利文版编辑,阿甘本深谙本雅明思想精义,关于姿势的论说也不例外。阿甘本姿势论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本雅明的继承与发展:其一,在文学批评维度上,他承袭本雅明在评述布莱希特的史诗剧时阐发的“情节间断”姿势论范式,并通过援引福柯“作者缺席”的伦理原则,形成了独具创见的关于“空无”与纯粹媒介的姿势论说;其二,在主体经验维度上,以现代西方社会中“经验毁灭”作为本雅明“经验贫乏”的姿势母题之回叩与延伸,其对电影姿势的复归暗示了踏上的正是本雅明在现代都市中重建主体经验的道路;其三,在生命政治批判维度上,他从本雅明姿势论的伦理、政治属性中谋求姿势论的激进生命政治批判新话语,提出了处于门槛地带的赤裸生命、例外状态等范畴的辩证理解,打开了作为无目的的手段的姿势将生物性身体从生命政治装置中逃逸而出的通道。因此,在21世纪语境中正确理解阿甘本对本雅明姿势论的发展,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本 本雅明 姿势 纯粹媒介 主体经验 生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经验主体观:从批判施蒂纳的角度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森林 龚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30,共6页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肉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肉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克思却执著于某些本质性精神的真正普遍化实现。所以,完全取消了超验维度支撑的经验主体不是马克思主张的主体,倒像是施蒂纳赞赏的"唯一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彻底拒斥了近代形而上学或本质主义,显然是给了他过多荣誉的误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纯粹主体 经验主体 现实的人 超验维度 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认同、个人史与生命的辩证法——论王蒙新作《笑的风》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萌羽 常鹏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
在共和国一代作家中,王蒙无疑是个人身份与主体经验都颇为复杂的一个,作家、学者、官员的多重身份,加之特殊的历史遭际与执着的主体承担意识,注定了他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然而,不管在与共和国同行的路途中有过多少&q... 在共和国一代作家中,王蒙无疑是个人身份与主体经验都颇为复杂的一个,作家、学者、官员的多重身份,加之特殊的历史遭际与执着的主体承担意识,注定了他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然而,不管在与共和国同行的路途中有过多少"杂色"与"巡游",贯穿王蒙80余年生命历程的底色始终是革命和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80年代的《蝴蝶》《布礼》《活动变人形》,再到90年代的"季节系列"、《暗杀3322》等,王蒙一面回望历史,一边直面现实,以多变的言说方式表达自我对历史与时代的审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体认同 《蝴蝶》 《活动变人形》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青春万岁》 主体经验 多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被引量:20
6
作者 高翔 戴艳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1-322,320,共3页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心理治疗 精神健康 主体经验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与疗愈: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疾痛叙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瑶瑶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57-60,共4页
长久以来,生物医学在疾病疗愈上占据绝对优势,认为疾病是生物分子结构激变或生理激素紊乱造成的结果。美国人类学家凯博文通过对中国精神疾病的田野研究试图证明,身体是社会的身体,疾病是文化的建构。从疾病的社会建构论与疾痛叙事角度... 长久以来,生物医学在疾病疗愈上占据绝对优势,认为疾病是生物分子结构激变或生理激素紊乱造成的结果。美国人类学家凯博文通过对中国精神疾病的田野研究试图证明,身体是社会的身体,疾病是文化的建构。从疾病的社会建构论与疾痛叙事角度出发,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整形一科的田野实践为依据,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生活世界绘以深描,从病患的主体经验和体验出发,展现文化如何形塑身体观与疾病观,社会文化逻辑如何影响医学话语实践,以期对如何看待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如何减轻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疾痛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类学 疾痛叙事 主体经验 隐喻 社会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人类审美的比较与审视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计算机美学的概念。这也不禁使得人们对于美学或审美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一系列思考:人工智能之审美与人类审美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而被运用于审美领域是否...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计算机美学的概念。这也不禁使得人们对于美学或审美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一系列思考:人工智能之审美与人类审美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而被运用于审美领域是否意味着"美"可以用客观的逻辑思维加以解构?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引导之下,分析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审美领域中的运用状况,并从审美的主体性问题去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类审美的差异,最后则是从"美"的本质问题回答两种审美主体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而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审美领域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验主体 审美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思在界限之外 被引量:1
9
作者 钟谟智 《学海》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是在一条奇特的运思路向上游动 ,而《逻辑哲学论》中的划界思想则是理解其早期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文拟从维特根斯坦由经验主体向形而上学主体的提升与超越入手 。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经验主体 形而上学主体 《逻辑哲学论》 划界思想 早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诉求及审美化境——论柳沄的诗歌创作
10
作者 芦苇岸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在守真如素的本源诉求中抵近心灵,经由审美经验的独特性达成化境的可能,这是诗人柳沄的诗歌写作向度。其内在精神性的通达反映在文本观察上,所见显在:他十分讲究诗的内涵开掘,衍化,深入,善于在微观世界的风吹草动中获得新的启迪,及物的... 在守真如素的本源诉求中抵近心灵,经由审美经验的独特性达成化境的可能,这是诗人柳沄的诗歌写作向度。其内在精神性的通达反映在文本观察上,所见显在:他十分讲究诗的内涵开掘,衍化,深入,善于在微观世界的风吹草动中获得新的启迪,及物的开悟性较为典型,诗的调和性显在,主体经验幽微而境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审美经验 化境 诉求 本源 诗歌写作 微观世界 主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如其分地说出该说的──维特根斯坦的价值形而上学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喜 《现代哲学》 1999年第4期86-90,共5页
关键词 价值形而上学 维特根斯坦 伦理学意义 语言游戏 生活形式 神秘之域 原始语言 人生意义 事实世界 经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的表达与表达的思维──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安道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6-9,共4页
思维的表达与表达的思维──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考察安道玉一、思维的普遍意义及基础思维曾被认为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由于这种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才使得人类... 思维的表达与表达的思维──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考察安道玉一、思维的普遍意义及基础思维曾被认为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由于这种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才使得人类组成多样的、复杂的社会。确实,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考察 思维加工 思维能力 人类认识 神经元 信息结构 脑神经系统 神经回路 外界刺激 主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维特根斯坦论人生与艺术
13
作者 戴春勤 《新视野》 CSSCI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人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主体来说是不完整的,成问题的。只有超越经验主体,达到形而上主体,改变对世界的看法,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人生的意义才凸现出来。艺术与幸福生活(求善求美)是相互关联的。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人生观 形而上主体 经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与胡塞尔哲学观念之比较
14
作者 金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49,共7页
哲学观念是哲学家构造自己体系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康德从哪些方面影响了胡塞尔的思路,胡塞尔又是如何在康德哲学和其他哲学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念的,本文试图在“理论理性”的范围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康德 胡塞尔哲学 先验自我 哲学研究 哲学观念 意识活动 普遍必然性 逻辑范畴 经验主体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