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知识结构的哲学探讨
1
作者 李钢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60-65,共6页
知识作为认识的成果,是精神对现实的把握。主体正是通过知识从理论上掌握客体。观念上改造客体。主体知识结构对于确定认识的问题和目的有重要作用,对于认识过程中选择对象和信息,对主体的观察和感知有直接影响,对感性材料有加工、规范... 知识作为认识的成果,是精神对现实的把握。主体正是通过知识从理论上掌握客体。观念上改造客体。主体知识结构对于确定认识的问题和目的有重要作用,对于认识过程中选择对象和信息,对主体的观察和感知有直接影响,对感性材料有加工、规范、整理功能,对于理解和评价认识成果有积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主体知识结构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知识结构 经验知识 理论知识 世界观知识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认识结构的功能
2
作者 刘英 裴桂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主体认识结构 能力结构 认识活动 主体知识结构 联合区 基本机能 客体 发展方向 驱动系统 生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知识对认识活动的负面影响
3
作者 王炳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认识活动 负面影响 主体知识结构 已有知识 思维定势 参照系 认识能力 负效应 吸收知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学锋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从东西方哲学文化的层次,分析了我国体育界两种相互对峙体育观产生的主体性思维结构。强调指出,体育学者在进一步研究体育概念时,应注意划分“真”、“善”、“美”以及“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确立一种讲逻辑的理性———知识主体性思... 从东西方哲学文化的层次,分析了我国体育界两种相互对峙体育观产生的主体性思维结构。强调指出,体育学者在进一步研究体育概念时,应注意划分“真”、“善”、“美”以及“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确立一种讲逻辑的理性———知识主体性思维结构,从而把这一问题的研究限制在应用科学语言和科学认知价值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义体育观 大体育观 知识主体结构 语言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