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二胡演奏主体运动知觉的培养 被引量:3
1
作者 楚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70-173,共4页
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是二胡演奏心智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心理能力,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作为一种音乐认识活动,与其它运动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 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是二胡演奏心智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心理能力,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作为一种音乐认识活动,与其它运动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二胡演奏中主体运动知觉的个性特点以及影响知觉的一些因素作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演奏 主体运动知觉 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 知觉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 被引量:2
2
作者 楚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是二胡演奏心智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心理能力,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作为一种音乐认识活动,与其它运动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 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是二胡演奏心智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心理能力,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作为一种音乐认识活动,与其它运动中的主体运动知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二胡演奏中主体运动知觉的个性特点以及影响知觉的一些因素作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演奏 主体运动知觉 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 知觉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排球运动员从室内排球转打沙滩排球后运动知觉的重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由于沙滩与室内排球比赛场景的不同,导致了兼职排球运动员从室内排球转打沙滩排球后运动知觉需要重建,结合二者技术特点的不同,分析并提出了排球运动员在换项过程中客体运动知觉和主体运动知觉的重建。
关键词 排球运动员 室内排球 沙滩排球 主体运动知觉 技术特点 换项过程 客体运动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论美的鉴赏与创造的主体性
4
作者 张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3-17,共5页
一、“美的理想”——审美的主体性 问题缘起于著名的“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或“主观合目的性形式”的康德命题。 康德认为在审美判断中,主体在知觉对象时,表象中并不唤醒一个明确的目的概念,即不具有目的性,这表象不是自觉有意识的表... 一、“美的理想”——审美的主体性 问题缘起于著名的“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或“主观合目的性形式”的康德命题。 康德认为在审美判断中,主体在知觉对象时,表象中并不唤醒一个明确的目的概念,即不具有目的性,这表象不是自觉有意识的表象,而是油然而生的对象形式表象;但审美的对象形式又恰好唤起审美主体知觉中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协调活动,对象形式恰好符合主体知觉中协调活动的目的图式,这不能不说似乎具有某种目的性。围绕这个命题,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与对象关系的规定根据在于,既不是逻辑认识,也不是道德体验,而是对象的形式感被主体觉知为某种愉悦的情绪,由此构成了审美判断。所以,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当然也没有主观或客观的目的性。如果审美判断受到一定概念制约,这个判断就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了。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康德提出了“自由美”和“附庸美”的重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判断 康德 主体 主体知觉 协调活动 附庸美 道德体验 知觉对象 自由美 知解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洛-庞蒂的“他人与人的世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共5页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创新性在于:总是从对传统哲学的观点、方法的批判开始,然后,以现身于情境中的肉身化主体为基点,探索与描述"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这种哲学努力,不仅推进了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而且...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创新性在于:总是从对传统哲学的观点、方法的批判开始,然后,以现身于情境中的肉身化主体为基点,探索与描述"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这种哲学努力,不仅推进了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而且开启了法国的生存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知觉 范围世界的肉 交互世界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