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主线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实质是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论”,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在结构为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机理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主体逻辑,理论基础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 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实质是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论”,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在结构为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机理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主体逻辑,理论基础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这一结构由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唯物史观体系化导出,机理落成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新时代的这一发展线索依照唯物辩证法主体路径展开,分析路线为:劳动过程文明规划→主体逻辑与人民主体范畴→中国式现代化→主体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难题是“中国式”与“现代化”如何结合。依循人民至上,主体范畴落脚于主体现代化;作为对中国式与现代化的理论注解,主体范畴导出经济范畴的路径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道路特征和实践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突出社会主义主体范畴对于景观现代化的概念统帅作用,理性定格党对于社会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主体 主体逻辑 主体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材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与实现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尚荣 任云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0-46,共7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方案,对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各方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式教材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发展内涵,拥有继承性与创新性、本...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方案,对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各方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式教材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发展内涵,拥有继承性与创新性、本土性与世界性、教育性与教养性等相统一的特征。同时,它还具备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价值、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渠道的社会价值和推动世界教材现代化发展的外在价值。实现中国式教材现代化发展,可通过构筑中国式教材的主体观念现代化、完善中国式教材的治理机制现代化、实施中国式教材的技术手段现代化等路径,更好地发挥中国式教材现代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材 中国式教材现代化 主体观念现代化 治理机制现代化 技术手段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俊 李亚妮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3,共3页
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对编辑出版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商榷》一文中,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作过详尽的探讨。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 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对编辑出版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商榷》一文中,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作过详尽的探讨。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从而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化过程。因此,编辑出版主体现代化,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以及编辑出版管理现代化,各部分应是一个相联系的整体,而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使这四个方面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技术 出版现代化 误区 出版客体 主体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 出版领域 管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汉森 《大学出版》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编辑出版工作 现代化 网络出版 编辑主体现代化 编辑管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逻辑转换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选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7,216,共12页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平等的现代化脉络下知识移植对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关切的阙如,导致其陷入狭隘本土化与以他者为中心的本土化双重陷阱之中。本文尝试从“现代化-主体性”框架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特征,阐释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缺乏知识自主性的结构性根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析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的时空条件,从主体性角度阐释以“中国社会工作”为整体叙事的话语体系重构框架,并从哲学基础、伦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维度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再生产的多重路径,以为全球治理贡献社会工作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现代化-主体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领导干部体制改革40年的回顾与新时代改革前瞻
6
作者 胡仙芝 胡佳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作为我国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体制改革也历经了改革开放的40年,呈现出改革起步阶段、调整推进阶段、渐进发展阶段和全面深化阶段四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不同特征。党的十九大后...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作为我国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体制改革也历经了改革开放的40年,呈现出改革起步阶段、调整推进阶段、渐进发展阶段和全面深化阶段四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不同特征。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面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我国的干部领导体制改革也即将开始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特征的改革发展进程。与此相适应,围绕治理主体现代化的目标,我国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体制改革将继续在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形成分工专业、管理规范、富有活力、超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着眼新形势下具体实践需要,搞好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创新;着眼于科学发展可持续,不断优化干部领导队伍结构;着眼于长治久安,在不懈的反腐败斗争中维护干部廉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体制 改革40年 治理主体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人阶级地位再认识的力作
7
作者 许征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工人阶级 地位 现代化建设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洪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乡村环境协商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乡村环境协商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性、过程商议性、方式制衡性和目标共赢性的特点,对于保护村民的环境权,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乡村治理现代化典范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 乡村环境协商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乡村环境协商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性、过程商议性、方式制衡性和目标共赢性的特点,对于保护村民的环境权,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乡村治理现代化典范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层政府的治理缺陷,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偏颇,环境治理责任模糊不清,环境治理信任纽带的断裂,导致乡村环境协商治理面临重重困境。为破解上述问题,需要从协商治理结构转型、协商治理制度建设、协商治理流程优化、协商治理内部资源开发、协商治理环境营造等方面探索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商治理 多元主体: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