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教育主体的生成与消亡——基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新龙
徐瑞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关于主体实质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在福柯看来,主体具有历史性,是知识、权力、道德的奴役化和实践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知识型决定着主体必将消亡的命运。基于这些思考,他最终喊出了"人死了"和"主体的消亡"的口号,这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也表达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的担忧。通过运用福柯的主体解构观来观照教育主体,揭露教育主体的真相,描述教育主体的"生产"过程,阐释教育主体必将消亡的趋势,对于教育中主体的真正解放,回归人的本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主体
教育
主体
主体
解构
主体消亡
知识-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耘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5-6,共2页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刘耘华后现代文化或后现代性是一种不断形成的东西,它的生成模型恰如倒立的金字塔。作为现代文化或现代性母体之内的一种变异的基因,刺激其快速裂变与生长的直接原因并非仅仅是某一种因素,譬如并非仅仅是常人所云...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刘耘华后现代文化或后现代性是一种不断形成的东西,它的生成模型恰如倒立的金字塔。作为现代文化或现代性母体之内的一种变异的基因,刺激其快速裂变与生长的直接原因并非仅仅是某一种因素,譬如并非仅仅是常人所云的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不过是为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化
海德格尔
中国版
文化语境
利奥塔
后工业社会
主体消亡
心理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主体的生成与消亡——基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新龙
徐瑞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文摘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关于主体实质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在福柯看来,主体具有历史性,是知识、权力、道德的奴役化和实践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知识型决定着主体必将消亡的命运。基于这些思考,他最终喊出了"人死了"和"主体的消亡"的口号,这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也表达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的担忧。通过运用福柯的主体解构观来观照教育主体,揭露教育主体的真相,描述教育主体的"生产"过程,阐释教育主体必将消亡的趋势,对于教育中主体的真正解放,回归人的本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福柯
主体
教育
主体
主体
解构
主体消亡
知识-权力
Keywords
foucauh, subject, subject of education, the demise of subject, knowledge-power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耘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5-6,共2页
文摘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刘耘华后现代文化或后现代性是一种不断形成的东西,它的生成模型恰如倒立的金字塔。作为现代文化或现代性母体之内的一种变异的基因,刺激其快速裂变与生长的直接原因并非仅仅是某一种因素,譬如并非仅仅是常人所云的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不过是为它...
关键词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化
海德格尔
中国版
文化语境
利奥塔
后工业社会
主体消亡
心理误区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教育主体的生成与消亡——基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
刘新龙
徐瑞
《当代教育论坛》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
刘耘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