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行为模拟到边界识别:主体建模方法在社区生活圈适老化分析中的应用——以深圳市莲花街道为例
1
作者 戴冬晖 李阳 张睿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共11页
城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载体,如何基于老年人日常公共服务设施的真实使用情况,精准识别、分析老年人的社区生活圈,对适老化设施配置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福田区老年人社区出行行为调研与分析为... 城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载体,如何基于老年人日常公共服务设施的真实使用情况,精准识别、分析老年人的社区生活圈,对适老化设施配置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福田区老年人社区出行行为调研与分析为依据,采用主体建模方法模拟老年人使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出行行为并结合“家域”理念构建了老年人社区生活圈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福田区莲花街道为例进行方法应用,通过74个居住单元的老年人社区生活圈的精准识别,分析生活圈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关系,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在精准识别老年人社区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从设施可达性、服务覆盖度与行为需求匹配度三个维度开展适老化分析,提出针对网络型、突触型、放射型三类生活圈的差异化优化建议,包括设施加密、代际共享设施嵌入、微型设施补给等,为高密度城市社区的适老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主体建模方法 老年人出行行为 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主体学习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长缨 姚莉 +2 位作者 张维明 陈文伟 龚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5-34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在大型复杂的多主体系统中逐步改进个体与群体问题求解能力的学习方法——基于基组织结构的共识学习方法 .通过该方法 ,各主体能够针对某一领域问题交换意见 ,分别扩充或修改各自原有的知识 ,直到达成共识 。
关键词 主体学习方法 分布式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主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隆云滔 李洪涛 王国成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2期47-52,80,共7页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为经济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工具,对复杂环境下的经济政策评估与政策建议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该方法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银行监管等对微观基础的交互适应性及区分度方面提供...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为经济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工具,对复杂环境下的经济政策评估与政策建议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该方法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银行监管等对微观基础的交互适应性及区分度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方面也有相关应用。相比其他研究方法,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可为我国新时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 经济政策分析 微观经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方法的城市更新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以深圳市城中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治理实施办法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颜晓娜 郭湘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9,共7页
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是困扰当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难题,特别是在城市更新这类利益对峙较为尖锐的领域,触动深层次利益格局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应,因此采用合适的决策分析工具预先化解其中的社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 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是困扰当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难题,特别是在城市更新这类利益对峙较为尖锐的领域,触动深层次利益格局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应,因此采用合适的决策分析工具预先化解其中的社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主体观点(S-CAD)决策评估方法,发挥其具有鲜明理性逻辑及便于优化平衡各方诉求的特点,对深圳市近期出台的城中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治理政策进行了评估分析,从主导观点和相关观点的不同立场对该政策的实施效应(一致性)、效率(充要性)和可行性(依赖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政府、违法建筑权利人、村集体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博弈,并预测了其实施的效果,进而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修改完善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观点决策评估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 违法建筑治理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637-643,共7页
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是观察与分析人本政治现象的方式、途径、分析视角以及理论模型的总和。其方法论基础是人的哲学即人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它在人本政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政治的... 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是观察与分析人本政治现象的方式、途径、分析视角以及理论模型的总和。其方法论基础是人的哲学即人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它在人本政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分析视角,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政治的人学方法 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 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 劳动 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传播伦理建构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向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冉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7,共8页
在新兴的媒介时代,"传播—伦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思想演变过程确定了传播伦理在关系、规则、实体、心情等四个方面的理念内涵。建设和批评的媒介文化观念、偏向于空间的文化地理学、建设的制度文化、传统中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共... 在新兴的媒介时代,"传播—伦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思想演变过程确定了传播伦理在关系、规则、实体、心情等四个方面的理念内涵。建设和批评的媒介文化观念、偏向于空间的文化地理学、建设的制度文化、传统中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传播伦理建构的哲学基础。超越的"关系理性"和独特的"关系"思维模式,从主体方法、代际弥合到真实的共同体的建构路径,以及"互以对方为重"的伦理价值取向、"做良媒"的知识分子品格和主动转变的知识立场等,又构成了当代中国传播伦理建构的思想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伦理 媒介观念 主体方法 关系理性 共同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价值立场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88,共7页
价值立场之争伴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本文用价值立场观的提法概括了这一事实。不同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形成了价值立场观的不同类型。分析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利弊得失,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科学方法不适宜于处理价值立场观问题,取代它... 价值立场之争伴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本文用价值立场观的提法概括了这一事实。不同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形成了价值立场观的不同类型。分析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利弊得失,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科学方法不适宜于处理价值立场观问题,取代它的应是起始于维科的主体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立场观 类型 自然科学方法 主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晓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论 影响 主导型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 主体型教学方法 综合型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研究
9
作者 梁杰 吴粒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6年第S1期64-67,共4页
合并会计报表是国际会计三大难题之一,本文从合并主体概念、合并方法、合并惯例及合并时间几方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国现代企业合并报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会计主体/合并/方法/惯例/会计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海峰 陶佩君 +1 位作者 陈曦 赵国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8,共9页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没有实现组织化,进而无法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体多元化、客体多样化、推广方式和过程市场化等新特征,已无法指导现代农业推广的实践和...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没有实现组织化,进而无法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体多元化、客体多样化、推广方式和过程市场化等新特征,已无法指导现代农业推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必须重构。为从整体上反映现代农业推广系统,依据该系统的开放复杂性和多学科融合性,利用拓展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重构了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该模型的主体系统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团体四大类主体中的各种推广组织,强调主体间的协作关系,期望通过构建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来实现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创新。该模型的客体系统从农业科技成果拓展到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反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中的需求变化,模型的实践过程系统则反映了农业推广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目标,并强调推广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以期为研究现代农业的多元推广机制和过程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推广 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 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仿真的实时市场结算不平衡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培博 周明 +3 位作者 张磊 武昭原 王剑晓 李庚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78,共8页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深化,首批电力现货试点地区陆续完成了按现货价格结算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结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结算不平衡费用,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在市场设计阶段充分预估结算不平衡费用从而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深化,首批电力现货试点地区陆续完成了按现货价格结算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结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结算不平衡费用,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在市场设计阶段充分预估结算不平衡费用从而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是市场设计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文中从实时平衡市场中结算机制及市场主体交互行为的角度开展结算不平衡费用仿真分析。首先,提取与结算不平衡费用紧密联系的平衡市场要素。然后,基于主体代理模型(ABM)仿真方法建立平衡市场仿真模型,市场主体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制定参与市场交易的交互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详细分析了平衡服务提供商策略行为、不平衡结算价格机制和新能源免考核区间对结算不平衡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市场 不平衡费用 主体代理模型(ABM)方法 市场主体行为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