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司法改革中律师的主体性问题思考
1
作者 刘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8,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不断地以行动加以践行。对此,我们在感到由衷欣慰的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改革 主体性问题 律师 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司法领域 冤假错案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中的风景和主体性问题
2
作者 王本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共4页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刊于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12月30日,北京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雨雪。……下午雾,夜复雪。”第二天,晴,阳光灿烂,但却刮起了北京冬天特有的大风,漫天飞雪,旋转而升腾...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刊于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12月30日,北京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雨雪。……下午雾,夜复雪。”第二天,晴,阳光灿烂,但却刮起了北京冬天特有的大风,漫天飞雪,旋转而升腾。鲁迅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在12月31日的日记里记下:“晴,大风吹雪盈空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 主体性问题 《鲁迅日记》 风景 《语丝》 北京 大风 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小援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68-71,75,共5页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理论维度揭示出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参与权利和主体责任。因此,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调整参与角色,由一般性的参与者转变为社区教育的建设者、合作者和评价者。政府应推进社区教育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合作机制,实现居民在社区教育的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居民参与 角色转变 主体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萧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主体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是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哲学理论本身的运演也需要我们把主体性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立足点,以此来突破原来僵化的决定论体系的束缚,这样才能... 主体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是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哲学理论本身的运演也需要我们把主体性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立足点,以此来突破原来僵化的决定论体系的束缚,这样才能推动理论本身的研究。本文就1988年有关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问题 综述 人的主体地位 哲学理论 理论界 决定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5
作者 哲讯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93-96,共4页
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目益受到国内哲学界的重视。本文就1987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体性问题 综述 社会实践 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问题
6
作者 禹雄华 《湖湘论坛》 1991年第1期80-83,共4页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探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显然,那种离开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的考察方法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这也就是刘再复在他专门谈主体和主体性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一文中所犯的一个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存在 主体性问题 考察方法 主客体关系 刘再复 接受主体 活动主体 思想意识 文中 超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从主体性的建构、消解到生成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志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性问题 西方哲学家 消解 现代哲学家 本体论地位 近代以来 自我意识 思想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主体性德育状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丽翔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性德育 状况调查 高校 学术研究成果 德育理论研究 主体性问题 主体意识 调查资料 道德素质 德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拉·卡普兰女性主体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师会敏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主体性理论 卡普兰 女性主体性 文化研究语境 主体性问题 妇女解放 哲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主体性层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鹏程 《江海学刊》 1988年第3期88-94,共7页
人的主体性具有三个层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性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阶级社会是一个异化的非主体性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伦理观念的建设是保证和实现劳动者主体性的基本条件;在人与他... 人的主体性具有三个层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性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阶级社会是一个异化的非主体性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伦理观念的建设是保证和实现劳动者主体性的基本条件;在人与他对自己的反思关系中,人类精神史、文化史宗教史以曲折的方式反映了人在历史过程中主体性因索的不断增长。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全部意义在于,人能够通过改造并调整与自然的关系为自己造福,人能够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建立提高自己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和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图景 主体性问题 科学技术 阶级社会 经济民主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的主体性——胡经之教授访谈·三代学者的对话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经之 王晓华 +2 位作者 周扬剑 朱鹏杰 刘晨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王晓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包括文艺学学科在内的中国学术正在寻找新的生长点,但是建构学术主体性需要现实的操作方案。在学科建设方面,您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我想请您谈谈您当... 王晓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包括文艺学学科在内的中国学术正在寻找新的生长点,但是建构学术主体性需要现实的操作方案。在学科建设方面,您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我想请您谈谈您当初筹划文艺美学学科时的动机和大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学 主体性问题 胡经之 对话 学者 三代 中国学术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之我见
12
作者 崔新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4-16,共3页
主体性问题被称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热点中的热点”,其中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一方面谈些粗浅看法,就教于专家学者。
关键词 主体性问题 学术界 中国 热点
全文增补中
王船山主体性思想述评
13
作者 唐斌成 《湖湘论坛》 1993年第1期16-20,共5页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近代哲学才明确提出的,而王船山早在十七世纪就涉及到了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见解,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主体性思想。当他逝世三百周年之际,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些评述,以资纪念。一、其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近代哲学才明确提出的,而王船山早在十七世纪就涉及到了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见解,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主体性思想。当他逝世三百周年之际,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些评述,以资纪念。一、其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弘扬人的自觉能动性在我国传统哲学中,按其代表性说,孔孟倡导的是“仁义立人”的道德主体性;道家倡导的是“独有至类”的个人主体性;陆王倡导的是“心为主宰”的精神主体性;而王船山倡导的,则是“与天争胜”的能动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主体性思想 主体性问题 代表性说 自觉能动性 近代哲学 尚书引义 一成不易 道德主体性 十七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主体性研究亟待深化——华东地区、福建省外国哲学史研究会1988年年会综述
14
作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5期64-65,共2页
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由华东地区外国哲学史研究会等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华东地区、福建省外国哲学史研究会1988年年会,于3月5日至10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以及北京地区的代表50余入围绕着'西方哲学史中关于... 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由华东地区外国哲学史研究会等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华东地区、福建省外国哲学史研究会1988年年会,于3月5日至10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以及北京地区的代表50余入围绕着'西方哲学史中关于认识主体能动性的学说'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1、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应当全面认识。当前,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愈来愈为学术界所重视,这应该说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有的同志以科学发现为着眼点,论述了近现代哲学对主体能动性的认识。他们认为,近现代主体能动性思想的发展在一个侧面表现在有关科学发现的三次论战中,即传统的归纳主义与传统的演绎主义之争;归纳主义与假设演绎主义之争;假设主义与多元主义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研究 主体性研究 华东地区 西方哲学史 主体性问题 归纳主义 华东六省 演绎主义 近现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辨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宝信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本来是针对原有哲学教科书体系缺乏主体性而提出的,当讨论深入时,由于争论双方把主体性或是归入唯物主义或是归入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使得主体性问题成为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本来是针对原有哲学教科书体系缺乏主体性而提出的,当讨论深入时,由于争论双方把主体性或是归入唯物主义或是归入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使得主体性问题成为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作进一步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性问题 教科书体系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缺乏 辨析 性质 争论
全文增补中
绘画人类学与人类学绘画赏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庄孔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绘画人类学旨在以人类学的视角,就绘画群体、构成、风格、艺技、展示、流通做出整体性研究。近年来常见的研究关注各种绘画群体(含少数民族画家群体)在画廊与商业运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而画家也因携带其(族群)认知、哲学与意识... 绘画人类学旨在以人类学的视角,就绘画群体、构成、风格、艺技、展示、流通做出整体性研究。近年来常见的研究关注各种绘画群体(含少数民族画家群体)在画廊与商业运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而画家也因携带其(族群)认知、哲学与意识形态,进而展示其画作的政治、社会与艺术倾向。人类学绘画则展示在田野参与观察中的跨族群、跨文化体验,透过其构想与直觉之判定作画,展示和回答什么才是作为文化的(或跨文化的)绘画艺术与技法,以及何以呈现绘画人类学的思维、情感、文化与社会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类学 赏读 文化体验 体性研究 主体性问题 运作过程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1期29-34,共6页
(一)建国以后,中国哲学界在认识论问题上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前,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论思想被整理、归纳形成教科书体系的阶段,其共识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认识的本... (一)建国以后,中国哲学界在认识论问题上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前,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论思想被整理、归纳形成教科书体系的阶段,其共识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认识的本质是反映;第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哲学研究 主体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与开放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批判性 开放 主体性问题 哲学创造 哲学史 生成论 历史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与探索》,我学术成长的摇篮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共2页
本刊创刊于1979年5月,至2009年9月已出版184期。30年来,本刊形成了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并一向以团结、培养、扶持中青年作者为己任,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领导誉为"中青年理论家的摇篮"。为回顾... 本刊创刊于1979年5月,至2009年9月已出版184期。30年来,本刊形成了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并一向以团结、培养、扶持中青年作者为己任,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领导誉为"中青年理论家的摇篮"。为回顾过去的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在本期纪念专号上,我们设置《纪念〈学习与探索〉创刊30周年》专栏,刊发瞿林东、徐勇、钱津、谢晖、仰海峰、姚文放等六位学者的笔谈文章,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对本刊创刊30周年的感言;(2)对本刊今后的办刊意见和建议;(3)对自己专业领域研究趋势的高见。这六位学者与本刊建立友谊时均处在中青年时期,现已分别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中颇有建树。与此同时,我们借此机会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与探索》 学术类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市场 主体性问题 文化问题 学术争鸣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认识论研究和发展述评
20
作者 夏甄陶 王永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3-110,共8页
10年来认识论研究重点由传统认识论的客体性原则逐渐转移到了主体性原则和主体与客体相关性原则,并在诸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认识论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就研究课题而言,主体性问题、认识的客... 10年来认识论研究重点由传统认识论的客体性原则逐渐转移到了主体性原则和主体与客体相关性原则,并在诸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认识论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就研究课题而言,主体性问题、认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认识论中的宾善美的统一性、当代社会的时代性课题等将是近期认识论研究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研究 主体性问题 述评 社会功能 相关性原则 主体与客体 体性原则 传统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