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越权力支配:疾痛叙事中的自我技术与主体性建构 |
谢春艳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主体性审视:AI与哲学发展的共在视界 |
丁耀鹏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凝视权力的解构与重构:邵艺辉电影中女性主体性生成机制研究 |
韩玉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最终会取代教师吗?——基于主体性视角的讨论 |
王兴宇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 |
黄东桂
潘柳燕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
6
|
人机融合智能的自我意识与交互主体性 |
宋春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
7
|
自我统整: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
梁燕玲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8
|
主体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切入点 |
曹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9
|
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性困境与突破 |
谷峥霖
马季
秦善鹏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
10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与坚守——彼得·汉德克的新主体性小说 |
任卫东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11
|
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
程广丽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2
|
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与自我教育法 |
张秉福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
13
|
“人”的主体性启蒙与女性的自我追求——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侧论 |
乔以钢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14
|
叙述式“分裂的自我”——试析《都柏林人》儿童篇中的个体主体性 |
李巧慧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5
|
一种迈向整合自我与他者的社会交互理论——读《自我和他者:对主体性、同感和羞耻的探究》 |
何静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1
|
|
|
16
|
ipseity的限度:评利科对主体性的非自我论辩护 |
刘斌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7
|
开发学生主体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初中生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 |
刘明成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18
|
自我的消失到回归: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主体性研究 |
季若冰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9
|
从“自我”到“人民”——论李修文的创作主体性兼及“70后”作家的集体转型 |
刘天琪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20
|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与自我教育法 |
张膑伏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