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机融合智能的自我意识与交互主体性 |
宋春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2
|
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
程广丽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3
|
论自我意识与人的主体性 |
朱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4
|
主体性审视:AI与哲学发展的共在视界 |
丁耀鹏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最终会取代教师吗?——基于主体性视角的讨论 |
王兴宇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论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与“谈谈关于正确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识及其发展”商榷有关问题 |
王仁欣
|
《心理学探新》
|
1986 |
0 |
|
7
|
作为自然界自我意识的人本生态观及其美学 |
曾永成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女性自我意识的双向探寻——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一瞥 |
陈继会
|
《中州学刊》
|
1988 |
1
|
|
9
|
由知其在知到知其所知——论意识之自我意识的认识机理 |
胡潇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0
|
“人=自我意识”与马克思对象性活动的建构 |
贾云飞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20 |
2
|
|
11
|
孔子“仁爱”原则的主体性意识初探 |
廖振跃
|
《理论与改革》
|
1987 |
0 |
|
12
|
从黑格尔到布伦塔诺:一种为自我意识奠基的自我感觉理论的建构 |
倪逸偲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 |
铁省林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14
|
从“它是”到“我是”:西方哲学主体性转向的内在逻辑 |
萧诗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5
|
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 |
李广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6
|
论个体主体性 |
常宗耀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3
|
|
17
|
人的问题:从主体性的建构、消解到生成 |
翟志宏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简论阐释中的主体性真实 |
胡潇
|
《现代哲学》
|
1999 |
1
|
|
19
|
论主体性的实质 |
刘锋
藏源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试论审美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
马玉昆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