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的主体性结构——认知图式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齐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弄清认知图式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必须首先了解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主体利用其... 为了弄清认知图式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必须首先了解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对信息客体具有相关性或对应性的形象和概念,并进行记忆和储存的活动。反映既是主体接受信息客体的渠道,也是主体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主动与客体发生信息联系的过程。主体内部的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须通过反映而获得。反映既是认识的本质,也是认识活动后继环节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图式 认知过程 认知结构 信息客体 认知活动 思维方式 制约性 思维方法 主体性结构 主体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被引量:68
2
作者 和学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 被引量:21
3
作者 和学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共4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予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把握主体性的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守琼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21-26,共6页
理论界有人提出,从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或个体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二者有一致的地方)去看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进程依次经历了初级期的自在,自然,自知、自我阶段,转折期的自失阶段和高级期的自觉、自强、自为、自由阶段。
关键词 主体性结构 主体创造性 主客体关系 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 能动性 主体性发展 自由阶段 人类发展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体性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龙柏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个人主体性作为一个被长期搁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必然。个人主体性有别于个人主体属性、个人主观性以及人格、个性等概念,它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 个人主体性作为一个被长期搁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必然。个人主体性有别于个人主体属性、个人主观性以及人格、个性等概念,它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包括内向和外向主体性两个部分,而外向主体性又可分为单一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它的实现受到客体性的制约,即内在限度与外在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 个人主体性的内涵 个人主体性的内在结构 个人主体性的实现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认识主体在科学假说形成中的作用
6
作者 姚俭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3-17,共5页
关于科学假说的形成问题,在方法论的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术界曾从多种角度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创立科学假说的主体的作用尚未引起重视。本文试图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探讨其在科学假说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结构 形成过程 主体性结构 科学假说 多种角度 事实材料 创造性人才 客体 实践活动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层次·定义域——认识论研究方法论三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汪信砚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6期53-58,共6页
创立于19世纪、建基于经典自然科学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类认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也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几年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通过自身的批... 创立于19世纪、建基于经典自然科学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类认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也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几年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通过自身的批判反思,已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人类认识史一再表明,每当理论研究迈向重大突破时期,方法论问题总是显得格外重要。科学史上因方法论的失误而导致错过重大创造发明机会的教训,不胜枚举。同样,重视和重审认识论研究方法论,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拟就当前认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方法论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试作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论 主客体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思维机制 皮亚杰 理论意义 微观认识论 主体性结构 发生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