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看社会建设中现实个人的主体性存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恩国 万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5,共6页
作为主体存在的"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当前的社会建设要走出"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将"现实的个人"看作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存在。它不仅是以现实个人为对象的改造活动... 作为主体存在的"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当前的社会建设要走出"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将"现实的个人"看作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存在。它不仅是以现实个人为对象的改造活动,同时也是现实个人作为主体进行自觉社会实践并使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讲,社会建设以满足现实个人的全面需要为其主体性发挥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它以构建现实个人的"自由个性"为突出特征。从实质上讲,社会建设需要使现实的个人同时在能力增长和关系优化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其独特的主体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个人 社会建设 主体性存在 自由个性 社会转型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人的主体性存在及其异化
2
作者 颜家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3,共2页
从古今职业音乐人的界定及其历史性变迁,考察其主体性存在及其动机,可以得出结论:职业音乐人以对美的崇高目标的追求,是其主体性存在的本质所在。但是古往今来,音乐人主体存在之异化现象也不乏其例,而今则犹显突出。对这一异化现象的扬... 从古今职业音乐人的界定及其历史性变迁,考察其主体性存在及其动机,可以得出结论:职业音乐人以对美的崇高目标的追求,是其主体性存在的本质所在。但是古往今来,音乐人主体存在之异化现象也不乏其例,而今则犹显突出。对这一异化现象的扬弃,是社会音乐本质的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 动机 主体性存在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被引量:68
3
作者 和学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 被引量:21
4
作者 和学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共4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予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5
作者 刘敬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 书评 云南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 郭湛 个人主体性 群体主体性 人类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新纪元的主体自由悖论及其真相
6
作者 李亚琪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2,共8页
现阶段,主体数字劳动新形式的出现及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亟须对数智新纪元的主体自由悖论予以辩证审视。资本主义利用智能数字技术构造了以平台为中介的数据生产结构与虚拟社会关系形态,这一体系在为资本生产环节注入新发展动力的同时... 现阶段,主体数字劳动新形式的出现及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亟须对数智新纪元的主体自由悖论予以辩证审视。资本主义利用智能数字技术构造了以平台为中介的数据生产结构与虚拟社会关系形态,这一体系在为资本生产环节注入新发展动力的同时,还从智能算法的技术治理、数字全景监狱的社会规训两方面入手,重新定义和架构了数智时代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叙事,使“主体自由”成为置身于平台数据生产关系且不间断进行“量化自我”行为的“生产性自由”,而非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真实自由”。数智新纪元的主体自由悖论显示,由资本主义管理和规范的数字劳动生产所实现的“自由”,本质上是一种脱离主体真实生命存在且忽视生命个体的社会生活意义的“虚假自由”。主体性存在的丰富数字化体验与生命意义迷失、社会关系数字化构建与整体社会关系的资本主义剥削之间的矛盾将持续激化。只有在反思数智时代主体自由悖论的基础上,才能洞悉其数字化生命体验背后“自由”缺失的社会现实,揭示资本权力的统治和剥削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新纪元 数字劳动 虚假自由 资本生产 主体性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问题
7
作者 禹雄华 《湖湘论坛》 1991年第1期80-83,共4页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探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显然,那种离开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的考察方法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这也就是刘再复在他专门谈主体和主体性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一文中所犯的一个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存在 主体性问题 考察方法 主客体关系 刘再复 接受主体 活动主体 思想意识 文中 超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兼对人类中心主义诘难的诘难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长拴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26-29,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人文化观念,本质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到目前为止,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的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非人类中心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对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带有偏激性的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自体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价值选择 人类社会 主体性存在 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发展 非人类 人类中心论 马克思恩格斯 个人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青年充实感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中日青年充实感的比较研究张日昇青年的充实感,是青年对健康自我的一种肯定的心理实感和反映,也是理解青年健康的自我确立状况和心理体验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理解处于自我确立、自我同一性实现时期的青年心理,对... 中日青年充实感的比较研究张日昇青年的充实感,是青年对健康自我的一种肯定的心理实感和反映,也是理解青年健康的自我确立状况和心理体验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理解处于自我确立、自我同一性实现时期的青年心理,对青年的充实感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实感 中国的大学生 中日大学生 自我接纳 性别差异 主体性存在 相关系数 日本 男子 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10
作者 傅立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1-35,共5页
人是个体与类的统一。所谓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和类的发展两个层面。鉴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本文将着重从人的个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与展望马克思在《... 人是个体与类的统一。所谓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和类的发展两个层面。鉴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本文将着重从人的个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与展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以人的主体性作为划分标准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即以“人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进步 个体发展 人类社会 主体性存在 自由发展 两个层面 社会历史 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 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