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党内民主主体性动力的生成与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域
1
作者 朱映雪 黄满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政治主体性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政治性本质统一于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人在创造历史的政治活动中具有政治主体性,这正是党员主体性动力生成的理论逻辑。然而,受各种因...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政治主体性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政治性本质统一于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人在创造历史的政治活动中具有政治主体性,这正是党员主体性动力生成的理论逻辑。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地位在现实中尚未得到完全实现,党员的政治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遮蔽的状态,并直接制约着党员主体性动力的生成。因而,要使党员的主体性动力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必须通过民主意识培育、民主制度建设、民主创新力塑造等多种途径彰显党员的政治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政治主体性 主体性动力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崔乐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解读。在结构性动力方面,无论是由民间游艺向民族民间体育的转向,还是由民族民间体育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向,其发展的主旨都凸显出各民族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蕴含的对体育文化共性的认同;在主体性动力方面,非遗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传统体育文化根系,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对体育活动元素“规范化”的处理,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与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选择 结构性动力 主体性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